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月6日出梅:今年“出梅”不一般,出梅恰逢“小暑”,并且,这天还是农历六月初一“半年节”这天晴天下雨打雷有啥预兆呢?今年夏天到底涝不涝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判断的!
古人判断“出梅”的方法比较简单,就7个字:“小暑后逢未出梅”,意思是说,小暑节气后的第一个“未日”这天就是出梅的日子。
有人可能会说,古人的这个判断方法不科学。其实,还是挺准确的。
如果,你了解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话,就知道每年的节气对应阳历的时间是比较固定,通常不会相差1-2日。
而古人总结的“出梅”时间是在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要知道,“未”是十二地支中的一个,每隔12天就会出现一个“未日”。而小暑是每年交节在7月6日前后,所以,按古人的方法,“出梅”必然在7月6日-18日之间。
因此,你看,古人的判断方法是不是和现在气象学上判断的“出梅”时间差不了几天,这是古人千百年来总结的经验结晶,必然能够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今年“出梅”不一般,是在7月6日,这天是甲辰年[龙] 辛未月 辛未日(农历六月初一),不仅是小暑交节的时间。还是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是“出梅”的日子。也就是说,今年的“出梅日”和小暑相逢了!
根据现行历书采用《神枢经》的说法:“芒种逢丙入梅,小暑逢未出梅。”即出梅的日子为小暑节气中的第一个“未日”。中国古代一直使用干支历,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而成,用来记录年、月、日。未日指的就是干支历中带有地支“未”的日子。每60年才会出现一次小暑和出梅在同一天的情况。
此外,今年“出梅”这天对应农历六月初一,这天还是我国福建和台湾地区以及闽南地区的漳州和泉州的“半年节”。这个节日在古代是非常被重视的,仅次于春节。通常人们会在这天准备供品进行祭祀,感谢天地神明与祖先的庇佑,并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和生活的圆满。
那么,这天打雷下雨刮风晴天有啥预兆呢?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给我们总结出来一套方法!我们可以把它收藏起来,过后对照一下,看看还准不准了!1、小暑见到日头,大暑晒破石头;
2、小暑热过头,大暑冷得早;
3、小暑无雨落,大暑干死禾;
4、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5、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6、伏天的雨,锅里的米;
7、小暑一声雷,转做倒黄梅;
8、小暑一声雷,四十五天倒黄霉;
9、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10、小暑一声雷,半个月黄梅倒转来;
11、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
12、出梅雷唱歌,黄梅又返回;
13、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
14、小暑一声雷,要做倒黄梅;
15、出梅雨淋淋,平地坐船头;
16、小暑打雷要变天,像黄梅雨一样潮热;
17、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雨;
18、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19、雨打黄梅尾,四十五天雨;
20、出梅天泪流,黄梅去又回;
21、出梅龙探母,黄梅去又回;
22、出梅龙流泪,重新倒黄梅;
23、雨打黄梅尾,车水拉断黄牛腿;
24、迎梅一寸,送梅一尺;
25、出梅打雷,粒粒皆辛苦;
26、出梅雨淋头,伏里不缺雨;
27、六月初一雨,连阴小半月;
28、六月初一动了流,七十二暴到中秋;
29、雨打半年头,寡妇也发愁;
30、六月初一洒一点,农人吃饭捞大碗;
31、雨打半年节,秋粮必定结;
32、六月初一晒破脸,田里干起锅巴片;
33、六月初一晴,牛草搭凉棚;
34、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7月6日出梅,这天还是小暑节气的交节时节,又逢六月初一半年节!我们把上面这些农谚收藏起来,对照一下当天的天气,过后验证一下,看看还准不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