【世经研究】养老行业发展现状及银行授信指引

未来凯语 2024-06-07 07:19:42

第一节 国家政策导向

2023年,我国发布多项养老产业政策,旨在刺激养老消费、扩大服务供给、优化保障机制、建立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强化监管,系统性地解决老龄化社会中的民生问题,并补足养老服务体系的不足之处。国家持续优化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加速服务标准提档升级,推动实现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较大幅度提升;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长期稳健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大力推进数字技术的适老化改造,推动养老生活服务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推动养老行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二节行业市场运行情况

一、人口结构情况

老龄化是经济社会进步下人口再生产方式转变的结果,由低生育率和寿命延长共同作用,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中国人口基数更为庞大、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推行,面临更为严峻的老龄化形势。2015年至2021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多。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数增长至20059万人,增速达5.22%。截止到2023年末,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至21676万,占比15.4%,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老龄人口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了新生人口的增长。同时,我国老年抚养比也持续攀升,2022年增长3.16%。2023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8.7%,差不多每5个劳动年龄人口就需要抚养1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60周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增长至29697万人,占比21.1%。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老龄化人口数量及占比,上涨趋势明显。“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预计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老年人群增多推动养老需求激增,少子化导致家庭人口结构变小,抚养老人压力变大,年轻人难以有足够精力照顾老人,需寻求外部养老服务支持,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康养产业将真正进入黄金时期。

二、养老市场供给情况

近几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老机构数量逐年增长,养老床位数量也在增长。2023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4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1万个;民政服务床位846.3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820.1万张。尽管床位增加,但中国养老市场对养老床位的需求还十分巨大。

预计随着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机构养老服务市场价格模式逐步建立,未来机构养老市场仍可保持较快增长。

三、养老市场规模情况

从2018年到2028年,中国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2021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8.8万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22.3%。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6.7%。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中国养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预计202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4.2万亿元。

四、养老行业企业规模情况

从养老产业相关企业注册量来看,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巨大的养老需求下,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由2017年的3.08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5.99万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1%。截至目前,我国拥有养老相关企业36.2万家,2023年新增注册企业7.2万家,增速25.7%。

五、养老行业经营情况

养老行业的固有特性,即初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运营成本高,具有“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因此国内有近一半养老机构现阶段都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养老行业增收不增利。2023年,养老行业营业总收入54467.23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较2022年同期提高1.93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1.02亿元,同比下降8.82%,降幅较2022年扩大2.43个百分点。

第三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年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养老服务业、老年休闲产业等迅速发展。养老产业围绕老年人需求将会催生更多新业态、新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只有扎实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才能在深度老龄化社会到来之前增强底气,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的养老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行业的未来成长性较强,2023年至2050年每年平均新增老年人口预计超过2000万人,预计2024年,我国将扎实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二、养老细分领域支持力度加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养老服务的工作部署已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延伸至智慧养老、养老金融、适老化改造、养老照护人才队伍建设、慢病管理、老年医学、长护险等多个方面。2024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政策将重点侧重发展养老金融,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深化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推动适老化设施建设,适应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提高老年医学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等方面。国家将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政策。预计2024年政策将继续深化养老行业细分领域。

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势头强劲

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行业经营效益较好。其中相比养老理财、养老基金,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将会在市场周期波动与长期投资运作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因具有穿越经济周期、锁定未来长期收益的特点,突出稳健性,兼顾收益性、缴费灵活性和保持长期性,这些市场特征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关注。当前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优势逐渐被投资者所认可,行业经营效益变好,产品创新的势头将日渐强劲。

第四节行业风险分析一、外部环境风险

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我国经济总体处于疫后修复期,但修复的斜率逐步趋缓。2023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势头,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继续显现。当前外部压力仍然较大,国内需求制约仍较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对我国养老行业平稳运行带来较大挑战。

二、政策风险

2023年12月,工信部印发《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到2025年底,数字技术适老化标准规范体系更加健全,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规模有效扩大、层级不断深入,数字产品服务供给质量与用户体验显著提升,跨行业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更加成熟,多方协同、供需均衡、保障到位、服务可及的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国家推动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数字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数字技术适老化服务体验显著升级,有利于促进养老行业数字化转型,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养老行业技术升级压力。

三、养老保障体系风险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养老保障体系历经多次改革,逐步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支付压力日益增大。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对于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压力、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和完善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截至2023年末,第二支柱规模覆盖人群不到第一支柱的6%,且未来增长空间有限,难以支撑我国养老保障的重任。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过程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而职业年金发展时间不足10年,尚处于初级阶段。第三支柱按个人养老金计,投资余额估计不足500亿元,占三支柱体系的比例不足1%。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不均衡。

第五节银行授信策略

2023年,中国从多角度出发出台多项养老产业政策,刺激养老消费,扩大服务供给,优化保障机制,建立金融服务体系,强化监管,推进养老产业链健康体系的建设,从而系统性地解决老龄化社会中的民生问题,并补足养老服务体系的不足之处。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规模持续扩张,行业结构多元化专业化细致化,行业特点创新驱动品质提升,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到2025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养老产业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也将展现出更多的潜力和价值。展望2024年,养老服务行业将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途径,针对老人的身体状况、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及需求层次,提供更加具有差异性、针对性的服务,提升服务的专业化和细致化水平,满足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特殊需求。从依附式的服务向面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独立行业转变,养老行业将进发出极大的活力。

基于此,2024年,建议将养老行业列为鼓励进入类,总体授信原则为“跟踪政策,区别对待,择优筛选,严控风险”。建议重点关注社区养老设施建设项目,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的建设及全国养老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建设项目。建议择优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建议重点关注智慧养老、养老地产、养老金融等细分养老产业,支持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

0 阅读:1

未来凯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