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杨尚昆逝世,弥留之际多次含泪嘱咐家人:别通知少奇儿子刘源

历史典录 2024-09-29 11:52:20
前言

1998年9月14日凌晨,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杨尚昆与世长辞,在杨尚昆病重住院期间,他的战友,党内的领导人多次来院看望杨尚昆。

但是在杨尚昆弥留之际,却多次嘱咐家人不让刘少奇的儿子刘源来看望他,而且还含泪嘱咐:

“我去世后别通知刘源…..”

这是为何?杨尚昆与刘少奇一家有何渊源?为何逝世后不让家人通知刘源?

与刘少奇的革命友谊

刘少奇和杨尚昆相识于1930年的莫斯科,当时32岁的刘少奇是我党的中央委员,而比刘少奇小九岁的杨尚昆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当时刘少奇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开会,身边没有俄语翻译员,此时精通俄语的杨尚昆被学校派到刘少奇身边做翻译,通过这次翻译,杨尚昆对刘少奇十分敬佩,至此以后,他们二人开始渐渐熟悉。

1932年刘少奇回上海是杨尚昆接的,他们在莫斯科分别时,曾约了一个地方,刘少奇问杨尚昆:

“你什么时候到上海,给你一封信。”

1937年5月,杨尚昆参加了苏区党代会,苏区党代会后的白区工作会议,当时杨尚昆只参加了两次,会议是陈云在窑洞的召开的,中心问题是根据刘少奇的信,讨论北方局的工作,当时中央决定让杨尚昆去北方局工作,所以杨尚昆参加完这两次会议,就回到云阳交代工作。

6月底,杨尚昆到了云阳,刘少奇开完会在云阳和杨尚昆会合,当时中央已经决定让杨尚昆离开军队,到了云阳不久,杨尚昆正在交代工作,就发生了七七事变,平津局势顿时严峻。

太原在华北抗日救亡的重要政治地位日益凸显,为有效开展中共敌后游击战,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创建抗日根据地,指导和推动山西统一战线,7月28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率领北方局机关迁至太原,太原随即成为抗日初期华北游击战争战略支点的核心。

刘少奇担任北方局,中央组织委员会书记等工作岗位,而杨尚昆担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并在这个特殊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年,与刘少奇并肩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杨尚昆身为中央办公厅主任,成为中南海的大总管,与刘少奇一家子一同住在中南海,他们俩家的关系也一直都好。

从1926年入党到1998年,杨尚昆一直为革命兢兢业业,1990年,杨尚昆此时已经担任国家主席,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却让他突患阑尾炎住院治疗……

而之后八年的时间里,杨尚昆一直在和病魔作斗争,在生病住院期间,杨尚昆一直关注着国家大事……

弥留之际惦念刘源

1998年8月19日,,刚从湖北抗洪前线回京不久的江泽民又亲自来到301医院,杨尚昆和江泽民共同谈起了抗洪救灾的险情,江泽民表示国务院已经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扼制住了洪水,这样也是为了转移和缓解杨尚昆的病痛的折磨。

听到这里,杨尚昆露出欣慰的笑容,表达了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信赖和厚望。

当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正在准备奔赴吉林考察,临行前,他特地到医院看望杨尚昆,他对医院领导说:

“杨尚昆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一个饱经风霜,意志坚定的人,希望能在医生的配合下战胜病魔。”

8月20日,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刚从湖北,江西抗洪前线回来,就赶到医院来看望杨尚昆,在朱镕基谈到当年特大洪水灾情以及中央所采取的措施后,杨尚昆十分欣慰,他由衷地说:

“你们有办法,我就高兴!”

之后,邓小平的夫人卓琳一及子女们,彭真的夫人张结清和子女们都专门送花篮,表达对他的衷心问候和美好祝愿。

不仅如此,曾经在广东工作的一些同志来了,他们不会忘记,1978年12月至1980年年底,杨尚昆曾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副省长。

他坚决贯彻执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定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四化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参与与领导广东实行特殊政策,试办经济特区等工作。

当时,他明确提出广东要“先走一步”,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杨尚昆的工作,任命他为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他力主改革“破冰”先走一步,建设祖国南大门等方面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做了大量的工作。

此外,杨尚昆还全力协助邓小平推动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看法和开放,在杨尚昆的书房里,至今醒目地摆放着一张邓小平和他亲切交谈的彩色照片,工作人员回忆道:

“1989年至1991年连续三年春节,杨尚昆都是同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过得,他坚决拥护邓小平同志关于思想要解放一点,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的主张,鼓励上海人民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杨尚昆即使是在生病住院期间,仍然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病重的他读报,看文件,一次在看《焦点访谈》节目时,里面报道某县粮食局严重亏损却在农发行挂账盖豪华宾馆,他看了气愤地说:

“这样不处理,就会影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行。”

看到一些粮食企业收粮不规范的报道,杨尚昆忧虑地说:

“过去我们就吃了这个亏,现在一些地方还这么搞,这怎么行啊!”

随着病情的加重,报纸看不了,他就让工作人员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是必读的两份报纸,从国内到国际,从政治到经济,内容十分广泛,遇到一些重要的文章,他有时还让工作人员读两遍。

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杨尚昆始终关注洪水灾情的发展,当从电视上看到富饶两湖平原变成水乡泽国时,许多百姓痛失家园,他难过地流下了眼泪,当看到大批解放军指战员奔赴抗洪一线时,夜以继日地坚守在大堤上,他说:

“指战员们辛苦了!”

疾病的折磨,让杨尚昆的身体日渐消瘦,原来的额睡衣显得特别肥大,工作人员要重新给他做一件,他却拒绝道:

“现在南北闹灾,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要节约啊,你们谁会缝衣服,替我把腰收收就行。”

为了给灾区人民献爱心,他要求身边的每位工作人员都要捐款捐物,他让子女把存在银行的两万元全部捐给了灾区,这笔钱是他和夫人李伯钊恢复工作后补发的工资,杨尚昆一直攒了20多年。

在杨尚昆的病床前,几十年老战友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静静地呆了很长时间,她轻轻握住杨尚昆的手,望着昏迷中的杨尚昆潸然泪下,她记得,1998年是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病重的杨尚昆还饱含深情撰写了纪念文章,文中写道: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对他的怀念不仅没有淡化,反而日久弥深,今天是他诞辰100周年,我虽然在病重,仍然勉励写出这篇怀念他的老文章,这是我应尽的一份责任。”

杨尚昆和刘少奇是几十年二房老战友,刘少奇有九个孩子,杨尚昆则有三个孩子,因为常年在一起共事,解放后他们又住在同一个地方。

因此,这些孩子都是一起长大的,而刘少奇最小的儿子刘源从小有什么困难都经常找杨尚昆去谈话,刘源出生于1951年春天。

当时,他已经有三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他和三姐刘平平是王光美所生,后来,他们又有了刘亭亭和刘潇潇两个妹妹,当时,他们家是中南海大院里最热闹的家庭,而杨尚昆也同样住在中南海。

据刘源回忆说:

“每逢星期天回到家里,开放的时候都热闹非凡,餐桌上一般是家常菜,茄子,豆角,粉条……

父亲总是用一个空盘子,一样夹一点,自己埋头吃,吃完就走,不多说话,每次等他一夹完菜,我们这些孩子就上前抢,很热闹。”

而同在中南海西楼饭厅吃饭的彭德怀和杨尚昆两家孩子少,他们便常常把自己的饭菜端过来“凑热闹”然后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孩子吃。

刘源还表示,但是中南海的孩子们都跟杨尚昆夫妇关系很好,他们都亲切地称杨尚昆为“杨爸爸”,刘源在自己写的文章中回忆杨尚昆:

“杨爸爸当之无愧,他在孩子们身上倾注的心血,感情和精力,可以说是超过许多家长。”

1964年77月,刘源进入北京四中读初中,也就是在这一年,13岁的刘源到中南海警卫部队“当兵”,当时他被安排到门口站岗,杨尚昆得知后,经常在晚饭过后来看望刘源,还时时刻刻鞭策刘源。

刘源在部队整整锻炼了三个暑假,获得了“特等射手”和“五好战士”等称号,1966年国庆节阅兵时,15岁的刘源被选入国旗护卫队,和战友们一起迈着正步从天安门广场走过,接受祖国的检阅,而杨尚昆对于刘源的关心,对刘源印象很深,一直到1966年杨尚昆一家搬出中南海。

1969年新年前,刘源来到山西省山阴县白坊村开始长达七年的下乡生活,与此同时,杨尚昆的女儿妞妞也被分配下乡,俩人都在同一个县城,经常相聚聊天。

1975年,由于周总理亲自过问,刘源1975年被批准安排回京,此后,刘源被安排到了北京起重机厂当了一名铆工,1977年回复高考后,刘源立即申请报名参加考试,邓小平得知后立即批示:

“应该予以参加考试。”

第二年年初,刘源被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录取,他和杨尚昆再次相见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时杨尚昆已经回到北京,他第一时间邀请了刘源和王光美来家里做客,之后,刘源经常来看望“杨爸爸”,杨尚昆也经常鼓励刘源,为此刘源说道:

“杨爸爸每次都要询问我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他认真听取我的汇报,也经常鼓励我,再点出需要注意的事情。”

因此,对于杨尚昆,刘源十分尊敬,1998年刘少奇诞辰100周年,杨尚昆为刘少奇写了一篇文章,刘源得知后十分感动,夏天,因为洪水的原因,刘源非常忙碌。

此时病重的杨尚昆多次嘱咐家人:“一定不要通知少奇儿子刘源……”但是,杨尚昆的病情还是被刘源知道了,刘源得知后匆忙赶到医院。

此时的杨尚昆已经陷入昏迷,此时工作人员对刘源讲到:

“杨老已经住院有一阵子了,生病之时还经常惦记你,你在抗洪一线,他害怕刘源得知他生病的消息担忧,不允许让孩子们告诉你。”

刘源听后,失声痛哭,在刘源看望后的第二天,杨尚昆便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

低调行事的刘源

1982年夏天,刘源大学毕业,正直而立之年的他,本来可以在大城市谋求一份好工作,但是刘源的心中早有打算,他打算重新回到农村去,在农村的最基层经受锻炼,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出力。

1982年,大学毕业的刘源来到河南新乡县七里营乡工作,这是刘少奇曾经战斗过得地方,刘源在公社里踏踏实实干了一年,1983年4月,刘源全票当选副县长,主抓全县的多钟经营和乡镇企业。

刘源待身边的人很好,不论大事小事,只要觉得自己能帮忙的就主动上前,因此,他与同事们相处的很融洽,刘源一个人在新乡,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接受任何一件事,他都想要做的更好,每天早出晚归地忙碌,很少休息。

一位当年和刘源一起工作的村干部会议说:

“刘源吃穿用的都不像高干子弟,农家有什么他吃什么,不挑拣,经常喝白粥啃红薯干,他很谦和,跟村里的老乡们有说有笑,毫无距离。”

之后刘源因为工作能力突出胜任县长,副省长,刘源上任后,决心不能给父亲丢脸,更加努力地工作…..

1992年,河南省副省长任上的刘源进入军队,在武警部队水电指挥部担任政委,被授予少将警衔,尽管武警水电部队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对于从小就有“军队情节”的刘源来说,成为军人等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

刘源带领这支号称“中国最苦的部队”建三峡,战边疆,上高原,下海岛,他身先士卒,埋头苦干,参与了几十项重点建设和抢险工程,1996年,这支铁军又荣获“世界屋脊水电铁军”的称号,而刘源为了见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竟在他家门口站了四个小时。

1998年,刘源晋升为武警总部副政委,负责水电,交通,森林,黄金第等几个警种部队以及武装在西南,西北片区的工作,依然是最艰苦的地方,任务也更加艰巨,但是他一干就是五年,终于不负众望,将这几支部队带上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2000年刘源被授予中将军衔。

刘源每次外出办事,穿着非常朴素,有时在工地上忙碌,衣服也顾不上洗,看起来和工人差不多。

有一次,刘源在大雨磅礴中从工地驱车数小时,赶到一座大城市联系业务,找了一家宾馆住下,前台服务员办理入住时,看见刘源的证件上注明是少将军衔。

但觉得面前这个人穿着迷彩服,满身泥水的人像民工一样,与证件上身份反差太大,怀疑是不法分子冒充少将,便悄悄报警,当地的公安机关急忙将情况通报给公安部,公安部又与武警总部核实情况,折腾了数小时,前台的服务员终于相信,面前的这个人是刘源将军。

2009年7月,当了八年少将,9年中将的刘源,晋升为上将,在军科院的日子里,刘源勤勤恳恳地做自己的工作,从未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引来“围观”,只是偶尔有一些不明情况的军官家属在院子里碰见他,之后会向军官们询问:

“你们单位有个人,怎么长得那么像刘少奇啊!”

不仅如此,刘源平易近人,没有架子,这位中南海长大的将军,一直保持着自小养成低调,朴实的习惯……

2 阅读:466

历史典录

简介:中国历史犹如一窖烈酒,清冽而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