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沽里

青槐康康 2024-06-14 04:56:12

经过河北区王串场,过了中环线就到了一片曾经创造过改革开放后新农村典范的地方——天津市东丽区赵沽里村。说它是典范,因为赵沽里曾经在80年代拥有40-50家企业,年创造经济效益超过亿。曾经有一位广西的县长参观过赵沽里后说:“一个村的经济效益已经远远超过广西省的一个县”。赵沽里村靠近月牙河七号路、乌江路、月牙河四号路和南盘江道。此外,赵沽里还靠近慧捷路、津芦线和S102。

赵沽里村以前是一片洼地,池塘水洼比较多,没有人居住。直到明永乐二年的时候,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来了刘、何两姓人家,他们在这块儿找了一高台高地建房子,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定居下来了,渐渐的形成了村落。由于刘、何两姓人家的先民比较的低调,比较的谦和,不愿意以自己的姓氏命名,于是刘家村、何家村都不行,村民们商量干脆就以百家姓第一个姓"赵"命名。由于村子比较的小,比街小比巷大叫"里",“沽”是流经天津的一条古河的名称,凡是这条河流经的区域的周边的村庄多以"沽"命名,于是这个村就叫"赵沽里"。

刘、何两姓人家在此定居,先解决温饱,种粮食,过了几年之后温饱解决了,就想怎么让村富裕起来啊,于是刘家的先民就提出:咱们人少地多、种少量点粮食,够自己吃就行,其它的地种蔬菜。因为赵沽里离着城区近,菜可以拿去城区卖。这个提议没有得到村民的同意,于是刘家的先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就种上了菜,拿城区去卖。过了几年,刘家人卖菜富裕起来了,周围村民一看就纷纷的效仿刘家的先民。刘家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村民们,并带着村民们拿城区去卖,渐渐的这个村就都富裕起来。60和70年代,赵沽里的蔬菜品质好,不仅在本地销售,还出口国外,被称为"种菜富全村"。

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区向外扩大,占用了大片赵沽里的农田。国家按占地面积给予赵沽里村补偿,赵沽里用这些补偿金建立起村办企业。比较有名的是“中国扫地王”、“东大旅馆”、“汽车装具厂”、“乳胶厂”、“赵沽里仓库”、“赵沽里大市场”等。最早实现了全村都是万元户的中国新农村典型。国家领导人曾来赵沽里视察,全国各地都派人来参考学习。

进入九十年代,赵沽里又开始兴建住宅。盖起了一片一片的楼房,实现了全村家家住楼房。赵沽里几乎每家都有几套楼房。赵沽里培养 出一批一批的富二代,赵沽里捧红了村附近的几家饭店。比如伊兰餐厅、蓬川海鲜城、蓬川饭店等。赵沽里人朴实厚道,他们交朋友真诚为人豪爽,他们从来不叫朋友吃亏。如果你交了一个赵沽里的朋友,就是一辈子的朋友。

2024年6月13日于书房

0 阅读:0

青槐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