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云计算发源地,又出大动作

36氪浙江 2024-07-13 23:32:26

环云栖创新生态圈,空天地海重磅启动。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得益于国家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和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我国卫星产业实现了迅猛的发展。

当航空器、太空设施、地面站等基础设施构筑出空天信息产业的有形“骨架”,算力也在广袤的天地之间自由涌动,如同无形的电流,激发数据的潜能,转化为驱动决策和创新的强大动力。“天空地一体化”的卫星综合应用解决方案逐渐成为行业主流应用模式。

2024年6月,全球化太空智能卫星公司地卫二正式迁入杭州市西湖区云栖小镇。眼下,地卫二团队正联合之江实验室等单位,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搬入太空,在天上搭建云计算的基础设施。

这个举动,与云栖小镇的发展目标殊途同归。不止于此,在卫星领域之外,放眼整个空天地海产业集群,云栖小镇也在加速发力。7月11日上午,西湖区环云栖创新生态圈启动仪式、空天地海协同创新联合体运行机制发布会在云栖小镇正式举行。“117N”高能级平台、科研院所共聚一堂,共谋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

如何推动技术创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形成产业生态圈?“环云栖创新生态圈”自有解法。

空天地海,在云栖加速生长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在这个硬科技创业的黄金时代,作为云计算发源地,云栖小镇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创新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的热土。

从产业集群来看,云栖小镇主要布局云产业、空天信息产业及智能制造产业。

首先是云产业。全国范围内,云栖小镇是最早布局云计算产业的地区,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云计算平台飞天5K,实现了中国云计算从无到有的突破。

以技术创新撬动企业集聚,如今,阿里云、数梦工场、政采云等一大批先进的涉云企业在云栖小镇扎根,形成了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

其次是空天信息产业。

云栖小镇作为杭州发展空天信息产业的主平台,持续以“空天地海、数实融合”为方向,依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智元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715所、西湖大学、国科大杭高院等科研院所和大型央企,全力打造浙江省首条百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链。

丰硕的科技成果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涌现。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先后在此落地产业化项目,诞生出地卫二、牧星科技、轩宇智能、华宇航天、航天跃盛、零重空间等一批空天地海生态企业。

另外智能制造产业,西湖区与浙大城院落地云栖先进材料增材制造创新研究中心,合力打造云栖小镇增材制造产业生态。

扎实的产业基础之上,如何打造一种蓬勃、向内的自我革新机制?

本次大会上,“环云栖空天地海协同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这一创新组织被首次提出,明确组织架构、运行目标和运行机制。

与此同时,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五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杭州智元研究院、西湖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钱唐材料实验室等10余位专家和负责人,一起被聘为“环云栖空天地海协同创新联合体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

从创业到产业,让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

近年来,由于源头创新的稀缺性,市场热情持续高涨。国内各大头部高校的科学家们均被VC们在不同程度上“押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教授走出“象牙塔”进行创业,掀起一股成果转化的风潮。

然而,科技成果转化无疑面临诸多重难点,包括高成本的研发投入、市场接受度的不确定性、技术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以及从理论到实践的复杂过渡等等。

以产业化指标为例,《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而产业化率仅为3.9%,重点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相对较高为4.4%,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

好消息是,西湖区早已先一步布下高效的成果转化网络——近年来不断聚焦高能级创新,“117N实验室”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科技进步创新指数不断刷新,连续三年蝉联省科技创新鼎。

环云栖创新生态圈作为西湖区科技底座的重要一极,现已拥有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以及西湖大学、国科大杭高院等高校。据报道,今年年初,投资53亿元的国科大杭高院双浦校区正式开工,将建设引力波相关实验装置,将更好探索宇宙天体,解决航天航空诸多“元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速科技创新的商业应用,促进产业升级,一圈、二环、三链的成果转化格局在发布会上被进一步明晰。

环云栖创新生态圈以云栖小镇为本体,联动石龙山、双浦新区,将辐射范围扩大至之江科创城,是名副其实的之江科技创新聚集区;高能级平台与云栖高校为云栖小科技成果转化、科创要素流动提供发展空间;数字经济、空天地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链条,则把产业生态体系完善、夯实。

如今,更为璀璨的愿景正在点亮:到2027年,完成200个以上的概念成果验证,聚集1万名高端科技人才、培养6家以上省级实验室、实现技术交易额240亿,打造省级空天信息发展先导区,构建新型全域孵化空间体系,奋力打造科技创新能级最高地。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何将创新资源集聚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先发优势,需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

环云栖空天地海协同创新联合体秘书长桑毅在会上说道:“我们要基于西湖区117N实验室体系,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和投资机构串联在一起,把高能级的平台整合在一起,构建从0到1、1到10、10到100的成果转化体系。”

据了解,联合体将通过一个企业增值化中心、四个服务平台、七个转化基地,高水平构建环云栖创新生态圈。具体而言,企业增值化中心是“企业”“园区”“属地”的三位一体空间,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政务服务,保证创新联合体高效运营。

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军民融合服务平台、公共资源开放平台四大平台则需要落实“数字化共享制”,实现科研效率与成本平衡。国科大杭高院成果转化基地、西湖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钱唐材料成果转化基地等七大转化基地聚焦细分领域,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月壤、原子钟、太空计算,科研创新不断

7月8日晚,嫦娥五号“月壤”抵达浙江,国科大杭高院首次成功获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也是浙江首次经国家航天局正式批准后收到的样品。

好消息远不止于此。本次发布会,一大核心重点就是“环云栖年度科技成果发布”。地卫二“马斯喀特数字孪生地球系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PT原子钟”,西湖仪器“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设备”.....7个年度科技转化成果,聚焦空天地海卡脖子难题,给出技术解决思路。

从实验室到市场,从创新的最初一公里到创新的最后一公里,都非常艰难。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转化”。

会上亮相的8位环云栖“科技创新大使”,是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投资家、企业家。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孙仁、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杜鹃、地卫二创始人兼CEO温卓明、牧星科技董事长方舟、南方德茂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斌、浙江财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官勇华等8位“科技创新大使”被授予荣誉。

河床是支撑整个河流的基础,也是水流的路径。因此,人才涌现固然值得欣喜,但科技创新的生态容器同样重要。

在环云栖创新产业集群签约仪式上,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成果转化基地、西湖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钱唐材料成果转化基地、海洋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基地、新型航天载荷研发制造产业基地、智元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基地、3D打印增材制造产业基地等七大基地,为环云栖创新生态圈的建设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那么,如何加快科研进展,优化资源配置?解决方法之一,是科研仪器共享,使科研人员能够以更低的经济门槛使用先进的科研设备。

活动现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服务清单正式发布,首批列入平台的有材料化学、光电通信、环境科学、航天航空、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等六大领域417项大型仪器设备,通过推出“大型仪器共享创新券”等方式,有效解决科研仪器闲置和重复投入问题,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率、降低科研成本。

西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扬对环云栖创新生态圈的建设表达了期待。她表示,环云栖创新生态圈的建立,将助力云栖小镇进一步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圈,“空天地海·数实融合”的产业生产圈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文艺品质圈。

云栖小镇,正站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之巅。环云栖创新生态圈的正式启动,无疑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不断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蚩梦

编辑|左键

0 阅读:10

36氪浙江

简介: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