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淋证之法,用以治疗前列腺炎,效果如何?

思古堂中医 2023-04-03 11:17:06

一、定义

淋证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西医称之为前列腺炎,淋证出自《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者为淋证。

二、《金匮要略》对前列腺炎的认识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指出:”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小便如粟状有两种解释,一为尿道中如有粟粒阻塞,一为小便排出如粟粒状砂石。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即膀胱区有挛急疼痛感。

三、古代医家对前列腺炎的分类

前列腺炎,中医称之为淋证,淋证从症状特征命名分类的有热淋、血淋、石淋、膏淋、冷淋、寒淋。热淋是尿道灼热、刺痛、尿色黄赤混浊。血淋是尿中带血,其色红赤、或夹血决、血丝。石淋是尿中有砂石,排尿突

然中断。冷淋属虚寒症。寒淋是恶寒,发冷而后淋。膏淋是尿如脂膏如米泔。

四、脾肾亏虚造成的前列腺炎

久淋不愈,湿热伤正,年老体弱,正气耗伤,或房劳不节,肾气亏损,而致脾肾亏损,若脾虚者则中气不陌,若肾虚者则下元不固而致小便淋沥。若遇劳即发者则为劳淋。若中气不足,

气虚下陷者则为气淋。若肾气虚弱,摄纳无权,膀胱气化失司,则为膏淋。若肾阴亏损,阴虚火旺,热伤血络,迫血妄行者,则尿血鲜红而为血淋。

五、辨证要点

清代《颜松园医镜》说:“淋者欲尿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漓”。历代医家多以五淋分别论治,五淋大多兼热,初病邪实,病久则虚,因此首当分辨虚实。

虚证

症状:有气虚下陷,阴虚火旺,中气不足症群或者遇劳即发。

病程:长,多属久病,寒证。

病理:肾虚不固,或脾肾两亏。

实证

症状:小便频数,热涩疼痛,窘迫难忍,尿色显红,如丝如条,或如米泔涩滞难下,或有砂石。

病程:短,多属新病,热证。

病理: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

六、证候论治——石淋

【主证】小便艰涩,尿道刺痛,窘迫,少腹拘急,有时尿尿中伴有砂石,腰痛腹痛难忍,或者尿中带血。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略滞数。

以上诸证皆属湿热下注于下焦所致。

【分析】湿热注于下焦——小便艰涩,尿道刺痛。

湿热煎熬尿液——则结为砂石。

湿热砂石损伤脉络——腰痛、尿血。

初起湿热偏重——则舌质红、苔黄、脉数。

久病伤阴、阴血亏损——则舌质淡、脉略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剂】八正散或石苇散。

木通、滑石、萹蓄、瞿麦、车前子、山栀、大黄、甘草梢。

石苇、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

临床常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以排石消坚。

鸡内金有消石、散坚、导致之作用,但临床主要对胆道结石有效,对泌尿系结石之疗效甚微。

加减:发热加蒲公英、黄柏以清湿热,便秘,重用大黄泻火通便,血尿加大小蓟,炒蒲黄凉血止血。

上述治法为石淋初发,症状表现为实证之治法。若病情日久,或尿血日久不愈则常见神疲面菱、乏困无力、面色晄白,乃属气血虚弱,当用调气、补血、通淋、排石法。

方用:上药酌加黄芪、当归、生地以补气血。

4 阅读:291

思古堂中医

简介:思古堂,专注分享前列腺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