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古称郏山,又名平峰山,亦名北邙,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洛阳北部名山,也是历代帝王、达官贵人生前享乐、身后安息之地。邙山镇因辖区深处邙山怀抱,故名。
邙山镇东邻瀍河区瀍河乡,西接西工区红山乡,北交孟津区朝阳、麻屯、常袋镇,南迄陇海铁路,前身为营庄中心乡,几经沿改,后与山同名。
1958年之前,邙山镇时为营庄中心乡,辖营庄、冢头、中沟3个管理区,18个行政村。1958年8月撤营庄中心乡,成立邙山公社,辖营庄、冢头、中沟、杨冢、王湾5个工区,35个行政村。1961年1月,邙山公社改称邙山区,下辖之5个工区、35个村,分别改成公社和生产大队。1962年10月邙山公社恢复,下辖19个大队,规模回到1958年8月前,唯一变化系苗沟拆分为苗南、苗北。1984年3月公社改乡,1995年7月再改镇,下辖大队改村,数量不变。
邙山镇域图
2000年6月,邙山镇由原郊区划归老城区,下辖望朝岭、营庄、后洞、井沟、葛家岭、徐村、前李、苏滹沱、水口、沟上、冢头、李家凹、土桥、中沟、大路口、史家屯、苗南、苗北、史家沟19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135个村民组。
世界第一座古墓博物馆,道教发源地上清宫、吕祖庙,均在邙山镇。邙山镇还是洛阳最早栽培牡丹的地方,花以朵大、色艳、期长著名,2001年已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协命名为“中国牡丹之乡”。洛阳古八景之“邙山晚眺”,源头在辖区最高点翠云峰。
2010年大路口、史家屯划给西工区洛北乡,邙山镇辖村变成17个。2012年10月19日,邙山镇又改称邙山街道。2019年,邙山镇街道的翠云、葛家岭2个社区及后洞、井沟、徐村、前李4个村划入洛浦街道管辖,后丽景、丽都、定鼎北路社区又划给状元红街道,目前仅辖中沟、营庄、国花3个社区,及望朝岭、李家凹、土桥、苏滹沱、冢头、水口、沟上7个村。
本文参照邙山镇域图,将分次试探各村由来。
晚眺邙山图
前李村的由来
前李,土著谓之“前俩”,西起苏滹沱,东迄徐村,北交后李,南接后洞,原为邙山镇辖下之行政村,后改隶洛浦街道办,名因姓氏不假,源来却是两说。
古时,这片土地经瀍河冲犁,雨水作用,形成无数道沟壑,从东到西,自南至北,纵横交错,溪流淙淙。往事越千年,沟壑后能叫出名儿的,还有柳沟、寨沟、东坡沟、马黄沟、后涧沟、西沟、东沟、丫环沟等8条。
大抵逐水而居为古之特性,有水源的地方,总能吸引人类。区区河沟也是。相传,最早来此定居的,就是李姓人,一在明朝,二在北宋。从后往前溯。
前李村景
史载,洪武初年,大局甫定,人口不均,制约发展,明廷启动移民之策,久经战乱的洛阳,也被纳入视线。大约此时,有山西李姓两兄弟联袂迁洛,又辗转来到北邙,临瀍河落户。当时,哥哥居南,弟弟住北,遥相呼应,繁衍生息。
若干年后,哥俩膝下人丁兴旺,分别成村,时因哥距洛阳城近,村叫前李,弟稍远,村称后李。后李,俗称“后俩”,今属孟津朝阳镇,传为千古词帝李煜的长眠处,村名与此相关。
李煜,少聪颖,爱读书,擅文章,精通书画音律,有着文化巨匠的一切特质,惜入错了行,干得窝窝囊囊不说,最后还成了亡国之君。
前李村的地坑窑院
公元961年6月,李煜在今南京继父业,登基为帝,时南唐已历三世。生性仁孝的李煜,平时就爱写个诗,填个词,当甩手掌柜,干皇帝,治理国家,专业那是真不对口,勉为其难。
在位期间,强敌环伺,宋又独大,李煜战战兢兢,选择抱大腿,找保护伞,向以宋为尊,低心小意。南汉被灭后,唇亡齿寒,李煜再去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自贬仪制,主动示弱,诚表臣服,以期苟活。
当宋陈军边境,觊觎之心昭然若揭,李煜如梦初醒,还派人向宋太祖诉苦分辨,说我南唐无罪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太祖一句话,让李煜彻底断了念想,才激发出血性,下令坚决抵抗。
仗打的是综合国力,涉及方方面面,后唐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公元975年12月,南京城破,李煜被俘,送往开封,等待太祖进一步发落。宋太祖瞅着李煜的可怜样,动了恻隐之心,不仅赦免其罪,还封了违命侯。名虽有辱意,结果却最不坏。
公元976年,太祖因故去世,胞弟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时大赦天下,李煜辱称被去,又加封陇西郡公,先给了颗甜枣。李煜不在乎这些,只管饮酒作诗。其词伤亡国忆往事,哀婉凄绝,意境深远,登峰造极。现在大家耳熟能祥的一些千古名句,多出于此时。
公元978年,李煜逝世,被追封为吴王,职级回到登基前夕,后葬洛阳邙山,享年四十二岁,世称南唐后主,也称李后主。
后李村景
关于李煜死因,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死于抑郁。据称,李煜从皇帝到囚徒,落差太大,思想转不过弯,常自艾自怨,郁郁寡欢,夜不能寐,焦虑成疾,导致病亡。
另说被太宗鸩杀。相传李煜继妻小周后有国色之貌,太宗无比贪恋,一直对李煜看不顺眼,又闻李煜借词抒情,思国怀乡,似有反意,最终痛下杀手。太宗是个狠人,亲哥都能办,何况李煜?
李煜葬在后李,后李人深信不疑。传说后李村北的“老坟台”,就是李煜墓。后李有知情者爆料,民国年间村里有人从“老坟台”挖出一方墓志,卖到洛阳民间,上就载墓主为“吴王”。
李煜碑
李煜两次封“吴王”,是史实。李煜墓志,为老部下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所作,曰《大宋右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并序》。前段时间,有网友众筹为李煜,在“老坟台”立碑,引来一片叫好。当时一同在后李立碑的,还有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
“老坟台”是李煜墓,官方尚未予认可,民间还颇有微词。相传李煜落葬后,当年一同被掳来的李氏族人,就留在当地守墓,经年繁衍,形成村落,名取后李,即含怀念“后主李煜”之意。多少年后,后李人丁翻番,向南分迁,又形成一村,顺名前李。
能够佐证此说的,还有周寨的源来。相传李煜生前与小周后伉俪情深,死后,小周后痛不欲生,强烈要求守灵。宋太宗被逼无奈,允准其在西北三四里处,设寨远祭。小周后入寨里,整日以泪洗面,不吃不喝,三日即忧思而亡。此处后也形成村落,遂名周寨。
前李位置图
后洞村的由来
后洞西邻营庄,东交葛家岭,北接前李,南邻翠云峰森林公园,辖后洞、庙后2个自然村,均因道教名观上清宫得名。
翠云峰为邙山最高点,因树木苍翠如云故名,传为太上老君老子炼丹处。洛阳古八景之“邙山晚眺”,众美都尽,源头即此。抗战时洛阳保卫战,国军武庭麟十五军军部指挥所就设这里,当时顶住了日寇疯狂进攻,曾予敌以重大杀伤。
公元666年,唐乾封元年,道教鼻祖老子李耳,被高宗李治认作本家,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是年,李治于翠云峰建家庙祭祀,初称老君庙,又称玄元皇帝庙。
上清宫
李隆基登基后,史称唐玄宗,玄元皇帝庙因避讳,改称元元皇帝庙,俗名上清宫,为道观、宗庙、道学三位一体的唐代国家道场。
上清宫宫殿园林,建筑巍峨,历朝历代,屡颓屡修,从未间断。香火鼎盛,波及周边,皆为圣地。上清宫南,另有下清宫,传闻老子于此饲青牛,故又称“青牛观”。
上清宫内有翠云洞,又称老君洞,为老子修道炼丹处。上清宫北,还有一洞,也称老君洞。北老君洞因在上清宫之后,遂称后洞,也被后形成的村落,用来冠名。同理,自然村庙后的得名,也因在老君庙之后。
后洞村景
宿驾村易名徐村记
徐村为一历史古村,辖昌家湾、徐村、陈家口、郝家门儿四个自然村,位于邙山镇东北,西接前李,东交井沟,南连葛家岭,北迄向阳。盛传因刘秀被王莽追杀跑路,夜宿此地而得名。
王莽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亲侄,凭此特殊身份,一不小心就走进了权利中心。公元前8年,王莽得任大司马,后扶立汉平帝,大捞政治资本。公元5年,汉平帝死,王莽假立刘婴为皇太子,仅三年就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史称王莽篡汉。
王莽是个改革派,推行的新政,有点超前,穿越感很强,刘氏子孙多不领情,刘秀为其中代表,也是重点打压对象。一开始,刘秀没弄住事,被王莽撵得“兔毛乱飞”,十分狼狈。王莽撵刘秀,洛阳故事多。
徐村位置图
传说这日,刘秀又被王莽撵,走投无路,跑上北邙,趁夜色隐身密林。追兵尾随赶来,黑咕隆咚,啥也看不见,只得撤回。暂躲过追杀的刘秀,才感觉又困又饿,就找到附近一户家说明来意。主家很厚道,立马生火做饭,招呼其吃饱喝足,又安排睡在窑洞。黎明时分,刘秀谢过老农,再踏征途。
多年以后,刘秀登基为东汉光武帝,往常糗事也成美谈。当年刘秀曾大驾光临,过夜的邙岭小山庄,人称宿驾村。很多年以后,原住民因故走空,宿驾村名又被后来者转音为徐家村,也简称徐村。传说美好,信不信由你。
隋唐时,徐村为墓地,坟头很多,出土过一批精品文物。1976年,徐村唐墓出土一组7件彩绘陶女乐舞俑,其中跪坐乐俑5件,作吹奏击弹乐器状,姿态各异;舞俑2件,头绾高髻,左手垂,右手抬,身前倾,似翩翩起舞。1982年、1983年,徐村又先后出土唐三彩马、骆驼等。徐村出土的唐代铜龙,通体鎏金,龙首直立,张口吐舌,颈部修长,为行走状,最为难得。
古村命名,姓氏首焉。村名也非一成不变,时间一久,你走他来,改名的多矣。今徐村村民多为明清以来移民后裔,昌家湾、陈家口、郝家门儿之命名,都依姓氏。照例,徐村亦或因徐姓得名,虽然村里目前徐姓不多。由于目前尚无确凿证据,传说又色彩浓郁,大行其道。
昌家湾为徐村第三、第四村民组,有昌、王、汪、赵诸姓,昌为大姓。清康熙年间,该支昌姓由伊川彭婆昌营迁来,居住在瀍河北、沟崖边窑洞,时因前有弧形河湾,故名昌家湾。又因河湾旧为瀍河支流,在瀍水之后,昌家湾亦名后河村。
陈家口为徐村第一第二村民组,主姓陈氏明时来此定居,居住地有一路通孟津,村在路口,始称陈家口。郝家门儿为徐村第七、第八村民组,村民多郝姓。门外谓门儿,洛阳习惯,故郝家居住地,人称为郝家门儿。
徐村街景
井沟、朱龙嘴、朱家湾、王圪铛
井沟东接盘龙冢,西邻葛家岭,北傍徐村,南连北关,辖井沟、朱龙嘴、王圪铛、朱家湾四个自然村,位于邙山镇东北,为一行政村。井沟无关姓氏,村名或有两说。
井沟系瀍河冲刷,在邙山犁出的一道沟。古时,沟边多樱桃树,也称樱桃沟,小沟,风景优美,是洛阳八小景之瀍壑朱樱的原生地。清乾隆《洛阳县志》记载了两条樱桃沟,大沟在今红山,小沟即井沟也。
相传,一次瀍河上游洪涝,发了水灾,小沟边上的樱桃树被一颗不剩,连根拔起冲走,美景不再。从此,樱桃树净了的沟,人称“净沟”,又转音为井沟。又传,过去,瀍水穿越黄土岭时,人上站远观之,小沟形如天井,遂简称井沟。
井沟各自然村位置图
彼时,自然造化鬼斧神工。井沟村西北,瀍河西岸,一地突悬,形似巨龙卧波,张口饮露,龙嘴惟妙惟肖。最先发现,并为之命名的是,明太祖六世孙朱典栉(zhì)。
朱典栉,别号龙泉,系就番洛阳的明伊王后代,史称方城府镇国将军。朱典栉在洛期间,喜欢郊游野猎。一日,朱典栉又率众出游,见到此景,十分惊诧,脱口说道,“此龙嘴也”。众皆击节称赞。后有朱姓居此繁衍,朱龙嘴更被坐实。
朱龙嘴成村后,从小李村又来了一支李姓。该支李姓明末清初,时从丰李分迁马坡,定居小李村,再因回汉矛盾,常发生冲突,经河南知府裁定迁来。传说双方系姻亲,李姓是朱家外甥,来舅家理直气壮。
井沟旧景
李姓来后,反客为主,致朱龙嘴人口爆增,容纳不动。朱姓作为长辈,不好明说,只能迁就,暗里却另谋他图。不久,朱姓就搬离朱龙嘴,在瀍河东岸河湾上,临坡掏窑,另起炉灶,再建村落,人称朱家湾。
井沟王姓,主要来自山西洪洞移民。地方志记载,“公元1383年,明洪武二十一年八月,迁山西泽潞二州无业者到河南垦田,赐钱钞备办农其。”王姓是洛阳首批接受的移民。王姓来洛后,一支辗转至井沟村北岭上,扎堆定居,自成一体,村称王圪挡。
井沟有东沟、庙沟、沙里沟、泉子沟四条沟,岭也多。1990年代初去井沟,还十分偏僻荒凉,现在沿河修了朱樱湖湿地公园,两岸还铺上了塑胶步道,已有些新农村的样貌了。大名鼎鼎的吕祖庙也在井沟。
井沟新貌
水口,龙脉门户出水口
水口地处邙山腹地,西邻沟上、 家头,东接苏滹沱,北起魏坡,南交望朝岭, 名源之出水口,实龙脉门户也。为古村,名如此,貌亦原生。
古时,一片黄土岭,天然大沟,自北而南,逐渐走低,一泓清泉于沟底探头,汩汩长流,四季不绝。山水环抱,藏风聚气,风水吉地,往往也荒无人烟。
公元515年,北魏宣武帝元恪驾崩,葬景陵,丧葬礼仪、守陵规制,等级最高。帝王身后提前筹,遴选陵址,寻龙点穴,专家大师齐动员。古人认为,“山主人丁水主财”,实地勘探,沟底泉就是山之水口,也系龙脉门户,西三里许,乃为佳穴。景陵址遂尘埃落定。
水口村艺术字
有帝陵辐射,荒岭不缺人气。工匠另说,守陵者就是常住人口。经年繁衍,守陵队伍越来越大,在陵地形成一村,初名怀陵,再名宣武,今名家头。另有部分守陵人及杂工、游民则落户到风水之口,临沟而居,也成一村落,名直曰水口。
清泉出水口在村南沟头,亦为路口,水源源不断,量大质甘,取用方便。水口村泉水后号称“神水”,常人饮之保健,病人饮用去疾,名闻一时。民国时,水口村曾称水泉村,红胡子真不是现染哩。
水好,烹饪的食物就佳。水口村现主打的牡丹水席,如一张烫金名片,吸引着八方游客。乡村民宿,也让城里人慕名。过去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如今为市级文明示范村,水口村已然蝶变。
水口村标
讹陵为冢,名曰冢头
洛阳自古帝王州,大冢多矣。地近北邙,盘龙冢,冢名实相符;五女冢,乃为传说;冢头之冢,实陵也。冢头位于邙山镇西北,东接水口村,西搭孟津麻屯镇界,北起沟上村,南迄李家凹、土桥,为一古村,因北魏宣武帝葬地得名,历史十分悠久。
元恪(kè),鲜卑族,生于公元483年,孝文帝元宏次子,公元499年4月继位,北魏第八帝。在任期间,元恪秉承乃父治国理念,扩建洛阳城,讨南齐,伐南梁,南拓疆土,国力兴盛,百姓安定,八方来贺。
公元515年,元恪病逝,享年三十三岁,庙号世宗,尊谥宣武帝,葬洛阳北邙景陵。丧葬等级、守陵规制,时均最高。
冢头村位置图
彼时,景陵之守陵人就地繁衍,烟火接续,规模翻番,成了繁华一村,饮水思源,取名怀陵镇,以昭心迹。怀陵镇后改宣武村,也一脉相承,名或更直白。
从附近出土的张志和墓志记载看,宣武村名,至少北宋元丰年间,就已存在。北宋末年,洛阳几易其主,屡遭兵乱,百姓纷纷逃离,宣武村也人走一空,陵已顾不上守。
几百年后,时间来到明万历年,宣武村又迎来新主,惜前尘成烟,物是而人非。一批移民落户后,巍峨的景陵,已无人知晓,直看就一大冢,因村在其东,即取名冢头,沿袭至今。无形中,景陵规格,被误降两级。
冢头村景
丧葬等级陵最高,林其次,冢又次,区别蛮大,一般人不知,俗称乱叫而已。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不惑于冢,历经一番考证,将此认定为汉冲帝怀陵。
汉冲帝刘炳,是东汉第九任婴儿皇帝,二岁登基,在位不足一年夭亡,葬洛阳北邙怀陵,谥曰孝冲皇帝。龚松林的结论,解放前一直有市场,但老百姓似并不感冒,大冢除了神秘,还是神秘,是谁已不重要,但合该有故事。
民间传说,冢园原来很大,好马跑不了三圈;冢里有金骡驹磨金豆,财宝无数,"会出金碗金筷子"'。过去,冢头村民无论谁家过红白事,只要提前一天在冢南烧香磕头,祷告说出碗筷数量,第二天可照数去取,用后再如数归还即可。只有一次,村里陈二赖借了碗筷,用完归还时,起了贪心,昧下一副,以后就没有以后了。
冢头村的大冢
冢里有宝藏的传闻,自然引来盗墓贼的关注觊觎。大冢南一坑穴,深约七八尺,据说就是盗墓贼的杰作。人们传说,大冢深挖下去,要么上口自动合上,要么边挖边有流沙覆盖,故盗墓贼光顾多次,始终无法如愿。还说,自张虎、张豹兄弟因盗此墓丧生后,便无人敢再打其歪主意了。
传说历久弥新,版本多样,脍炙人口。直到1991年6月的考古发掘,谜底才一一揭开。
景陵是经国家批准,北邙唯一、全国第二座实地发掘的皇帝陵。封土呈圆形,直径110米,现高24米。地宫置于封丘之下,坐北面南,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部分构成,全长54.8米。墓室平面近方形,棺床置于墓室西部,由15块方形大青石板拼成。随葬器物置于墓室东部,多为青瓷器、陶器、石器等。
此次发掘表明,北魏景陵虽在宋金、民国曾遭盗掘,但仍具有较高的历史、考古、文物、建筑、科研和观赏价值。大冢业已名花有主,但冢头村名仍约定俗成。
目前,北魏景陵已入列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还与洛阳古墓博物馆合为一处,成著名的旅游景点。
洛阳古墓博物馆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21567平方米,也在冢头村东,是一座以古代墓葬及附属文物、为陈列内容的专题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包括历代典型墓葬、北魏景陵和河南古代壁画馆三大展区。内有墓葬二十余座,藏品共计179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32件(套)。
苗沟的由来
苗沟位于邙山南麓、翠云峰西,南至陇海铁路,北迄营庄,西接史家屯,东邻烧沟,为一古村落,村因苗姓和原始地物得名。
1958年修邙山大渠,苗沟村被南北隔开,一分为二,成两个村,分称苗北、苗南。村改居后,苗北、苗南村又改称丽景、丽都社区,村民住进高楼,来处也成回忆。
邙山别名北邙,属秦岭余脉、崤山支脉,自古多峰多沟壑。洛阳境内最高点翠云峰,西有谷地,古时亦多沟,诸如西沟、中沟、东沟等,走向皆偏东南。隋唐时,地处洛阳外廓城西北城角,多砖瓦烧窑作坊,今称苗南烧窑遗址,为河南省文保单位。
考古发掘探明,遗址窑区规模宏大、布局有序、保存较好,位于苗南村东南,大唐宫建材市场北,东距定鼎路约30米,南临隋唐宫城,东西长约57米,南北宽约22米。窑口为地坑式,两两相对,呈南北中轴对称布局,共两排计18座。
窑区每个窑口,含操作坑、窑室,均系独立存在。窑室空间约15立方米,分别由窑门、火膛、窑床、烟道、烟室和烟窗口组成。出土物有唐代砖瓦、瓦当、陶器残片和唐三彩残片等。其中筒瓦最长达50余厘米,方砖浮雕精美,绝非一般常物。
五代十国以降,洛阳没有规模城建,烧窑作坊荒废,附近成了墓冢坟地。赫赫有名的元代名将察罕帖木儿墓,就在苗南村三组。网友“你真是牛牛”说,70年代修水渠,还挖出过古墓,里面的唐三彩,不知道珍贵,都拿给孩子玩,摔坏了。
苗南烧窑遗址
察罕贴木儿,色目人,汉姓李,字廷瑞,祖籍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公元1328年,出生于今安徽临泉。公元1352年,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察罕贴木儿以镇压红巾军起家,屡有功,进官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
公元1362年6月,察罕贴木儿征战山东青州时,被降将田丰、王士诚刺死,追封忠襄王、颍川王,葬洛阳。察罕贴木儿墓冢占地数亩,封土上圆下方,高约15米。1983年7月,察罕贴木儿墓前50米处,出土石翁仲一件,也为元代遗物。
察罕贴木儿死后,地位和兵马,被养子扩廓帖木儿接盘。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本系察罕帖木儿外甥,后过继为儿,人称元末护国名将,几以一己之力为元续命,被朱元璋视为“天下第一奇男子”。
明清时期,洛阳也经战乱,但社会明显有一相对稳定期。约在此时,一户苗姓逃荒至废弃的烧窑作坊附近,在沟中觅得一孔破窑栖身。苗某时为养家糊口,用仅有的散碎银子,收购了些小麦、谷物,买来一盘石磨,自己加工成面粉,再拿到集市卖,赚个辛苦钱。
由于勤俭耐劳,老实本分,原材料又新鲜,苗家石磨面一经问世,很快就以物美价廉打开销路,常供不应求。为多赚钱,苗家人也是拼了,晚上磨面,白天卖面,忙得不亦乐乎。
邻村乡亲见状,有主动赊给粮食的,有的干脆入伙磨面。大家的好意,苗家心领神会,来者不拒,一概欢迎。就这样,苗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越来越好。苗字号招牌,在洛阳城很是好使。
拆迁中的苗北村
每天傍晚,沟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都是吱吱呀呀的磨面声,人喊牲口叫,一派繁忙景象。黎明时分,往城里送面的马车,一辆接一辆从沟里出来,也十分壮观。
久之,苗家所在的那条沟,人称“面沟”,亦称“苗沟”。由于"苗"与“面”发音相近,叫啥意思一样,也不为错。沟后人气大旺,形成固定村落,被统称“苗家沟”,简称苗沟,沿为地名。
苗沟之名,清初已正式在编。编篡于清乾隆十年的《洛阳县志》,里保目即有“西北路五里苗沟”之语。此句意说,苗沟时在清洛阳县、今之老城西北,两地相距五里远。
寻根葛家岭
葛家岭北接邙岭大道,西邻上清宫森林公园,东南连北关,位于邙山镇正东,为一行政村,辖马坡、葛家岭两个自然村。洛阳话习惯声韵连读,葛家岭口语为“嘎脸儿”,顾名思义,来历与葛姓、邙岭有关。
村有葛氏说,葛家岭缘起自武周。时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唐为周,在邙山翠云峰东北里许,临近上清宫处,建一皇家避暑宫,用于日常不时消遣。宫苑重地,安保缜密。为武氏看家护院的领班姓葛。
该领班只知姓,名不详。葛领班为工作,常年不离岗位,履职给力到位,经恩准,时将家眷就近接到邙岭落脚,后形成村落,取名葛家岭,沿用至今。
葛家岭位置图
旧志称葛家岭成名于晋,与葛洪有关,时间早了好几百年。清乾隆洛阳县志就记载,“葛家岭在县东北六里,俗传葛洪棲此。”一句话,方位名源兼具。
清洛阳县城,即今之老城也。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江苏句容人,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炼丹术士,撰有炼丹法术之《抱朴子》,医学专著《玉函方》和《肘后备急方》,对后世影响巨大。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就受了葛洪著作的启发。
公元304年,西晋永安元年,葛洪加入吴兴太守顾秘军队,任将兵都尉,因作战有功,被封“伏波将军”。次年辞官,葛洪往洛阳,搜寻炼丹制药之书,又因陈敏据江东作乱,归途断绝,遂流落在外,专心炼丹修道、著书立说。
邙山系洛阳名山,翠云峰又居邙山之巅,以树木苍翠如云得名。登北邙远眺,众美都尽,也谓洛阳八大景之一。葛洪在洛寻仙采药制丹,此地断不能遗漏。棲,音qī,栖之旧体字,泛指居住、停留。“葛洪棲此”谓之“葛家岭”,文不加点,言简意赅。
葛家岭曾为北入洛阳城的一条大路。旧时,从邙山进洛阳城,有三道沟,一条大路的选择。三道沟自西向东,分别是驾鸡沟—古仓街,后坑街—郏鄏市街,龙泉东沟—平等街,原为一体,后因修陇海铁路断隔。一条大路,即葛家岭—陇海路(街)—民权街。
过去,走葛家岭这条路,一路下坡,过护城河,进安喜门,就是北大街。自隋唐时起,这条路一直是联通洛阳南北的主路,堪称千年古道。
旧景葛家岭
大约清朝初年,一支马姓迁来葛家岭西北,在距其几百米处、土坡西,挖一天井窑院落户,成势后,就取村名曰马坡。时因撞名瀍河东之马家坡,也称西马坡。
西马坡与葛家岭都是独立的存在,原无隶属关系。后因东西两个马坡相距实在太近,容易混淆,给群众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解放后,政府做主,遂将西马坡划并,对外统称葛家岭。马家坡无忧矣。
2011年,葛家岭实现了村改居,变身为社区,改造的步伐忽然也在加大。出门即是森林公园,交通更加便利,前景让人憧憬,底蕴不应被忘记。
新貌葛家岭
因茔成村,名曰营庄
“我是谁、从哪里来”,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最早为哲学命题,后常被用作寻根觅底的灵魂之问,也恰如其分。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根深蒂固,驻扎着一丝浓浓乡情。因城建失地整体拆迁的,感觉尤甚。比如营庄。
营庄因撞名孟津送庄之营庄,也称西营庄,为邙山镇下辖的行政村。西接望朝岭,北临后洞,东至史家沟,南达苗北,辖庄王山、营庄、八里窑三个自然村。全村六百余户、两千余人,面对即将消失,来历不甚明了的村庄,也时常群起诘问。
村支书刘韶辉是个有心人,在整村拆迁前,特意请人用无人机,航拍了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为大家预留下了最后的念想。营庄的来历,也是刘韶辉挥之不去,常魂牵梦绕的敏感话题。去年给大学新生发奖励金,有的竟不知自己几队,再过些年,在外的住户怕是连营庄都忘了。刘韶辉不无担忧地说。
营庄老照片
为正本清源,把根留住,3月21日下午,刘韶辉请来村里十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在临时村委召开座谈会,共同追忆营庄村史。点题即共鸣。大家七嘴八舌,热议纷纷。
驻军之地称为营。史载,武王姬发伐纣灭商,两次联合诸侯、部落,会盟于孟津,军队多在邙山一带驻扎。传说,今营庄一带,时有诸侯兵安营扎寨。营庄因此得名。
庄王山村,因庄王大墓得名。村南庄王墓旁另有庄王庙。庄王墓早已被盗,传说,里边珍珠玛瑙不计其数,多得用瓢挖。在坐有已故去的父辈,曾从墓顶下过墓道,内有被绑缚的人遗骨,疑遭仇杀暗害。墓里红漆棺椁,又高又大。庄王庙解放后还有,好多人还记得庙里和尚名字。
营庄村150年的老皂角树
营庄东有一南北走向,深约七丈的大沟,沟内有两孔破窑,后被移民而来的许、陈两姓人家看中,就此安家落户,繁衍成村。时因村距老洛阳城,今之老城八里远,人称八里窑村。
有关军营说,老城文史资料另称,营庄驻军一或为隋守城卫戍部队,二或为武周避暑宫之警卫。只比村民多了两种说法,惜结果一样,都系传说,暂无实证,将信将疑,心里没底。庄王山、八里窑来历,看法一致,倒没人有异议。
笔者应邀参加了营庄座谈会,会后又去了八里窑,看了庄王山,对村民的愿望感同身受。根据手头掌握已有资料,在下窃以为,营庄或茔庄演变,与庄王山关系莫大。
八里窑早已人去窑空
生苏杭,葬北邙,人所共知,已津津乐道。邙山土质优良,藏风聚气,历来是丧葬的理想之选。营庄多名人墓,也是不争的事实。除了庄王山,北宋名将潘美,明朝高干董用威,墓都在营庄。
庄王者,姓姬名佗,东周第三任国君是也。公元前697年,东周第二代国王姬林去世,姬佗为长子,继天子位,凡15年。在位期间,姬佗平定王子克之乱,与齐联姻,出兵援卫,还是有些作为。公元前682年,姬佗病逝,葬洛邑,谥号庄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就是皇权的魅力。生前有多荣耀,死后就有多风光。以山为陵,帝王定制,后“山与陵”便成了天子墓的标配专享。查庄王山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地面封土高7米,周长112米,已经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考定。
传说中的庄王墓门
庄王山位于老城区魏紫路北,毗邻魏紫中学,如今已被规划为庄王山文化公园,设计面积约42800平方米,大小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时见大墓附近,全域围起,被征待建的地里,又被人临时种了麦子、油菜。农民惜地,随处可见。
过去这里是苹果园,还有人曾在地里捡拾过小古件,现在的封土已小了很多。陪同村民说,好多村里老人,都曾见识过庄王山的巨大,墓门的豪华。
守陵为古制,人户也有一定之规。守陵人后就地落户,形成村落的不在少数。具体村名,叫滹沱居多,直来直去的也有,如宜阳石陵。庄王山的守陵人,应为营庄的原住民,后繁衍成村,曾名茔庄。茔庄之名,不是凭空,见之于营庄修立交桥时出土的墓志。
传说中的庄王山
墓主名董用威,字爱先,别号望中,洛阳人。洛阳董家,古之大户,显赫一时。根据墓志记载,董用威生前曾任直隶凤阳府知府,从四品,相当于现在省辖市市长,司局级,贵为国家高级干部。
墓志载,万历二十三年(1595),董公去世,时葬凤阳。万历二十六年(1598),被夫人王氏、儿子董承业迁葬回原籍,墓地在“邙山洛水茔庄之原"。董公先配戴氏,继配王氏,万历三十年(1602)王氏去世,也与董公合葬。
邙山洛水,为地标风物,用以指代洛阳;茔,音yíng,坟墓也;原,指邙山平坦广阔的地方。墓志反映即时地名地物,甚至有补史之功效,已为学术界公认。是以,因茔生庄,村为茔庄,确定无疑。
庄王山文化公园效果图
多亏了抢救性发掘。当时修立交桥时,施工中发现此墓,在场施工甲方、乙方,监理单位及村干部,一致决定上报,才使董公墓志重见天日。想起当时的情景,刘韶辉至今还有点小骄傲。
由此看来,至少明朝中期,今营庄还时名茔庄。那么,何时,茔庄又演变为营庄了呢?答案是应该不太久,或因茔字晦气,不吉利。历史上,洛阳屡遭兵祸,改朝换代,常十室九空。几乎每一次祸乱,都会有次移民。村改名,乃为常态。
编篡于清乾隆十年的《洛阳县志》,营庄之名就已粉墨登场,正式出现在里保目了。原文曰“西北路五里苗沟,六里营庄,十二里冢头”。此距墓志载明茔庄的时间,满打满算,一百四十三年。
文化公园里的油菜花开了
从营庄座谈会的情况看,今营庄村民上查五代老坟,历史也不过二百年,多说三百年,也为清朝迁来。大家都是后来者。彼时,营庄已经正式成名。
至于今经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原庄王山被确定为东汉不明人主墓,似对茔庄的成因演变,几无影响。何也?试想,即便是东汉墓,规制也应为王公贵族大冢级,守陵也是必须的。因守陵人繁衍茔庄的客观因素,归根到底,仍然存在。
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始,后25帝墓,都应在洛阳,但由于东周葬制有不树不立的特点,也给后世留下了足够多的谜团。周山、金村、王城是已知的东周三个王陵区。随着庄王山的被否定,东周早期的王陵,至今仍下落不明。
拆迁前的营庄村景
古人不能苛责。事实证明,龚松林勘定洛阳盐价,稳定市场,编史修志,承上启下,还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员,但其时没有现代科技,考古也用心了,闹乌龙,似情有可原。
墓主名已叫响,或地名存在已久,凡此种种借口,考古发现不纠错,不改变,在洛阳已非个例。某坟,某林,某墓如此。庄王山亦如此。现在,潘美墓,又是一个秘而不宣。
潘美生于公元925年,字仲询,河北大名人,行伍出身,北宋名将。早期参与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称帝。宋朝建立后,潘美于公元970年,率军攻灭南汉。后又领兵联合曹彬,平定南唐,因功被封为宣徽北院使。公元983年,因抗辽有功,改任忠武军节度使,升封为韩国公。公元991年去世,享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配飨太宗庙庭。后追封为郑王。
潘美画像
潘美名如其人,人美才也美,战功卓著,是被人误解的忠臣良将。一切都拜小说、戏曲《杨家将》所赐。《杨家将》中,潘美名改潘仁美,被演绎为勾结辽人,图谋大宋江山,处处与杨家作对的一代权奸,是无限的艺术夸张。
毋庸讳言,潘美在因护送寰、朔、云、应四州百姓,引发的“四州之战”中,对杨业战死,确应负一定领导责任,仅此而已。潘美也因此被贬官,不久又官复原职。
潘美墓在营庄安置楼工地,出土有墓志,记载还有其几个孩子,说明为家族墓。营庄好几个人,不经意间,也共同见证了潘美墓的发现。只是,墓志一般人还难见。此前,潘美墓的山西说,天津说,江南说,当可以休矣。
营庄村位置图
营庄是吊车之乡,村里目前有大小吊车百十来台,生活好过多了。刘、胡、候是营庄三大姓,刘姓至今也没找到源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前些年,新安县刘八岭大张旗鼓续家谱,各地去了好多刘姓人。营庄村也派人去了,可惜没续上。倒是孟津送庄营庄刘姓,给续上了。
营庄刘姓没有灰心,继续努力找寻着,在新安县北冶柴火沟还有些发现,只是当时没意识。现在知道明白过来,柴火沟却没了。
还是早些年,但凡有营庄刘姓人去柴火沟拉煤,只要自报家门,当地刘姓都会管吃管喝,热情得跟一家人似的。后来修小浪底水库,柴火沟变成淹没区,人四散而去,不知从哪找。尽快找到根源,是营庄刘姓的梦想。
营庄村300年的老槐
过客,又名洛邑过客,洛阳人,市作协会员,热爱家乡,喜欢怀旧。原创作品,欢迎品评互动。原创不易,转载务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