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的“孔林”为什么这么特殊?专家给出“科学解释”,却又被质疑

律令9章 2021-09-03 17:16:45

中华上下五千年,某种角度看,“佛道儒”三教均不同程度影响了历代王朝,尤其“儒”更是深入人心,甚至被历代尊崇;这就引出了“万世师表”,亦是儒家学派的开山之祖,关于“孔子”的履历这里就不细说了,或有某些朋友甚至做过专门研究。今天要说的并非“孔子”本人,而是由他衍生出来的著名景区,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和“孔林”,以及发生的奇怪现象。

说起“三孔”,在历史上真可谓大放异彩,自从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开始,孔子故居、孔庙便受到了历代王朝的重视;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已经被神话了,不仅成了历代文人学子所尊崇的偶像,甚至还成了帝王的统治工具。随着历代不断扩建,修缮孔庙,到如今早已成为我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如今的建筑多是明清时代的产物,红墙黄瓦、雕梁画柱,比之故宫也不逊色。

说到这或有朋友问“说了孔府、孔庙,那孔林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孔林其实是孔子及孔氏家族的墓地;不出意外,“孔林”也是历代保护的重点对象,自然少不了千年来的扩建与修缮,到如今居然达到了200万平方米的面积,树木更是高达数十万株,俨然就是一片森林。这里也发生着奇怪现象,即俗称的“上不飞鸦雀,下不走虫蛇”;常理来讲,树木茂盛的地方正是鸟类、虫蛇多见的地方,孔林这么特殊,难道是孔老夫子在天有灵,故意庇护这里?

现代说这些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还是有必要说一下“传说”的。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孔子生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其带着学生游历也是为了能通过宣扬“仁爱”来教化世人,甚至是停止战争;当孔子游历至宋国,与宋景公一拍即合,甚至被待为上宾,有意留下孔子。乍一看这是好事,结果却遭到了宋国重臣“桓魋”的嫉恨,且起了杀心;孔子在得到消息后连忙出逃,“桓魋”就派人追杀,就在将要撵上的时候,凭空飞来一群乌鸦向追来的士兵发起攻击,如此“救”了孔子。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孔子死后葬于孔林,这群乌鸦就在树林外“保护”;当然,这些仅是传说,如今更是做不得真,那么乌鸦为什么不在孔林中栖息,甚至“不飞孔林”呢?“对此有专家也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后来得出结论,之所以乌鸦“不飞”跟孔林中的树木有关;简单来讲,孔林中多有楷树和桧柏,这两类树种是乌鸦们最不喜欢的(其实不光乌鸦,多种鸟类都不喜欢楷树和桧柏),自然不会在这类树林中停留了。

乍一看,“上不飞鸦雀”的原因似乎找到了,还挺有科学道理,但这“下不走虫蛇”该怎么解释呢?其实也很好解释,对考古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古墓中多发现朱砂、硫磺等以作防腐;据专家称,“孔林”是孔氏家族墓地,历代族人的墓中同样含有朱砂和硫磺,看过“白蛇传”的都知道,这类物质是虫蛇类最害怕的东西,自然避而不及。

话虽这么说,这两种“科学解释”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非议,比如“上不飞鸦雀”,有声音称:目前没有切实证据证明楷树和桧柏有“驱鸟”的作用;至于“下不走虫蛇”的问题就更明显了,目前发现的古墓又不止孔林这一处,也不见哪里像孔林这么特殊的。古人墓葬多深挖墓穴,有的甚至下深数十米,朱砂和硫磺自然也深埋于地下;虫蛇之类虽然有打洞的习性,但还不至于下挖数米,甚至数十米,那就更别说在地表“游走”了,理论上两者根本是互不影响。

总之,孔林“上不飞鸦雀,下不走虫蛇”切实存在,究竟是什么原因,目前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1 阅读:1955
评论列表
  • 2021-09-14 16:17

    不可信?我就在孔林边住,小时去孔林没少见蛇脱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