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理特点以胃黏膜腺体数量减少、胃黏膜变薄、萎缩为主。
经方治疗本病应用最多的是半夏泻心汤,本期我们一起来复习这张仲景名方。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半夏、干姜驱饮止呕,黄芩、黄连解痞止利,饮留邪聚均由于胃气的不振,故补之以人参,和之以草枣,此为呕而肠鸣心下痞硬的主治方。
【注解】水因热激故呕而肠鸣;胃虚邪凑故心下痞硬,半夏泻心汤主之。
【辨证要点】上热下寒因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
【胡希恕先生注解】我们看看这个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人参、干姜、甘草、黄连、大枣。
人参这个药,我们现在有些人老想吃参,它不是个万灵的药,人虚,它是补虚。
这个药也有它的证候,这个人参补虚啊,它在于胃虚,而且限心下痞硬的这种情况才能用,这是根据张仲景的这个书。
我们平时用它呢,也是健胃,如果胃实那没有用人参的,那不是一个好药,那是有害无益的。
咱们说它补气,也有道理,这个气就是津液啊,它是来自于水谷,化生于胃你胃要不好,这个就是津液不行而气虚啊,那个气就是指的津液说的。咱们上边说的手足冷就是的,手足冷,胃不行津液,津液不达于四末就冷。
那么这个方剂它用人参健胃而去心下硬,它主要是硬,心下痞硬。
那么它也有邪啊,不是没有邪,胃虚客邪之气都往胃上去,所以它用黄芩、黄连以祛热邪,这个也叫心下痞硬。
那么半夏、干姜,我们看《金匮要略》有半夏干姜散,它止呕。
人参与甘草,大枣合着都是健胃安中的药,都是甜药。
所以这个方子又能治呕,有半夏、干姜,有人参、黄芩、黄连也能治心下痞硬,它非心下痞硬不可,只是心下痞不可。
半夏和干姜都是辛味,干姜更温,都是去水的,不光有热,同时有胃虚,同时这个水也往上凑,胃中有停饮,所以这个方剂啊,里头有渗水声,肚子里面呱啦呱啦叫唤,另外它还有腹中雷鸣,大便溏泻,这个方子全治的。
那么在这儿呢它只是提一个心下满,这不是全证,全证(是):呕而心下痞硬,腹鸣。
它必有这些证候,或者下利,它下利也治。
这个方剂也是常用的方剂。
我们现在对于胃肠功能紊乱,这个方剂都常用的,又有呕大便又溏泻,肚子呱啦呱啦叫唤,心口这个地方觉堵塞,不愿意吃东西,这个方剂都常用。
【辨证要点】
(1)上腹部满闷不适,有轻度胀痛,但按之无抵抗感,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肠鸣等胃肠道症状;
(2)烦躁、内热感、多梦、失眠;
(3)舌苔薄腻,或黄腻,或黄白相兼。
萎缩性胃炎应用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腺体数量减少、功能降低,导致胃黏膜变薄、萎缩的一种疾病。其成因复杂,多与饮食不节、情绪压力、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饱胀感、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的疗效值得肯定,近年来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均证明本方适用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诸多名家亦善用此方治疗本病,胡希恕先生治疗胃系疾病,见心下痞满,食欲不振,呕而肠鸣,或大便溏者,即用半夏泻心汤治之。
甘肃名中医于己百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也常以辛开苦降,平调寒热的半夏泻心汤为主方,随证加减,常用基本方为:
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2g、干姜6g、赭石20g、莱菔子15g、东楂 15g、杭芍15g、枳实10g、莪术10g、炙甘草10g。
国医大师刘志明教授治疗本病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加砂仁陈皮、藿香梗、扁豆以加强健脾之功,加吴茱萸温胃降逆止呃,常用方:
太子参15g、白芍12g、半夏9g、黄芩9g、吴茱萸6g、黄连6g、藿香梗12g、扁豆12g、砂仁6g、陈皮6g、甘草6g、生姜3片。
名家医案
袁某,男,52岁,1994年10月18日初诊。
胃脘疼痛30余年,加重且频发3个月。
患者胃脘部疼痛30余年,近3个月加重,得热则减,兼见呃逆,纳差,畏寒,口干,口苦,喜热食等。
查其腹软,上腹部压之不适,呈隐痛;舌质红,苔黄,脉弦细。
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处方以半夏泻心汤加减:
太子参15g,白芍12g,半夏9g,黄芩9g,吴茱萸6g,黄连6g,藿香梗12g,扁豆 12g,砂仁6g,陈皮6g,甘草6g,生姜3片。
5剂,水煎服,每日1剂。
结果:服用5剂后,胃中颇安,又进7剂,胀痛全除。后患者以上方为丸常服,巩固疗效。
(刘如秀.刘志明医案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3-254)
感谢作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