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资产配置思维,就没有绝对收益

北漂民工的 2024-04-04 06:58:45

省流版:本文将会盘点几个有大类资产配置思维的基金经理。不作为投资依据。

大概一周前,我在文章《漫谈QDII,我们缺失的产品实在是太多了》里聊了下几个比较创新的产品,其中有招银理财的招致睿远平衡(安盈优选),结果该产品的投资经理袁尧总到评论区留言了(可以去原文围观)。

同时我还提到了一个不多见的海外固收+策略产品,华夏海外聚享(QDII-FOF),很多朋友也在关注。补充一下,我之所以当前不太关注并不是因为业绩不好,产品历史业绩是很强的:

你们不要理解错了,我没有不看好,只是这个产品规模太小了,而且还限购每天1000块,这意味着产品规模增长很慢,大概率很长时间内没办法入库投顾的基金池,零售客户自己买买是没什么阻碍的。

而且这类产品,全市场公募存量里面我还没发现第二个;沈博文后面会新发一个类似的产品叫广发全球稳健配置混合(QDII),但我不能确认投资策略,目前招募书能看到业绩比较基准为: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55%+人民币计价的MSCI 全球指数收益率×40%+人民币活期存款基准利率(税后)×5%。

大致推测也是一个类似华夏海外聚享(QDII-FOF)的多资产策略产品。招银理财那个产品出来后,还有人翻出来了此前的媒体报道,说招银、光大、兴银、平安、北银理财在内的多家理财子,正在重点布局“固收+黄金”的债券增强产品。似乎大类资产配置类的产品,正在越来越火爆。

我想起来一句话:资产配置决定了绝大部分收益,大多数人纠结金字塔上面的部分,而忽视下面的部分。

投资者行为是负债端管理的问题,而在投资端,有研究表明:基金每个季度收益的变动(variation)93.6% 可以被其资产配置的基准收益所解释。

换言之,你能取得多少收益,本质上不在于你具体选了什么标的,而在于你在大类资产中配置的比例。举个例子,你有100万,其中1万买了股票基金,99万买了债券基金,当大牛市到来的时候,你的股票基金翻倍了,但你的总收益其实并不高;如果你99万都买了股票基金,那么即便股票只涨了10%,你的收益也比前面的方案高。

但在当前公募行业,由于QDII产品的供给不充分和额度等原因,做多资产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最简单的资产配置模型,就是股债配置。或者说,由于股债的相关性比较低,只要做好了股债的配置,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随着2021~2023年的A股市场贝塔下行,主动权益基金连续低迷三年,大家对于绝对收益的渴求越来越强烈,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创造绝对收益,只是等着市场的贝塔回归,凭什么给你交管理费?

我之前有个观点:不能做好负债端管理的基金经理,未来可能是没有价值的。

可能还要再补充一个看法:如果没有绝对收益思维,还是跑相对排名,未来可能也找不到生态位,对于公募基金如此,对于基金经理个人而言也是如此。

我把资产配置型基金经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仓位摆动型,一类是多资产型。

仓位摆动型的基金经理,主要是根据市场的风险溢价等指标,去判断仓位应该下多重,他们并不会特别关注债券部分,代表基金经理有两位。

第一个是郑玲(国联鑫思路):

她去年以来的加仓是极为谨慎的,这一点从她曾经的代表作中邮风格轮动的历史资产配置也可以看出来。

第二个是冯汉杰(广发主题领先):

冯汉杰是出了名的会做仓位择时的自上而下风格,由于也是跳槽不久,大家可以去翻他此前的代表作,中加转型动力。

郑玲和冯汉杰,我已经提过很多次了,这里不再赘述。

多资产型的基金经理,不仅要对股票市场熟悉,还要对债券市场熟悉,管理半径可以从纯债横跨到主动权益。

今天盘点几个代表的基金经理。

胡剑,从长债横跨到主动权益,目前主要做信用债和固收+(转债居多)。

我听过几次胡剑的机构路演,以及对市场波动的复盘,能感受到他非常重视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很好地执行了固收产品的绝对收益策略。

张翼飞,混合资产配置大佬,CPPI策略的信徒,从货币横跨到权益,对转债的研究也很深。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十年前张翼飞是管货币基金出身的,一年后就开始管固收+(那个时候甚至还没有固收+的概念),后来他发了个产品安信平衡增利,权益仓位+转债仓位,差不多是一个主动权益基金了。

姜晓丽,混合资产团队作战的代表,专注绝对收益。

姜晓丽并不是一个横跨型的,管理的产品只有固收+,但她是一个擅长搭配多资产的基金经理,她的自我认知也是资产配置流派,擅长团队作战,力争把每一类细分资产研究明白。

最后还要介绍一位看起来很新,但实际上比较资深的绝对收益女将:刘星宇(去年调研过,调研纪要见《民工调研第8期:永赢基金刘星宇》)。

和前面的大佬袁尧类似,她也是银行理财子出来的,有极强的资产配置思维,原来是交银理财固收副总,现在管公募,产品从中长期纯债到偏股混合基金都有,团队里面还专门配置了3个资深量化研究员。

看起来刘星宇只管了1年的公募基金,其实从17年3月算起,已经有7年管头寸的经验了(PS:她管理的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曾获得2019 年度金牛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奖),在理财子担任了多年的投资经理,绝对收益的思路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现在是永赢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负责人。

在一次路演里面,她讲了一句话特别触动人:

老百姓需要的不一定是投资人每年给他赚10%以上的收益,他们最朴素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有一只产品能够相对让他睡得着,能够安安心心的持有。

绝对收益固然不能等同于绝对赚钱,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没有绝对收益思维的资管机构,可能会越来越被动。

作为个人投资者,也要把资产配置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想清楚自己如何配置资产,才能拥抱时代的贝塔。

全文完。不作为投资依据。

0 阅读:1

北漂民工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