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身体为什么会长结石?如何将石头排出去

寻琴康康 2024-08-23 15:52:50

一谈到泌尿系结石,相信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打个趔趄,毕竟那种疼痛不是轻易可以忍受的,“满地打滚、龇牙咧嘴”这些形容词恐怕都不足以概括其全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令人闻风丧胆的泌尿系结石。

前面提到的结石发作的剧烈疼痛,常见于一侧腰部或者下腹部,常常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同时向会阴部及大腿内侧放射,甚至有些患者朋友疼痛之后还会有血尿。

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在1%--5%左右,近几年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或有所上升。

由于结石部位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最常见的、最容易产生疼痛的是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尤其输尿管结石,其疼痛程度仅次于女性妊娠分娩痛。除疼痛等上述症状外,当结石并发感染时,还可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的相关症状。

下尿路结石分为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膀胱结石患者会表现出排尿突然中断、产生疼痛并放射至阴茎头部和远端尿道,同时多数患者日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和终末血尿。尿道结石患者在排尿时会出现疼痛、点滴状排尿,重症患者会出现尿潴留等。

那为什么会形成泌尿系结石呢?这和我们人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生理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通过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作用,将体内代谢的废物和过剩的物质(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无机盐等)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可以看到,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结石的产生。

1. 饮食习惯方面:长期或过多食用高嘌呤、高草酸、高钙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脂肪、羊肉、牛肉等,导致尿液中草酸、钙盐的成分升高,从而引起结石。此外,高尿酸的饮食,如豆腐、碳酸饮料、咖啡、浓茶等也会增加结石的风险。

2. 一些全身性疾病诱发,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异常,从而容易形成结石。

3. 尿路感染、尿路梗阻引发。尿路梗阻导致正常尿液无法排出体外,尿液中钙盐沉积形成结石。尿路感染会使得尿液中细菌增加,尿素被分解为游离氨,促使磷酸盐、碳酸盐以菌团为核心产生结石。

4. 长期服用氨苯蝶啶、磺胺类药物和乙酰唑胺等药物,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中产生结石。氨苯蝶啶属于保钾利尿剂,其代谢产物在尿液中溶解度低,从而增加尿酸结石的风险。乙酰唑胺为弱效利尿剂,其可阻止碳酸氢盐的吸收和抑制氢离子的排出,促进含钙结石的产生。

除上述因素外,泌尿系结石的形成还和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居住生活环境和职业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在知道了结石的产生,那我们再进一步了解一下它的治疗。目前绝大部分的结石都不需要所谓的“开刀”治疗,由于结石大小和部位的差异主要有保守排石治疗、体外碎石及微创手术治疗三种方式。

1. 保守碎石治疗:适用于直径5--10mm、表面光滑、无尿路梗阻及感染的患者。主要方法是大量饮水(每日2000--3000ml)、药物排石、适度运动等,促使结石自然排出体外。

2. 体外碎石:适用于小于20mm的肾结石及大多数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无急性肾绞痛和感染的患者,碎石后适当保守治疗,两次碎石间隔时间10--14天,一般建议治疗次数不超过三次。

3. 微创手术治疗:适用于多发性结石、鹿角形结石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1.保持适当的饮水,以每次少量多次饮水为佳;

2.少食用草酸、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适当控盐;

3.合理搭配膳食,均衡营养;

4.保持适度的运动锻炼,控制体重,减少结石发生的潜在风险;

5.做好常规体检,可定期查泌尿系B超、尿常规、肾功等。

0 阅读:0

寻琴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