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为何魏晋时期却掀起薄葬风潮?

慕易评历史 2024-08-06 18:08:49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曹操作为一个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一个人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青梅煮酒、七十二疑冢更是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现在很火的盗墓系列常见的摸金校尉,据传也是曹操设置的。那个曾说下“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男人,却要求死后薄葬,并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潮,很难不让人一探根源。

魏晋薄葬风潮的形成

从传统文化看,厚葬,久祀是中国很多朝代丧葬文化的一个很显著特点,讲究“事死如事生”。儒家更是试图通过丧葬等一系列礼仪来维护等级社会。

孟子云:“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文献记载,秦汉时代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秦始皇陵地下寝宫装饰豪华:“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而汉代则表现为由地面上大封墓冢,树碑,建祠堂、立神道石刻等。地下则多有豪华的墓室,同时四周绘制壁画,设置画像石,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等作为随葬品。皇帝死后“黄绵堤赠金缕玉押如故事。”“玉柙银缕”从中可以看出葬礼的奢华之风。

但是在魏晋时期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改秦汉厚葬久丧的习俗,从原来的厚葬变成了薄葬,并且蔚然成风。带头的正是曹操父子。

如曹操《终令》“居瘠薄之地……不封不树”,墓葬仪式简单节俭,没有造陵墓无封土,更无任何一件金银玉器陪葬品。其子曹丕更是进一步发扬,规定自己死后,不封不树,不造寝殿、园邑、神道,不用玉衣等,金银铜器全用瓦器替代。

并立下毒咒,说如果不按照这样执行,自己戮而重戮,死而重死。相比秦汉,曹魏时期的丧葬相对于秦汉时期的厚葬,特点主要有三:一为短丧,二为不封不树,三为明器减少。

经考古人员比较,曹魏时大部分皇族,贵族死后,与东汉时期同级别墓葬相比,其规模较小,随葬器物也明显减少,正是当时薄葬风潮的具体体现。

薄葬风潮的成因

连年战乱,没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自184年黄巾之乱开始,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社会民生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

如曹操诗中说“……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同时战争形势不断变化,战略要地你争我夺。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而众所周知厚葬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战争情况下,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就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

民间呢,由于战乱,为求避祸自保,很多百姓不得不四处流离,居无定所。亲人死去后只能草草埋葬。加上流寇甚多,一些稍有家当的人都被抢劫一空,生存尚且难以保证,遑论有精力财力进行厚葬。所以当时的薄葬也是一种形势使然。

盗墓猖獗,无法禁止

《魏书·文帝纪》载“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东汉大乱以来,百姓流离失所,一些盗匪和民众把挖坟盗墓作为一种快速发家的手段,导致盗贼横行;而乱世又无法维护有效的治安环境。

甚至不仅民众盗墓,就连诸侯也看中了这一搜刮敛财的机会。其中最知名的就属曹操专门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

甚至他的对手在讨伐檄文中写道:“……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无骸不露。”《吴书》中也有相应记载:“吴景帝时,戍将于广陵掘诸家,取版以治城,所坏甚多”。

当时的诸侯为了军饷和营建大肆盗取前朝墓藏,致使棺木尸骨大量损坏,毫无避讳与敬畏可言。考古界有一种说法叫“汉墓十室九空”正是对这一时期的现实写照。

有鉴于此,曹魏时期的统治者及民众也是看到了有可能暴尸于野的下场,以“不封不树”为代表的薄葬风潮其实也是一种避盗的无奈之举。

3.文化思想的影响

当时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南征北战。各路诸侯与匈奴、高句丽等外族频频互动;各地,各民族不断互通有无,人们有机会对比吸收不同的文化特色,反思现有文化存在的不足,一定条件下促进了思想解放。

同时由于战乱,人们纷纷向宗教寻求慰藉,这时期佛教和道教得到了充分发展。道家则尊奉老庄“无为”思想,佛教主张轮回因果,主张一切都是空性。

而提倡伦理纲常的儒家由于没办法解决当时的社会各方面的问题无办法再回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鼎盛时期;虽仍为学术主流,却面临严重的信仰危机。这时的名士多高谈清净无为,老庄思想盛行。形成了有名的魏晋玄学。

及时行乐成为魏晋文人的一种风尚,对生死之事更是看的很淡,如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常常带着一壶酒,要人拿着铁锹跟着他;曰“死便埋我”,即他如果死了就地埋了。 张翰也说出了“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佛学和道家成了当时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而迅速发展,并相互借鉴,慢慢取代儒家经学成为思想主流。而出世的佛道本身就对丧葬不甚看重,加上统治者身体力行,薄葬在魏晋时期渐渐取代厚葬从思想上有了合理性。

薄葬风潮的意义

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扭转

以曹操曹丕为首的统治者起了表率,多数贵族和官员也依法效仿,如司马懿,也是不封不树,不用锦衣玉服收敛,不设明器。他的儿子司马师死后也依样行事。晋朝取代曹魏后,也沿袭了薄葬的作风。

对先秦、两汉以来的厚葬奢靡之类的陈规陋习进行了革新,节约之风兴起。同时薄葬也抑制了猖狂的盗墓之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为恢复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给治理国家形成了有利条件。

减轻了社会负担

三国征战不休,经济得不到正常发展,民生凋敝;《吴书》“中国箫条,或百里无烟,城邑空虚,道殣相望”。这一时期最难得的就是与民休息,减少社会负担;而厚葬习俗实际上早已成为了一种沉重的枷锁。

如《盐铁论》记载在当时将重金厚葬的行为视为孝顺“……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以致发屋卖业。”可见当时厚葬风俗在汉朝时对社会的危害已经相当显著。

薄葬,相当于把资源更多的给了活着的人,有利于生产生活。对减少王朝财政负担,恢复和发展经济起到了有利促进作用。

对旧礼法的挑战

厚葬习俗以及为此站台的儒家文化更多的是依仗陈旧的孝道观念,“孝莫大于宁亲,宁亲莫大于宁神……饌孝至。”

“死者人之终也,不可以不厚也”由于这些观念,厚葬习俗被抬到一个道德高位,先辈们死去,后世子孙如果不能为他们风光大敛,丧事过简,就会被认为是不孝,为他人所讥笑。

东汉就有文献记载士大夫碍于传统观念,在父亲死后,风光大葬而把家产卖光的事情。这时民间因为封建孝道礼法的约束而出现家徒四壁的更是比比皆是。

曹魏时期由于文化的传播,少数民族的薄葬风俗也被民众所知,同时盗墓行为频发等现象,也让人们思考厚葬是否真的合适。大家更多的从现实出发,而不是再顾及礼法,孝道的约束。由此开来的薄葬之风堪称对厚葬所代表的一种陈旧思想的漂亮反击。

结语

虽然从历史看,魏晋流行的薄葬风潮更多的是因为当时现实条件的受限,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薄葬只是相对于厚葬而言,一些习俗还没被完全打破。厚葬之风也没完全绝迹。而且隋唐以后,又开始流行厚葬隆丧。

但是薄葬作为魏晋一个鲜明和突出的特点,还是给当时带来了一抹明媚清新的色彩。有力的减轻了当时社会的负担,并为后来生产秩序的恢复奠定了条件。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人们思想上的枷锁,给魏晋风流营造了有利环境。

对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尤其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某些地方民间厚葬风俗又开始抬头,但这样是否真的对先人和家庭有利,是值得深思的。

参考文献:

1.《从曹操墓看曹魏薄葬风潮》——文物鉴定与鉴赏 . 2021 (03)

2.《曹操墓首次被盗问题探讨》——中原文物 . 2012 (04)

0 阅读:2

慕易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