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区的前世今生

洛邑评历史 2024-06-17 09:48:12

西工区位于洛阳市中心,东接老城区,北交孟津区、新安县,西临涧河,南面洛河,分别与涧西区、洛龙区对望,总面积约55.95平方千米,由城区平原和邙山丘陵及少量坡地组成,地势北高南低。作为河洛文化发源地之一,西工底蕴相当丰厚,历史十分悠久。

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涧河东这片土地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涧东地为原始农耕区。公元前1038年,西周成王五年,周公营洛邑、建王城,涧东开发,繁荣一时。

公元前770年,自平王东迁洛阳始,至公元938年,在长达1708年间,涧东先后为东周、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六朝王畿地,几度城郭巍峨,宫阙壮丽,盛甲中华。北宋定都开封,洛阳时为西京,城池沿袭隋唐之旧,周长略有变化,涧东仍属“城流”。

靖康耻后,洛阳城经反复争夺,终被金兵纵火焚毁,涧东地跟着荒废。公元1224年,金人在洛阳站稳脚跟后,遂于隋唐东都城的东城及道光、清化、立德、履顺、思恭、归义诸坊遗址上,改筑了新洛阳城,涧东沦为城市西郊。元明清时期,涧东地位没有变化。

公元1914年,民国三年,北洋政府招募了大量建筑大军,在洛阳城西约两公里处,大兴土木建兵营。时兵营所在的涧东一带,被众人戏称为西边的工地,后简称“西工”,成了地域正式名号,光鲜出炉。

1920年9月,实力派军阀吴佩孚进驻兵营,建机场,修马路,在西工遥控全国政局。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驻西工,第一次作省会。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国民政府一度迁洛办公,国民党中央党部时设西工。1938年6月,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西工。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又迁西工,再作临时省会。

1948年4月,洛阳二次解放,市县并存,西工地时属第五区,9月改属第三区,1953年8月再改属第二区,1955年7月合并至老城区。1956年3月,县级西工区正式成立。1958年12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风靡,西工区与老城区、郊区邙山公社合并,时为政社合一的洛北人民公社,后改称洛北区。1975年11月,西工区建制恢复,沿袭至今。

期间,1956年9月,洛阳市人民政府迁驻人民西路6号,是西工区的高光时刻。彼时,作为洛阳市行政、经济、文化、金融、交通、商贸中心,百货楼、九层楼、邮电大楼、旋宫大厦、西工游园、王城公园、洛阳博物馆等,一大批地标建筑,纷纷在西工安家落户,成了几代洛阳市民的历史记忆。

2005年5月,洛阳市政府再迁洛龙区后,以王府井、新都会、小街等为代表的西工商圈地位犹在,名闻遐迩,实力仍不容小觑。

过客,又名洛邑过客,洛阳人,市作协会员,热爱家乡,喜欢怀旧。原创作品,欢迎品评互动。原创不易,转载务请注明出处,谢谢。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