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及当初为何要创作这部电影《乘船而去》,导演陈小雨回忆道:
“大概是我眼睁睁地看着故乡(浙江德清)在变化,很舍不得,所以迫切地想留下一些影像吧。
故乡的河流、木船,老房子、老人们说话的样子、迥异大城市的生活状态。是浪漫的,是温暖的,是用力活着的!
我父母很忙,从小是外婆带大的,对世界最初的理解都来自于她。我从小也爱跟老人交流,她们很豁达,从不严苛,只要看见你就开心了,对你没有任何的期望。
长大后,我也有了一些阅历,能跟她们聊得就更深入些。知道他们对死亡这个话题探讨得多么频繁,就想把自己对精神世界的幻想、对故乡的情感、对社会现状的观察,都放在一部电影里。
《乘船而去》
01
一位独自生活在农村的老太太,她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变迁。
年轻时,她曾作为童养媳历经磨难,后来乘着船风风光光地嫁给了船工。
她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她始终坚强乐观,用自己的方式抚养着儿女。
命运再次给外婆带来了考验。她被确诊患有脑瘤,这一消息让她的子女不得不放弃城市的生活,回到农村照顾她。
面对疾病,外婆表现出了惊人的坚强和乐观。
她不愿意接受大代价的化疗,而是希望回到老家过几天舒心的日子。
她的这种态度也影响了她的子女,让他们更加珍惜与外婆相处的时光。
02
被无病呻吟故作麻木的、堆砌话题套板人物的、男性叙事边缘女性的电影们浸染了太久,太久没有看到过如此舒服、朴素、可爱、动人的华语新片
上一部是《不要再见啊,鱼花塘》,但那部更加私人化,过于神秘晦涩,更具实验价值,而《乘船而去》激发我的是纯粹的作为观众的喜爱,而不是掺杂着仰慕与标榜自己的中产趣味式的“喜爱”。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像”刻画,不论是主角的还是人群的。
此处一定要说的是,近年西北文艺片热衷于把一个个“人像”塑造成嘟嘟囔囔麻木扭捏的状态,可我的老家,我真实生活的地方,人们都是鲜活的、日常的。
这部电影虽背景是南方,但对人像的刻画引起的是超越地域的共鸣。乡村老人们有贪乐的可爱,有集群的碎话,有固守的传统,也有独自的抽离,有庸,也有爱。人群的面貌是如此天然不经雕饰,而不是沦落成标榜文艺的工具背景板(这里想提一句《拨浪鼓咚咚响》的人像塑造我也很喜欢)。
特别要说的是,外婆这个角色的塑造(包括演员的塑造)太新鲜了,目前我没有在国产片中见过这样一个角色。她说话的每一句平平无奇的腔调都有一种无缘的惊艳。
她跳脱出了某种“外婆”式的角色模板,有种人本的、落地的、朴素的、集成的美。
影片在一镜一语的缝隙中折射出叙事上的两性平等。体现在它塑造了一个立体不套板的女性主角,同时更体现在,它不是一部想展现所谓“女性主义”但实际上将女性第二性化的电影,它只是把所有人(无论女性男性)都当作自然的人,正常地讲一个故事。
很喜欢影片线性规整的叙事里蕴含着的时间纵深感。碎片的对话中隐现着多年的尘事,刻骨的悲欢还是消逝的梦幻,一切都随水流而去。
对水乡场景的光影呈现美得动人。
03
“过刚易折”,培训机构办不下去就关了,绝症不好治就不治了,葬礼不好办就不大操办了,人到中年不能成家就不成了,随随便便日子也就这么过了。
有人说《乘船而去》里的家庭伦理观是江浙沪的体面式的。
是,不假。
它探讨不是中式家庭相处的中庸之道,反而恰恰直白的揭露了这一残忍的真相,它隔着雾气淡然的说,人其实是没有家的,一生都在漂泊。
面对故乡,面对亲人,面对生死,总以为那不过都是人生必须体验的一部分而已,痛苦具有滞后性,直到回味起来,那才是真正的心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