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灵眸观
编辑|灵眸观
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肩负着巨大的交通压力,每天,有1.4万列火车在这个国家奔跑,承载着2300万人的出行需求。
然而,这片广袤的国土上,铁路的状况却并不光彩,拥挤、老旧、事故频发,几乎成了印度铁路的代名词,面对这一切,印度也曾有过一个雄心勃勃的“高铁梦”,希望通过高铁的建设,解决困扰多年的交通难题,提升国家的现代化形象。
但梦想和现实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印度的高铁项目自2015年起步,就像陷入了泥潭,推进缓慢,困难重重。为什么印度的高铁计划如此难以推进?
印度为何放弃了与中国合作,最终选择了日本,而后来,印度又为何回头向中国企业采购高铁车轮?印度的铁路系统可以说是整个国家的命脉,每天,成千上万的人依靠火车出行,铁路成为了印度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但尽管印度铁路的运力巨大,却难掩其现状的糟糕,火车常常人满为患,车厢内挤满了乘客,甚至有人不得不扒在车厢外或爬上车顶,除此之外,铁路基础设施老旧,保养不到位,事故频发,乘客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政府意识到,必须要有一场交通革命,才能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高铁,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代表,毫无疑问成为了印度未来发展的重点项目。
印度政府希望通过建设高铁,不仅能够提高运输效率,还能提升国家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印度虽然有着庞大的高铁需求,但资金、技术、管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尤其是高铁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印度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最终,印度决定寻求国际合作,希望通过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自己的“高铁梦”。
2015年,印度的高铁项目正式拉开帷幕,当时,印度并没有选择与中国合作,因为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印度更倾向于与日本这样的盟友合作,于是,印度与日本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决定由日本承建印度的高铁项目。
为了拿下这份大单,日本可谓是下了血本,日本不仅提供了先进的高铁技术,还提出了极具吸引力的融资条件:10000亿日元的低息贷款,利率仅为0.1%,还款期限最长可延至50年。
对于资金短缺的印度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于是,印度放弃了与中国的合作,选择了与日本携手,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尽管双方在2017年正式启动了项目,但印度国内的土地征收问题成了最大的阻碍。
高铁建设需要征用大量的土地,而在印度,土地是极其敏感的问题,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征地工作常常会引发居民的不满和抗议,因为土地问题,工程进展缓慢,五年时间里,竟然只修建了10公里的高铁线路。
到了2022年,整个项目的进展依然十分缓慢,虽然官方预计高铁将在2028年完工,但实际能否按时完成,仍然是个未知数,日本的企业也因此陷入了困境,原本以为能够通过这次合作赚得盆满钵满,结果却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不仅如此,印度和日本在合作中也出现了信任危机,印度要求日本修改线路设计,还要求日本承担修改的费用,这让双方产生了矛盾,责任的推诿让工程一度停滞,合作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
随着印度与日本的高铁项目进展不顺,印度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2022年,印度决定向中国企业采购高铁车轮,订单总数为3.9万个,金额高达上亿元,这标志着印度在高铁项目中,终于开始与中国展开合作。
俄乌战争的爆发让乌克兰的生产能力大受影响,无法继续履行订单,无奈之下,印度只能另寻他路,最终选择了中国。
中国在高铁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高铁车轮的制造技术,无论是材料选择还是生产工艺,都居于全球前列。
尽管中国车轮的价格比乌克兰的高出1.68%左右,但印度还是选择了与中国合作,这一合作,既是印度对中国高铁技术的认可,也是印度在高铁建设上不得不做出的务实选择。
不过,中国在这次合作中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印度必须提前支付60%的定金,才能履行合同,对于如此大规模的订单,这样的定金比例确实不常见,但中国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主要是因为对印度商业环境的担忧。
印度的商业环境一向让外企头疼,审批程序复杂、政策变动频繁、付款拖延等问题,常常让外国企业在印度市场上举步维艰。
此前,印度在国际合作中就多次出现爽约的情况,比如,印度曾与以色列签订了价值10亿美元的导弹采购合同,但多年过去,以色列并没有收到全额款项,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与其他跨国企业的合作中。
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上也吃过不少亏,像比亚迪、小米、vivo等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各种问题。
尤其是比亚迪的电动公交车项目,印度坚持要“先交货后付款”,导致比亚迪陷入了资金困境,最终,比亚迪不得不选择放弃印度市场。
基于这些经验,中国在与印度的高铁车轮交易中,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要求印度提前支付60%的定金,以防止出现类似的风险,这一举动,不仅是对印度商业环境的防范,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务实态度。
高铁车轮,虽然看似是列车上的一个小部件,却在整个高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车轮要承载高铁列车的重量,每节高铁车厢的重量大约在50到60吨之间,车轮必须具备极强的抗压能力,才能保证列车稳定运行。
1998年,德国曾发生过一起严重的高铁脱轨事故,原因就是车轮质量不过关,导致101人死亡,这起事故给全球高铁行业敲响了警钟,车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列车的安全。
为了确保高铁安全运行,车轮的制造工艺极其复杂,材料的选择、抗压能力、耐磨性等方面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控制,中国在高铁车轮的制造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具备成熟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标准。
因此,印度选择从中国采购高铁车轮,也是基于对中国技术可靠性的信任。
参考资料:和讯网:2021-7-25:日本重金抢走中企1465亿生意,却发现是个坑?印度高铁又出幺蛾子
环球网:2018-10-19:日媒终于认清现实:日本所助力的印度高铁梦与现实存落差
环球网:2022-6-23:抢走中国订单后,日本陷入“印度高铁困局”
环球时报:2022-7-25:乌克兰无法履约,印度转而从中国购买
先涨价70%。 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