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史,习惯把万人以下的交战称为战斗,万人以上的交战称为战役,50万人以上的交战称为兵团级战役。
但凡兵团级战役,对双方将领的指挥能力要求非常高,并不是一般人所能胜任。
若以上述界定为标准,那么共和国的开国将帅里,真正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甚至百万级会战的,唯有彭德怀、林彪、刘伯承三位元帅,以及粟裕大将。
上篇文章已经详细介绍过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卓越的指挥才能。
本篇,将把东野司令员林彪、华野代司令员粟裕放在一起讲,着重从战略任务、历次战役、大局意识、指挥习惯这四个方面来具体解析二位将帅不同的指挥风格。
一、战略任务首先,东北林彪、华东粟裕由于担负的战略任务不同,所处的战略环境各异,在战略地位上更存在着“南轻北重”之分,这就决定了二人的整体战略重心截然不同,自然也就导致了各自的指挥风格大相径庭。
1945年9月19日,延安向各根据地的中央局发出了《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总方针。
并且定下了掷地有声的基调——
“哪怕南线全部打烂了,只要北线的战略目的达到,那就是胜利!”
因此,挺进东北,占住东北,是抗战胜利后我军所有任务的重心,一切都要为此让路。在这个总体战略布局下,我军分为南、北两条战线。
北线林彪
其战略任务是尽快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发展壮大力量的同时,进而站稳整个东北。
为此,举全党全军之力,从各解放区、从各根据地抽调最优秀的干部和最具战斗力的部队挺进东北、支援东北。
进驻东北的部队包括林彪的老部队115师一部,以及新四军黄克诚的第3师。就连位于南泥湾陶宝峪的延安炮兵学校都集体迁往东北,帮助林彪组建炮兵部队。
此外,最初进入东北的11万部队还包括从全军抽调的2万名干部,其中10名中央委员、10名中央候补委员。
这样的配置,是我军建军以来开天辟地头一回,第二次是5年后的抗美援朝。
坦率地讲,初期随林彪出关的11万干部战士,全都是我军精华中的精华,这些从全军优中选优挑选出来部队,尽管番号几经变更,从最初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到东北民主联军,再到东北野战军,直至第四野战军,始终是林彪大军的基本盘。
反观南线粟裕
在国民党大军压境,内战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其战略任务不仅谋生存,更重要的是牵制住敌军,不使敌人增兵北上,为北线林彪争取时间,减轻压力。
当时的华中野战军刚刚成立,下辖4个纵队,全军仅3万余人,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甚至狂妄地叫嚣:
“陈粟不过是待宰羔羊,战端一起,扑灭只在顷刻之间。”
综上所述——
此时的东北,国民党军队尚无一兵一卒。
此时的华东,国民党军队正集结重兵,不断制造摩擦,准备大打内战。
换言之,“北攻南守”的战略总方针——
就是“林彪北线占地盘,陈粟、刘邓南线求生存”。
这便是1945年末、1946年初,北线林彪,南线粟裕各自身处的战略环境,所面临的战略态势。
二、历次战役北线林彪
1945年11月16日,初到东北的林彪首战即败。山海关失守,进入东北的陆上通道被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部攻破。
11月26日锦州陷落,林彪所辖各部因兵力分散,虽总兵力占优,却不敌杜聿明齐头并进的两个军,短短10天里,整个辽西走廊就尽落杜聿明之手。
1946年2月13日,林彪率东北民主联军在法库县秀水河子设伏,于14日晨歼敌第13军89师1600余人,终于取得了进入东北后与国军交锋的第一场胜利。
1946年3月17日,林彪率部攻占四平,史称“一战四平”。
1946年4月,杜聿明率部反攻四平。战至5月18日,林彪指挥的四平保卫战以失利告终,随后辽源也告陷落,史称“二战四平”。
杜聿明攻占四平后,挟大胜之势一路进军。
5月24日,攻占梅河口、海龙。
5月26日,攻占双阳。
5月27日,攻占磐石、九台。
5月28日,攻占永吉。
5月29日,攻占德惠。
5月30日,攻占农安。
杜聿明兵锋所到之处,迫得林彪率部一路北退。
战至1946年10月,沈阳、长春、吉林等大城市相继被杜聿明尽收囊中,就连松花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尽陷敌手。
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的根据地,就只剩下了位于长白山麓紧靠朝鲜的临江、蒙江、长白和抚松四个县。
东满、西满根据地也大部失陷,林彪率主力退过松花江扼守北满,勉强与杜聿明形成隔江对峙局面。
1946年11月,东北民主联军4纵发起新开岭战役,全歼号称“千里驹”的国军第25师8000余人,俘敌中将师长李正谊,稳住了南满根据地。
这是东北民主联军自与杜聿明部交手以来的最好战绩。
但是,林彪接下来又连吃两个败仗!
1947年2月28日,林彪率部攻击德惠,东北民主联军5万之众不敌潘裕昆7000守军,于3月2日黯然退兵。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之“二下江南”就此折戟在德惠城下。
1947年6月11日,林彪率10万之众攻击四平,陈明仁率3万守军苦撑20天最终挡住了林彪,林彪再次败走四平,史称“三战四平”。
至此,林彪从1945年11月山海关失陷至今,在整整历时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是屡战屡败。
林彪只得再次率部退过松花江,在之后整整15个月的时间里,尽管南线陈粟、刘邓早与国军热火朝天打成一锅粥,但北线林彪所部几乎再无大的动作,一直都在体养生息。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同时成立东北军区,野战部队改建为东北野战军。
1948年9月,蛰伏了长达15个月的林彪终于率部再度出山。此时的东北野战军已今非昔比,再不似之前那支屡战屡败的弱旅了。
首战,韩先楚6个小时拿下义县。
再战,林彪亲自操刀31个小时攻克锦州。
接下来便愈战愈勇,百万雄兵气势如虹,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挥师入关,战平津,下两广,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海角天涯,建立不世功勋。
小结——
中央“向北发展”的总方针,在前期很长一段时间里,林彪并未完成好这一重大战略任务。
部队不仅发展不起来,甚至连生存都成了大问题,特别是四平保卫战失利后的那段日子里。
1946年6月1日,林彪在撤退途中致电中央:
“敌若跨江追击,则准备放弃哈尔滨。伤员送入朝鲜,主力分散游击。”
6月3日,中央在给东北局和林彪的复电中指示:
“同意你们作放弃哈尔滨之准备,采取运动战与游击战之方针,实行中央去年12月对东北工作指示,作长期打算,为在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建立根据地而斗争”。
建国后,罗荣桓回忆部队北退松花江时,这样讲道: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从来没有这样被动过。我们一个劲儿地撤,敌人一直在屁股后面追,就像拖了个尾巴!”
原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辽东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对此评价道:
“1947年,若没有华野中野在山东的牵制,山东国军只要有3个整编师进入东北,偕同杜聿明现有部队一齐攻击南满,那我军南满的辽东军区、3纵、4纵就只能北返,或者进入长白山打游击。”
反观南线粟裕
1946年夏,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指挥5个整编师共15个旅约12万人集结于长江北岸南通、靖江、泰兴、泰州一线,与向淮南、淮北进攻的国民党其他部队相配台,夹击苏皖边解放区首府淮阴。
时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以3万余人迎战,敌我兵力对比为4:1,如此强弱悬殊的战场态势下,粟裕一个半月内连打7战,连战连捷,歼敌53000余人,史称“苏中七战七捷”。
但一个月之后的两淮保卫战中,粟裕的华中野战军与陈毅的山东野战军在配合上出现问题,协同不到位,致兵力部署上出现了空档,被张灵甫敏锐嗅到了战机,趁隙率整编第74师攻占了我防守薄弱的淮阴。
淮阴既失,淮安自然也就保不住了,很快便落入敌手。
两淮失守,造成运河以西地区完全被国民党军队控制,使得苏中根据地孤悬敌后,华中野战军的后勤补给和兵员补充由此变得非常困难。
华中野战军撤出两淮后与山东野战军集中行动,联合作战。为理顺指挥关系,1946年10月15日,主席发来电报:
“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
1946年10月19日,张灵甫率整编第74师兵分三路由淮安、淮阴向涟水进攻。李良荣的整编第28师也从淮阴向涟水推进。
华中野战军在历时14天的战斗中歼敌8000余人, 自身伤亡6000余人,该役虽守住了涟水城,但打成了一场消耗战,史称第一次涟水战役。
1946年12月初,张灵甫、李良荣卷土重来,整编第74师,整编第28师对涟水展开第二次进攻。
历时两周的战斗中,谭震林率王必成部歼敌4000余人,自身也在伤亡了4000余人后艰难突围,涟水失陷,史称第二次涟水战役。
与此同时进行的宿北战役,在粟裕的亲自指挥下,全歼整编第69师师部及3个半旅共2.1万余人。敌中将师长戴之奇自杀,少将副师长饶少伟被俘。
宿北战役刚结束,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又接着发起鲁南战役,在山东鲁南地区向整编第26师、整编第51师发动攻击。
1947年1月2日至1月20日,历时19天的鲁南战役中,粟裕指挥部队歼敌5.3万人,在华东战场上首创一次战役歼敌两个整编师的记录。
1947年1月末,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共同组建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
华东野战军正式成军后打的第一仗,便是著名的莱芜战役。
1947年2月20日至23日,粟裕以19万兵力对敌24万,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歼敌1个“绥靖区”指挥所,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人,生俘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
王耀武对此评价道:
“5万多人,3天时间就被消灭光了,就是放5万头猪,叫共军去抓,3天也抓不完啊!”
1947年4月22日的泰安战役中,华东野战军3纵、10纵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2师2万余人,俘虏中将师长杨文泉以下11400人,缴获105 毫米榴弹炮4门,汽车40多辆。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1个团共3.2万余人,击毙整编第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
1947年7月,为策应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华野“7月分兵”后,由于力量被严重分散,接下来的战斗中,粟裕在南麻、临朐两战两败,几仗打下来,部队减员严重。
1947年9月至12月的胶东保卫战,华东野战军总计歼灭敌军63000余人。从此,胶东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牢牢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1947年12月,粟裕指挥部队一个月内取得了三连胜。
许昌战役歼敌5000余人,金刚寺战役歼敌9000余人,确山战役,华东野战军与陈谢兵团在确山会师。
这三场战役标志着以大别山为中心的刘邓大军鄂豫皖根据地、华野的豫皖苏根据地和陈谢兵团的鄂豫陕根据地已连成一片,胜利完成了挺进中原的战略任务。
1948年6月17日至7月6日的豫东战役,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连续作战整整20天,攻克开封、歼灭区寿年、打残黄百韬、重创邱清泉,以伤亡33000余人的代价,歼敌94000余人。
1948年9月16日,“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华东野战军8天攻克济南城,全歼王耀武部10万守军。
至此,粟裕在敌人的重兵围困下率华野辗转腾挪,“南线求生存“的偏师打成了主力,超额完成了中央交赋的任务。
小结——
被中央寄以厚望的林彪在北线整整沉寂的15个月里,南线粟裕却是片刻不得喘息,一仗接着一仗打。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部队还得到了发展壮大。
同时成功策应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更为重要的是,将胡琏的整编第11师、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邱清泉的整编第5师等国军五大主力其中的三个牢牢地牵制在山东,并将五大主力之首的张灵甫整编第74师一举歼灭。
至淮海战役前,除以上五大主力之其四,粟裕还把李弥的整编第8师、王凌云的整编第9师、熊绶春的整编第10师、段霖茂的整编第57师、林湛(后陈章)的整编第63师、黄国梁的整编第64师、沈澄年的整编第75师等数十万国军部队统统摁在了南线,使其不敢北调增援杜聿明。
试想,北线林彪退回江北卧薪尝胆的那15个月里,如果中原地区的这些国军敢于北调增援杜聿明,那么东北民主联军就真要学习当年的抗联,爬冰卧雪进山打游击去了。
三、大局意识北线林彪
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真实还原了一个细节,关于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林彪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主席震怒:
“要林彪南下北宁线,这是年初就定下来的事情,结果如此,怎么得了?电报不要写别的,就写请他林彪到军委来,我到他那里去……”
从中央的角度来看,之所以必须先打锦州,这是关乎全国战局的一盘棋,有着三个至关重要的理由:
(一)先打锦州是“卡脖子”,也就是中央提出的“关门打狗”,攻克锦州便切断了东北国军的陆上通道,锦州一克,东北国军便无路可逃;关门打狗,东北一战可定,东野乘胜挥师入关,南北夹击,便可奠定全国胜局!
(二)如果先打长春,那是“抓尾巴”,是“赶鸭子”,这是把东北国军主力硬生生的往关内赶、往华北逼,从而使得下一步解决平津而变得愈发困难!
(三)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如若先打长春,东北国军一旦全面撤退进入华北,仅凭聂荣臻的华北部队是根本挡不住的,如果国军接着再进入两淮,势必让中野、华野更加疲于应付,天下大势将变得翻天覆地!
而林彪的瞻前顾后,举棋不定,之所以不愿先打锦州,同样也存在三个原因:
(一)将40万东野大军从黑龙江齐齐哈尔沿铁路线机动到1000公里外的辽宁锦州,是典型的长途奔袭。
而锦州后面就是沈阳,驻有30余万国军,一旦沈阳方向出兵掐断东野后方与锦州的铁路线,“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东野必将两面受敌。
(二)如若打不下锦州,又挡不住沈阳的援军,铁路线还被切断的话,东野既便能够回撤,近1000公里的漫漫长路,势必丢光全部家当,好不容易攒起的家底,又将全部输光!
(三)如果先打长春,从东野的角度来看,则是较为稳妥的方案,也更好操作,毕竟东野的大后方在黑龙江以北。
从齐齐哈尔挥师长春,攻得下便占领,攻不下则撤退,无须担心后路被截断,从根本上避免了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境况。
1948年10月2日下午,林彪得悉国军已经海运4个师抵达葫芦岛后,忧心忡忡林彪担心被沈阳、锦西、葫芦岛之敌三面夹击。
林彪判断葫芦岛之敌必大举援锦,锦西至锦州之间仅相距50公里,且无险可守,担心阻援部队不一定能挡得住援敌。
林彪犹豫再三后,于当日22时紧急致电中央军委,提出继续打锦州或者回头打长春的两个作战方案,表示:
“我们正在考虑中,并请军委同时考虑与指示”。
林彪对贯彻中央已经确定的辽沈战役总方针的犹豫和徘徊,使得主席大为震怒:
“要林彪南下北宁线,这是年初就定下来的事情,结果如此,怎么得了?电报不要写别的,就写请他林彪到军委来,我到他那里去……”
主席复电林彪,在电文中严厉指出:
“你们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应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
1948年10月3日清晨9时,在罗荣桓政委、刘亚楼参谋长的建议和劝说下,林彪经过反复考虑后,在位于彰武以北的冯家窝棚铁轨上的列车里,再次致电中央,表示:
“决心仍攻锦州”
1948年10月4日清晨6时,主席复电“林罗刘”,明确要求:
“按照你们三日九时电的部署,大胆放手和坚持地实施,争取首先攻克锦州。”
至此,辽沈战役的序幕缓缓揭开,解放战争东北战场的胜利由此奠定。
在辽沈战役的筹划阶段,以及战役展开之初,林彪的个人意见与中央的战略决策产生了很多分歧。中央考虑的是全国战略,而林彪过多地考虑了局部战略。
南线粟裕
纪录片《淮海战役全记录》中讲道:
“从1947年到淮海战役之前,国民党具体的军事战略目的,就是压迫我军南线部队,将我军赶出晋冀鲁豫,赶出华东、山东,逼往华北,从而以傅作义部为主,中央军协同,实现其所谓的‘聚而歼之’,在华北地区‘一举荡平’我军南线华东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以及华北聂荣臻所部。
同时,也彻底切断我北线东北民主联军的退路,让林彪所部‘重蹈东北抗联之覆辙’!”
于是,1947年7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山东的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晋南的陈赓、谢富治率太岳纵队从两翼策应,我军三路大军与国民党军逐鹿中原。
这样一来,敌我两军的主战场就从解放区推进到了国统区。
但是,终究因为敌强我弱,离开根据地挺进中原的我三路大军由于失去了后方的支持,很快就陷入了不利局面。
特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跃进大别山途中一仗接着一仗,在腹背受敌的恶劣形势下突破敌人的层层重兵围堵,部队由之前的12万人锐减至不足6万人,处境非常困难。
1948年1月,国民党军队又以5个整编师的兵力对大别山地区进行全面清剿。这就让本就处境艰难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更加雪上加霜。
为了减轻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压力,主席认为:
“扭转当前被动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派出一支精锐的主力兵团向长江以南做战略跃进,迫使国民党军回援,减轻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压力,从而使中原战局出现重大改变。”
让华东野战军渡江南进的计划,是主席筹谋已久的一步棋,以大范围机动作战,吸引中原之敌回援,减轻刘邓在大别山的压力。
但是,粟裕并不这么认为。
粟裕虽然习惯打险战,但他却精于计算,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为例,12万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折损兵员过半,这次华野三个纵队如渡江南下,光是一路突破敌人围堵,减员就必定超过5万,以其付出如此代价离开根据地去与敌作战,不如就留在中原与敌决战。
半年多前的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一战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后,让粟裕更有了信心用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寻找有利时机与敌人展开大规模决战。
粟裕设想,只要将中原地区的三路大军,华东野战军、晋察冀野战军、太岳纵队整合起来,收拢巴掌形成拳头,完全有能力也有机会打败敌人,破解中原地区我军现在的困局。
陈毅之子,粟裕之婿陈小鲁回忆道:
“粟裕考虑来,考虑去,终究还是觉得华野留在中原要比去往江南更为有利。他认为,中央让华野三个纵队下江南,其目的是为了调动敌人,减轻晋察冀野战军在大别山的压力。
此举固然可以调动一部分敌人,但是战斗力较强的邱清泉、胡琏等部肯定是调不动的,蒋介石是一定不会把这4个整编师撤往江南跟我们打游击的。
这4个整编师留在中原继续围剿大别山的话,那华野渡江南下的作战计划将变得毫无意义,反过来是减轻了中原地区敌军的压力。”
于是,粟裕三次斗胆直陈,建议中央暂不过江。
“……以上是个人不成熟的意见,加上对政局方面的情况了解太少,斗胆直陈,是否正确,尚祈指示。”
三个月内,在中央已经做出南下渡江的决议后,粟裕仍然三次“斗胆直陈”建议暂不过江,这就引起了主席的高度重视,中央急电陈毅、粟裕马上赶赴阜平县城南庄开会,主席要与二人面谈。
著名军史作家铁流在“淮海战役全记录”中,这样评价粟裕:
“本来,对于整个南线作战的战略布局,那是中央考虑的事。粟裕作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这样重要的决策,并不在他的职权范围内。
往轻里说,是执行命令不坚决。
往重里说,是干扰中央的决心。
但是,粟裕本着一颗公心,秉性着负责任的态度,仍然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向中央作了汇报。”
最终,中央改变了之前的决议,主席同意了粟裕的“斗胆直陈”!
四、指挥习惯林彪指挥打仗,勇敢不鲁莽,沉着不寡断,谨慎不瞻怯,严格不刻板,机敏不草率,有胆识,有谋略,有魄力,有丰富的战争经验。
林彪的指挥习惯是一竿子插到底。作为野战军司令员,他经常在后方越过前方兵团和军的首长,直接把电话打到师。
譬如青树坪战役,林彪直接越过49军军长钟伟,亲自指挥145师接应、146师突围。
衡宝战役中,林彪越过45军军长黄永胜,直接指挥丁盛的135师,都是最典型的例子。
但这样的指挥习惯,也有利有弊。
1949年7月,第二野战军陈赓部奉命配合第四野战军作战。在指挥问题上,林彪与陈赓发生了很大分歧。
林彪向陈赓索要4兵团各军、各师电台呼号,陈赓就是顶着不给,不软不硬的回答:
“我们穷,不是所有师都有大功率电台,小瓦数的给你也没有用,距离远联系不上。”
顶得林彪一愣一愣的,在之后的作战中,除了确属必要,否则,就连4兵团部陈赓的电台,林彪都不大愿意去联系。
林彪的指挥特点在于建模,就是俗称的“打样”。
他总结出来的六大战术原则很适合下面人,官兵们都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掌握。
林彪的能力是将他自身的80%的实力拿出来建模,然后把这个模型丢给四野的将领,让他们可以照着这个模型去干,只要在模型能应对的范围内,基本都可以打赢!
所以林彪带出来的东北野战军,战斗力可能是四大野战军里面最强的,麾下将领的平均能力也最强,随便拉出一个军长、师长,都是名将。
而粟裕则不同,粟裕的指挥风格,别人是学不会的!
从闽浙红军、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直到华东野战军,粟裕的部队始终是长期远离中央在敌后孤军作战,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为求生存不得不兵行险招。
在这种情况下,粟裕要不敢冒险,部队就活不下去。这就养成了他的作战风格,譬如豫东战役那样的战场态势,那样的兵力对比,胜负五五开的仗,战后复盘,全军也只有他敢打。
粟裕天赋极高,草根出身,从未上过什么军事院校,是一步一步从一名士兵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
粟裕打仗,无论是游击战或正规战,无论是小规模还是大兵团,无论是野战还是城市攻坚,来回切换都是如臂使指,丝滑流畅,毫无滞涩。
三野的战功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粟裕的个人贡献,粟裕的打法下面的人是学不会的,甚至有时连他的上级都理解不了。
这就导致了三野将领的个人指挥水平不如四野,以至1955年全军授衔时,同职务同履历,三野将领的军衔往往比起四野的将领们要略低一些。
虽然粟裕最终被授予大将军衔,但若单论指挥艺术,他确实具备元帅的素质,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他的战绩战例,几乎无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