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的电影工业化时代,是一部突破性的作品。
说这话的人多了,我就产生了好奇心,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到底怎么工业化了,和以前的电影制作又到底有和区别?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那可真的是吓一跳。
在一场采访中,郭帆导演说自己拍流浪地球时动用的人手太多,很多新人来了剧组后需要有人教他们应该做什么。
而郭帆他们实在教不过来,就编了个文档,上面写着第一步该干啥第二步该干啥等等,这下新人直接对着文档就可以直接上手了。
郭导对这个创新性行为很自豪,因为整个中国的剧组里只有他一个人这么干了,所以他对采访的记者说自己打算把这个文档整理出来后供整个业内参考。
很多人被这个“划时代的突破”震惊了,我也被震惊了。
因为这在工商业就是极其平常的新员工入职手册啊,大公司都会有,只有那种几十人规模的公司才不需要这个,靠传帮带就行了。
一部电影投资动辄几亿,搁哪都属于大型公司了,搞个新员工入职手册居然能当成划时代的突破?
但郭帆说的一点都没错,整个中国的电影行业确实只有他一个人搞了这个,所以这确实是划时代的突破。
其他的中国电影哪怕投资几亿也不需要这东西,因为剧组规模极小,就是个小作坊,传帮带即可,压根不需要什么新员工入职手册。
在被别人科普这个知识之前,我还真不知道中国的剧组居然如此落后,因此我觉得也应该和大家科普一下。
投资几亿的电影,剧组规模有多大?
不到100人,导演安排几个骨干沟通就可以了,助理拿个喇叭满场吼就可以完成指挥调度工作,群演则由工头负责指挥。
没错,不到100人,大概就是下面这个规模,一个个拍完所有的镜头,而大多数人都是长期跟着导演走的小团队,每次进的新人都很少,传帮带即可满足需求。
而流浪地球2常驻剧组的人员达到了1189位,14个摄影棚同时开摄,剧组外特效人员近万人,共使用22000名群演,其中外籍群演超过17000人。
而郭帆的初始核心骨干团队,就几个人。
从几个人突然膨胀到1000多人的常驻团队,并需要协调指挥几万人,郭帆不搞新员工入职手册是肯定不行的,不然就算是1000人的剧组常驻人员他都管理不了。
郭帆的剧组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常驻人员破千人的剧组,因此触发了电影工业化的一系列流程。
不是郭帆想特地搞电影工业化,而是你规模膨胀到了如此地步后,必须搞工业化。
为什么郭帆的剧组需要那么多人?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投资几亿的大电影只需要区区百人的剧组团队就可以完成。
20年前中国很穷,电影靠票房根本赚不到几个钱,电影收入的天花板决定了成本的天花板,所以剧组能动用的资金是非常少的。
在这么穷的背景下,剧组必须依靠小规模来降低成本,能省则省,所以都是小作坊式的拍电影。
一部电影几百万投资已经很高了,千万投级资简直不敢想象,那个年代的电影行业就是这么穷。
但千禧年之后中国经济飞速腾飞,电影院四处开花,人们对电影票的支付能力也越来越高,这带来了电影票房的急速攀升。
一部电影居然能拿下几千万票房,然后拿下了几亿票房,然后拿下了几十亿票房。
这20年来中国的票房记录就是一个节节刷新的历史,一年比一年高。
很多优秀电影票房低不是因为质量差,只是因为生错了年代,播放于十几年前。
票房节节攀升的时候,电影的收益也在暴涨,而成本还是几百万这就不合适了吧。
为了增大拿下十亿票房的概率,我们需要搞几千万投资乃至上亿投资的大制作。
在巨大的收益面前投资人是很舍得花钱的,因为只要能赚钱那再大投资都不是个事。
但问题来了,这么多钱怎么花,花在哪?
2006年上映了一部电影叫《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花了3.6亿巨资拍这部电影。
流浪地球1总成本也就3.5亿。
3.6亿投资啊,搁今天都是大投资了,更别说在2006年了,这是当时刷新中国记录的巨资。
这笔钱张艺谋花在哪了呢?花在了“大场面”上,都是重金砸出来的大场面。
剧组在皇宫里铺满了无数菊花,满地都是人民币的味道。
还有大量的道具,枪海盾山黄金甲,一堆堆的人民币挂在群演身上。
钱花了很多,但效果很差,观众对此不认可。
铺满一地的菊花烧了很多很多钱,但对观众的吸引力提升的非常小。
这部电影真正吸引人的,还是那些明星。
巩俐一个人对观众的吸引力,要超过那满地菊花几百倍。
投资人不怕花钱,但怕浪费钱,观众不认可那投资人就不认可。
黄金甲这部电影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电影,刻意烧钱搞大场面的路直接被堵死了,投资人不接受这种烧钱的方案。
但中国的经济在继续飞速发展,票房的收益也在急速的攀升。
不烧钱搞大场面,那如何能让自家的电影力压别人一头?
观众认可明星,那就花钱请明星,只要把钱花在请明星上能带来直观的收益且大于成本,那在投资人看来不管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花天价片酬请明星在很多人眼里是投资人有病,但实际上花这个钱对投资人来说是最划算的选择,因为其他地方不需要花钱。
而因为拍电影最后成了比谁明星多,所以就只能在请明星这件事上搞军备竞赛。
所以大陆明星的片酬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路暴涨,远远超过香港明星,甚至能反超美国明星。
要知道美国电影是拿着全球市场在给明星付片酬。
但在中国出现了畸形的现象,那就是一部电影能拿多少收益很大上并不取决于我的质量,而取决于我是不是比同档期的其他国产电影质量高。
哪怕都不及格,如果我59分,而同期电影都是50分,那我就能拿到大部分票房,金额高达几十亿,因为观众没得看,只能看这个。
而只要我大牌明星云集,把流量明星都签了,那其他的电影就注定要比我差,那大部分票房我就一定能拿到。
这就是很多人吐槽这些年在电影院被人喂shi的原因。
但对投资人来说,这是稳赚的办法,他们一定会这么选。
烧钱搞大场面行不通,那就只能烧钱请明星。
Angelababy杨颖曾经拿8000万片酬还不去片场拍戏,让人后期换头处理,然后还说自己就是值8000万这个价,引发全国人民震惊。
但就以当时抢明星的军备竞赛来看,以当时票房收益都取决于明星流量的大小来看,投资人这么做也是没办法。
如果一部电影大部分投资都是给了明星当片酬,那分给制作的自然就很少。
所以在票房暴涨,电影行业不缺钱的这十几年,剧组依然是小作坊,因为没必要大规模招人。
为什么明星拿了几千万片酬就在剧组待个把月就走人,台词也不背,对着镜头念12345,那是因为明星很忙,到处都是邀约和档期,时间就是金钱,到点就得走,实在不行你就P图换头。
为什么这些年烂片一个接一个,因为到处都是钱,随便就可以捡钱,而所有电影行业的人都知道这不正常,是时代的红利,这样的好日子肯定是不可持续的,说不好哪年就没了。
既然如此,捞钱就要短平快。
《阿凡达》这部电影当初拍了5年,以好莱坞的实力都需要拍5年,精雕细琢才上映。
一部好的电影和电视剧,有时候光打磨剧本就要三年五年,乃至于十年。
而中国的投资人和导演等不了5年,你开玩笑吧,这么黄金的时代你花5年打磨剧本,脑子有毛病么,等你电影花5年拍出来还有没有这么好的黄金机遇都不好说了,即便运气好还在,那你一部电影又能赚多少钱呢,5年够我拍5部10部的了。
所以中国的投资人和导演开始快餐化拍电影。
别人的电影工业化是流水式作业完成电影拍摄的各道工序,而中国是流水化作业完成电影本身。
所以当然是垃圾满地了,同时这种模式更加高度的依靠明星的流量,所以捞钱竞赛中明星的片酬被进一步推高。
投资人只认钱,选择高片酬抢明星是因为这么干最挣钱,仅此而已。
批量制作烂片的模式高度依赖明星,高度依赖题材本身的诱惑力,所以这些年中国的导演离了裤裆里那点事和血腥暴力就不会拍电影了。
因为没办法,用下三路的东西去吸引观众眼球是见效最快的。
这种拍摄模式也高度依赖导演现场的所谓“灵光一现”,所以这种拍摄从来就没有标准化一说,因为每幕镜头都不一样,很多时候现场拍的时候才能靠灵感来确认最终镜头,有个鬼的标准化。
这么搞其实也没啥,因为电影属于人文艺术领域,艺术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东西,而且依赖灵感。
但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中国的电影会永远停留小作坊时代,为啥郭帆会突破这一桎梏?
因为他选择了硬核科幻片,实在没办法用原来的那套搞了。
只靠导演和明星的电影,制作成本极低,比如《满江红》,连个外景都没有,全程室内话剧,只需要找个电影基地,室内布置好,导演和明星就位,摄影机一开就能咔咔咔的拍时长。
但流浪地球不行。
流浪地球首先需要95000件道具,其中95%都买不到,需要现场制作。
所以郭帆必须招大量的人来制作道具,比如下面这样。
或者下面这样。
在这些道具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每一个大型道具的制作都堪比工厂开工。
而那些小型道具要求也很高,制作起来也很困难,因为每个细节也都要打磨到位。
这些东西是硬核科幻片的刚需,没这些东西就不可能拍的好硬核科幻片。
而另一个刚需特效镜头,每一个都很贵,每一个都需要反复斟酌。
球1有个上海陆家嘴的崩塌镜头,郭帆来来回回改了249遍,平均按一版回复3分钟计算,光这一个镜头的沟通就占用了他十几个小时。
而类似的特效镜头,球1里最终拍了2000多个,球2里更是高达6000多个。
很明显,不可能每个都由郭帆反复沟通,必须得标准化流程化,不然累死郭帆都搞不定这个。
所以郭帆搞标准化流程化完全是被逼的,他把流浪地球庞大的工程量给拆解成一堆小模块,然后定下规矩每个模块应该怎么做,然后下面自动运行,数千人联手合作。
这里没有啥灵光一闪,所有工作都必须严格对照计划表完成,不然会造成大量的返工和浪费。
小作坊式剧组根本不需要操心这个,但郭帆必须弄这个,所以说这个是中国电影工业化零的突破。
美国好莱坞当年能实现电影工业化也是和硬核科幻电影高度绑定的,就是因为只有硬核科幻电影才需要如此浩大的工程量,也才有搞工业化分工合作的现实意义。
郭帆颠覆了十几年来中国电影业的规矩,那就是搞大场面也能挣钱,观众会认可,这是自黄金甲电影被骂惨了之后的头一回。
黄金甲里花钱砸的满地菊花观众不认可,但花钱砸的太空电梯,观众疯狂点赞。
这个现象能从根基上颠覆流量明星超高片酬的现状,因为投资人只认回报率,一旦投资人觉得花大价钱把电影质量搞好,哪怕里面都是素人也能挣到钱,那能分给明星的片酬就很少很少了,因为票房蛋糕的总收入是恒定的,你基础投入变多了能分给明星就必然变少,否则投资人宁可不拍。
现行的小作坊式剧组,人数和规模都极少,所有人都牢牢绑定在导演身上。
去年影评人毛尖说:
“影视剧就是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
这句话其实一点都没说错,如今剧组这种对导演的人身依附制度,就是典型的封建主义。
而郭帆的所作所为打破了这种封建主义,他的剧组培养了各个领域的专精式人才,以及大量的专精公司。
在美国好莱坞,本来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每部电影都是重新组合,每个岗位都有专业的人才,仅特效一项好莱坞就细分出几百种岗位。
是几百种岗位,不是几百个岗位,每种岗位都有专业人才去完成,哪部电影有需要就一起合作,绝对不是中国小作坊式剧组那种一人身兼多职,和导演绑定一起打天下的模式。
打破人身依附,实现生产要素更灵活的配置,这个就叫电影工业化。
《老炮儿》导演管虎曾经说:
“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基本还是延续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基本还是导演中心制,靠导演支撑团队、支撑一切,但我更向往代表工业化标准的制片人中心制,有完善的生产链条、大量专业的电影人才储备、导演可以只需要关注创作。”
而如今,郭帆靠着9.5万件道具堆出来的大场面实现了这一目标,也完全摒弃了明星的高片酬制度。
而这种突破性工作的回报是极其巨大的,远远不止票房那点钱。
流浪地球2发布了一个周边模型产品搞众筹,原计划筹集10万元开个模。
结果仅仅一个春节假期的时间,众筹金额以每天2000万的速度飙升。
一开始电影官方还喊影迷们理性消费,后来人都麻了,也不喊了。
2月1日凌晨2点57分,流浪地球2的周边模型产品突然关闭,此时距离预定的结束时间还有21天。
至于关闭的原因,官方解释说是订单量太大了,原计划仅仅10万元规模的授权工厂根本完不成,只能无奈关闭。
大家表示理解,因为最终的销售金额高达1亿2194万,超过原定目标10万元约1200倍。
这家工厂估计机器的齿轮都要转冒火了,同时还要到处找工厂援兵才能完成这个订单。
上海堡垒的票房才1.23亿,而流浪地球光卖个周边就能卖1.22亿,甚至剧组自己都觉得只能卖10万元。
这就是中国市场对创新者的奖赏,这就是中国观众对真正优秀电影的奖赏。
并不是中国观众只愿意给烂片付费,而是因为之前的中国电影满地烂片,观众根本没得选。
只要有得选,优秀电影一定可以脱颖而出,自己不行不要赖观众。
中国的小作坊式电影剧组也该消亡了。
流浪地球2的出现敲响了这种落后生产模式的丧钟,所以才引来了传统电影人的高度敌视。
但先进的生产力是不可阻挡的,顺者昌逆者亡,敢于阻挡者必然被历史的车轮毫不留情地碾碎。
流量明星不代表电影质量,也不代表观众一定会为此买单。
当真正好看的电影出现时,流量明星的片酬泡沫会被彻底击碎。
组织17000人的外籍群演,得需要多强大的组织能力?我都怀疑你是个串
……花钱干点实事。只是他们都忘了初心,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候,冯小刚甲方乙方的时候,看看他们现在就不是为了拍电影了。当初甲方乙方里有一段,服务群众,一片阳光。忘了初心,拍不出来好电影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 拍电影不在意赚不赚钱 而是刷票房洗钱的
张艺谋,这名字就成功的劝退了我,想当年看他的三枪,看完后三天,看什么都是黑白的,其他的色彩都被他卷到电影里去了。
10年后,看流浪地球5的时候,可以自豪的给周边观众吹嘘,当年流浪地球2的成功,也有我的一份贡献[点赞]
满江红真牛13,几亿的大制作连个外景都没有[呲牙笑]
燃,爆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