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一场改变明朝命运的战争,鲜为人知的是,原本劣势的朱棣为何能成功逆袭?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中,一个纨绔子弟李景隆意外改变了局势。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又如何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通过详细剖析李景隆的传奇经历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一窥这场伟大战役背后的真相。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最终以燕王朱棣的胜利,朱允炆的失败而告终。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基成为永乐大帝。从历史长河中看,要以地方之力战胜强大的中央集权,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当时朱棣手中仅有几百人的队伍,而朱允炆手中握有百万雄兵,又有全国作为支撑,怎么就被朱棣战胜了呢?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朱允炆千挑万选出来的庸将李景隆。
李景隆是明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后来继承曹国公爵位。多次到各地参与练军,还曾负责茶马互市交易,后掌管左军都督府。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李景隆又成为建文帝心腹。
靖难之役朱允炆的失败,李景隆起码要担负一半的责任。所以后世才有人揣测,李景隆可能是朱棣派到朝廷的卧底。其实也不怪大家这样想,因为看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很难不让人怀疑。
战争之初的态势是朱棣弱小,朱允炆强大。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燕军越打越强,兵马也逐渐增多,这时就出现了局势反转。同时朝廷出现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朱允炆继位之前,朱元璋大杀功臣,名宿大将几乎被灭尽,朝廷居然无将可用。
于是朱允炆就起用老将耿炳文,但是耿炳文擅长的是防守,不擅长进攻,所以迟迟不见成效,于是就被朱允炆罢撤。耿炳文走后,朱允炆听从黄子澄建议启用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军前往剿灭。但李景隆其实是个纨绔子弟,读读书还行,打仗直接不在行。其中最著名的是攻打当时朱棣的老巢,用五十万精锐攻击北平城朱高炽率领的万余老弱妇孺竟然没打下来,你就可以想象李景隆的军事能力到底有多差。
有这么个大将,你指望朱允炆能打赢身经百战的朱棣吗?同时李景隆自己没有才,还非常忌惮其他部将抢功劳。原本李景隆部将已经攻入了城内,可以顺势将北平拿下的。但是后方李景隆却让他退下来,等大军一起进攻。最终错失军机,让燕军翻身。
李景隆面对燕军,简直是败得一塌糊涂,朱允炆的精锐之师被伤亡殆尽。使得局势逆转,攻守相易,原本占据绝对优势的朝廷,转而防守,燕军则倾巢而出,发动猛攻。经过几场大战后双方军事实力已经持平,同时进入了相持阶段。
李景隆这些作为,使得朝廷大臣都对其不满,包括当初推荐他的黄子澄、方孝孺等都请求将李景隆斩杀。但是最后朱允炆竟然没有处置他,只是召回朝就完了。等到燕军进攻南京的时候,竟然还突发奇想的派他抗击朱棣。燕军围攻南京,原本受命应该抵抗的李景隆,竟然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使得朱棣得以顺利拿下江山。
朱棣继位之后,为了稳定政局,同时笼络朱允炆的大臣,大肆封赏李景隆。李景隆因协助功劳巨大,被封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等。当时,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靖难诸功臣为此愤愤不平。
李景隆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没有将朱棣彻底消灭,反而被弱小的朱棣一次又一次的击败,等待后期又亲自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这不得不引发大家的猜想,李景隆到底是谁的心腹。为什么惨败后朱允炆不舍得杀他,后期朱棣又极力的笼络封赏他。这些只有朱棣和李景隆知道了。但是李景隆作为“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这应该是毋庸置疑了。如果没有他的“全心协助”,靖难之役能否成功都还是未知数。
朱允文登基,李景隆也是受害者!
这还是得靠朱允炆成全了他的盖世之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