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到下架的题材,怎么还有人敢拍?

小片儿说大片 2024-07-26 14:03:02

去年有一部名叫《我的中国芯》的国产剧很“出圈”。

它打着芯片研究、科创兴国的名头。

拍的却是主角一边谈恋爱,一边教观众如何实现手搓芯片的离奇故事。

刚开播就遭到全网群嘲,最后火速下架。

因为科研部分太过离谱,下架之后还被网友追着骂。

豆瓣主页至今都不敢露出编剧和导演的名字。

最近,又有国产剧碰了芯片题材。

它就是由央视出品,黄晓明、王鸥主演的《赤热》。

这部剧主要讲的就是一群清华半导体大佬的创业故事。

好消息是比《我的中国芯》强太多了。

坏消息是懂行的和不懂行的都看得一头问号。

《赤热》题材新颖,传递的科创兴国精神,令人敬仰。

尤其是男主携300名博士归国搞科研那段,看的我热血沸腾。

可剧开播的第二天,收视率直接跌破底盘,连1都不到。

这个成绩差不多能预定央八年度倒数第一了。

虽然后续有所回升,但也没好到哪去。

有人觉得大家不爱看,是因为题材太小众。

其实这还真不是题材的问题。

《赤热》的大部分剧情,节奏都很快。

商战部分虽说不上精彩绝伦,但也超过了大部分国产职业剧。

起码吊打三个《你比星光美丽》,是没啥问题的。

但很多人追不下去,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男女主的感情线总是乱入。

不仅扰乱了节奏,还降低了剧集的格调。

《赤热》的故事是倒叙,开篇就是一场商战。

黄晓明饰演的张海潮,是清华毕业的高材生。

他97年去美国伯克利大学进修,后来退学,勇闯硅谷。

师夷长技后立刻回国发展。

目前拥有一家名叫袊通的半导体公司,主攻芯片设计。

按照创业剧的国际惯例,主角必须有个商场死对头。

时不时就出来制造点问题,为主角的成长线添砖加瓦。

李治廷饰演的美籍华人布莱恩,就是张海潮的宿敌。

他的公司成立于美国,名叫“腾飞”。

两人做了多年竞争对手,终于被张海潮找到收购腾飞的机会。

布莱恩狗急跳墙,开始背后使阴招。

王鸥饰演的黄林希,在外是袊通前任销售总监,在内是张海潮的老婆。

黄林希家境一般,早些年为了赚钱,什么都倒腾过,包括隐形眼镜、学习机。

去美国后,她还以拍卖废品的渠道,倒腾过一批美国生产的摇臂机器人。

于是布莱恩趁黄林希来美国出差,向FBI举报黄林希走私。

给中国公民强加罪行,也是美国的传统节目了。

FBI立刻以涉嫌走私涉密技术为由,把黄林希抓了。

张海潮到处借钱,才凑够五百万美金,保释了黄林希。

但FBI要求黄林希戴上电子脚链,在调查结束前,不能离开住所。

俨然一个翻版的孟晚舟事件。

同时袊通科技,也因为黄林希被捕股价暴跌。

要想公司不受牵连,只有两条路可选。

要么制造夫妻二人一方出轨的绯闻,对外宣布感情破裂,赶紧离婚。

这样一来就能切断黄林希和袊通的关联。

要么张海潮退出公司,切断他们夫妻二人和袊通的关联。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商战要开始了?

不,商战戛然而止了。

而张海潮和黄林希的爱情开始了。

由于俩人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

于是导演用了段交叉剪辑,呈现两边的情况。

虽然夫妻俩不见面,反应却极其默契。

不管俩人的律师提啥方案,他俩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用对方的想法,否定律师的提议。

我还以为这段是要比谁的计谋更精彩。

结果夫妻俩联手表演了一场狗粮味儿的辩论赛。

他俩对着各自律师一顿输出,就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

张海潮三观超正,洁身自好,还很爱黄林希。

所以他不会同意离婚。

更不会同意用出轨这种借口离婚。

正当我抓心挠肝,想知道这件事到底该咋解决的时候。

剧集上来一段旁白,就把时间倒回到俩人相遇的1997年,开始讲他俩相识的经过。

家人们,谁懂啊,我外卖刚打开,商战就没了。

关键是回忆前后的剧情,精彩程度差距有点大。

导致节奏的断裂感成倍增强。

就好比前一秒坐着过山车到达了最高点。

下一秒发现自己被放在了超市门口的摇摇车上。

并且前半集不仅节奏快,信息量还大。

几乎所有的出场人物,身上都埋了钩子。

而留下的这些钩子,有的能在下一集解决,有的却留到了十多集之后。

如果是细节伏笔,拖到大结局揭示都没问题。

但开头半集内容,留下的悬念效果太强了。

观众迟迟等不到最想看的内容,心里期待自然会降低。

而男女主感情线影响剧情节奏的情况,在剧里不止一次。

一到商战,进度飞快,很多该展开的情节都轻轻带过了。

一到俩人谈恋爱,剧情就像放了0.5倍速,啥细节都要说。

要不是有原著小说,我都怀疑剧本不是一个人写的。

为了把男女主的感情线和事业线捏到一起,编剧还添了很多多余的剧情。

张海潮的好兄弟黎东升,被布莱恩送进了监狱。

张海潮和布莱恩谈判失败后,就打算找布莱恩的投资人帮忙。

随后就上演了一段20年前偶像剧中会出现的剧情。

黄林希打听到这位投资人喜欢滑野雪。

于是她这个不咋滑雪的新手,直接勇闯无人巡逻的禁区。

想投其所好,引投资人注意,结果出了意外。

黄林希不是不知道禁区有多危险,她怕自己死在山上,还提前留了遗言。

咱就是说,你不在乎自己的命,也考虑考虑滑雪场的搜救人员吧。

难道除了这种极端手段,就没有其他方式能成功吗?

我猜大家看到这儿,肯定觉得又无脑又俗套。

别着急,更俗的来了。

张海潮一直不答应黄林希的追求。

黄林希也渐渐歇了谈恋爱的心思。

结果张海潮经过滑雪事件之后突然开窍了。

立刻实施“一步到位”计划,跨过恋爱过程直接求婚。

追妻火葬场被编剧安排得明明白白。

角色确实是活在90年代,可编剧你活在2024年啊!

而黄林希拿命换来的投资人,又因为接下来的911事件差点破产,在布莱恩面前失去了话语权。

最后张海潮又去和布莱恩谈判了一轮,这次成功了。

合着中间迂回这一大段,纯纯就是为了推进感情线。

所以,请问那位投资人招谁惹谁了?

为啥要成为这对小情侣play的一环?

为了凸显男女主感情变化,编剧还经常让男主做一些脱离人设的降智行为。

张海潮表现他对黄林希有好感的方式,就是戴上黄林希售卖的三无隐形眼镜,去参加比赛。

结果眼镜质量太差,不仅眼睛受伤,还输了比赛。

因为住院,又错过了考试,失去了去国外进修的机会。

很难想象,一个对待学业极其认真的人,会因为这么离谱的原因,在比赛上掉链子。

不仅感情戏被写得稀碎,俩主角的人设也一言难尽。

编剧把张海潮塑造成了国产剧中常见的完美人设。

具体表现为智商高、能力强。

刚闯进硅谷没多长时间,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新贵。

并且三观非常正,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道德瑕疵。

其实到这里,人设都还算正常。

但编剧对张海潮其他特质的呈现就有点玄幻了。

张海潮刚到美国第一天,气儿还没喘匀,就要去图书馆大学特学。

早上一边跑步,一边还要在脑子里复盘电路。

他非常自律,擅长克制欲望、延迟满足。

(*这不是晋江霸总的日常么)

不仅如此,他还有霸总特有的童年创伤。

编剧把他一直拒绝黄林希的原因,归结于原生家庭。

因为他妈也是女追男,但婚后没几年就抛家弃子走了。

所以他一遇到热烈追求他的女人,就觉得害怕。

属于是霸总buff叠满了。

但为了快速立住人设,编剧经常用力过猛。

第一集一开头,编剧就安排了一场黄林希母亲病危的戏码。

张海潮给远在美国的黄林希打电话时,已经选好了时间最合适的航班。

甚至连从哪个通道出航站楼都规划好了。

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凸显张海潮强大、冷静、情绪稳定的特点。

然而张海潮说完行程安排后,告诉黄林希离起飞还有段时间,可以继续睡会儿……

大哥,人家妈都病危了,你还让人睡觉。

请问编剧,这到底是太理性,还是没人性啊?

比起张海潮,黄林希的人设更魔幻。

她遇到张海潮之前,还是个兜售隐形眼镜的流动摊贩。

结果认识张海潮没几天,就和清华的学生打成一片。

张海潮拒绝黄林希的追求,去了美国读书。

黄林希为了追上他,去报了个留学班。

一个学渣仅用几个月时间就成功逆袭,到国外读上了艺术管理。

好家伙,我一时间差点没分清这是剧情bug,还是讽刺艺术生。

她GPA2.5,却申请到全美排名前五十的学校,还拿到了奖学金。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编剧能不能少做点白日梦。

不过,也不是每个角色都有问题。

布莱恩、黎东升、欧阳子夏这几个配角塑造得都还不错。

(*墨兰终于不是恶毒女配了)

另外,《赤热》是以芯片制造为背景。

懂行的观众,却觉得其中的专业内容不够专业。

剧中关于科研的部分,都只停留在台词层面。

这么做或许是为了照顾到非专业观众的感受。

但其中涉及到国产芯片的发展史,还有很多半导体行业的专业术语。

不懂行的观众看这部分也需要集中精力,否则就会看得一头雾水。

所以有观众觉得题材劝退,也是合理的。

不过和其他国产职场剧比起来,《赤热》好像也没那么差。

近几年来国产职场剧涉猎的行业越来越广泛。

从金融投资到地产建筑;

从IT技术到高端艺术;

从消防医疗到司法律政。

其中很多行业被纳入国产剧的选题范围,是因为行业特性方便编剧塑造“精英”主角。

编剧可以借助主角的精英魅力,开启偶像剧恋爱模式。

实际上能真正展现从业人员困境的剧集,少之又少。

《赤热》的原著小说,有原型基础。

作者在写小说之前,采访了展讯通信、北极光、中芯国际等近百位从业者的真实事例。

所以剧中关于国产芯片的发展史和商战部分,比较有看点。

对这两个部分感兴趣且能忍受感情线的朋友,可以看看。

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梅子

0 阅读:59

小片儿说大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