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璐不要片酬还倒贴,导演到处借钱,那架来之不易的《钢的琴》

印记电影 2020-07-11 18:02:01

1999年,张猛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回到了老家铁岭。在铁岭评剧团他看到了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

这架钢琴虽然还能够发出声响,但漆面早已龟裂,琴键也失去了弹性。

父亲张惠中告诉他,困难时期,团里演样板戏没有乐器伴奏,人们就自己造了这架钢琴。

这架自制钢琴激发了张猛的创作灵感,他开始写《钢的琴》的剧本,故事以东北衰败的老工业基地为背景,用一段父女亲情为线,并把他以往所经历的一些故事串联起来。

钢厂工人陈桂林(王千源饰)下岗,自己组建了小乐队,每日奔波于婚丧嫁娶、开业庆典之中维持生活。

妻子不堪忍受这种生活而移情别恋,找了个卖假药的男人跑了。有钱后闪亮回归,和陈桂林商议离婚,并想要女儿的抚养权。

而能否为女儿提供一架钢琴,成为了抚养权归属的关键所在。

陈桂林四处借钱,但筹措无果,他便找了当年钢厂的几个好哥们到学校去偷钢琴,结果被人抓到。

几番折腾,陈桂林偶然发现一本俄文的有关钢琴制造的书,于是找来了老伙伴们在废弃的车间里开始了自造钢琴之路。

最后女儿的抚养权虽然还是给了前妻,不过他们的钢琴还是造了出来,陈桂林也收获了新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历,他还得到了成长。

剧本最初的设想,就是用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来讲述社会现实的无奈,以及小人物的悲欢。

2009年,张猛已经通过导演处女作《耳朵大有福》有了一些名气,第二部电影,他打算拍摄《钢的琴》。

剧本是现成的,而且还经过了多年打磨,张猛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钱。

他带着《钢的琴》的剧本来到了200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创投会。

创投会就是一个类似于展销会的活动,导演、编剧和投资者们会在期间进行沟通。

那次创投会中,与张猛同场竞技还有导演韩杰,他展示的剧本,是后来被奉为新派魔幻主义的《树》,也即是《Hello!树先生》。

“展销会”上,《钢的琴》得到了肯定,获得了最佳剧本、最具潜力奖,但却没有拉来任何投资赞助,只得到了30万元的奖励。

张猛为《钢的琴》初定的预算是600万人民币,到了2010年3月,他只筹集到了100万,其中有创投会上的30万,还有曾帮助他拍摄《耳朵大有福》的韩国制片人崔光石为他拉来的50万资金。

这些钱显然是不够的,不过张猛还是决定先开机。

因为创投会的奖励和来自韩国方面的资金,都有领取时间的限制,假如项目在当年的下半年才启动,很可能就会失去使用的机会,之前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2010年4月7日,电影《钢的琴》在辽宁省鞍山市红旗拖拉机厂开机。

100万的启动资金,张猛基本都用在了购买胶片、租设备、预付演员片酬之上。

20天后,“金融危机”如约而至,剧组只剩下了47块钱,张猛再也无法故作镇定地继续拍戏。

刚好临近五一劳动节,他就给剧组放了一周的假,然后拉上制片人,就像片中的陈桂林一样,开始了筹钱之路。

过程中,大部分公司给了他们闭门羹,还有少数想要“趁火打劫”的投资方,他们想要用追加投资来获得片子的完全所有权,张猛显然不会答应这种“卖身契”一样的要求。

幸好,一家名为大连鸿缘影视传媒的公司答应投入200万,公司老板专程去了一趟拍摄现场,看到剧组的穷酸样之后说:“你们是真的困难,5月4号就给你们打款!”

有了这200万,剧组又可以开工了,但张猛还是要能省就省。

胶片的使用是最拮据的,他不能像其他有钱的导演那样“来,我们先走一遍”,拿胶片打一个底稿这种事是绝对不现实的。

也不能随意修改剧本,因为修改剧本就会牵扯到变换场景,这样就会增加费用支出。

影片中的另一个主角“钢的琴”,是这部小成本电影里投资最大的道具,剧组花了2万块买了一炉钢水,其实这架钢琴并不需要一整炉钢水,但钢厂是以炉为单位起化,没有用到的钢水只能倒掉,这种浪费也是无奈之举。

钢琴的制造过程其实并不困难,先做骨架,然后用钢板焊接,钢琴的槽子里填上沙子、稻草和棉絮。

纯钢打造的钢琴非常结实,但不会像木质钢琴那样产生更好的共鸣,弹奏出来的声音也稍显奇怪。

影片在经历了50多天的拍摄后终于杀青,剧组的资金再次见底,分钱不剩。

尽管张猛和制片人对此事一直隐瞒,但女主角秦海璐还是隐约感觉到了他们的这种窘境。

杀青当天,秦海璐表示自己的片酬不要了,还把之前收到的10%预付款退还,帮着张猛支付其他尾款。然后她还继续倒贴,帮助《钢的琴》完成后期制作。

影片中,秦海璐有一句台词:“还可能垫钱呢!”

没想到这句话竟一语成谶。

提到这件事时,秦海璐说:“拍电影赚钱是没错的,但有些东西需要怀念,需要有人去记录。其实拍不完的电影有很多,但我看到了他拍的是什么,如果拍出来的不是个好东西,或者说不是个东西,那就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

秦海璐无偿提供资金支持,是希望这部能够承载时代记忆的片子,不会变成像垃圾一样堆起来的胶片,而是应该成为那段时期的一幅素描,流传下去。

《 钢的琴》在2010年10月完成了所有后期制作工作,张猛着手准备影片的发行以及登陆院线。

可没想到的是,新的难题又摆在了他的眼前。

就像当初筹不到资金,发行公司们虽然认为《钢的琴》是一部难得的佳作,但却都不看好它的“钱途”,几乎没人愿意接手,有的甚至要张猛拿电影频道版权、DVD版权作为抵押,如果院线票房不理想,他们就从中直接扣掉发行费用。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东京电影节,王千源“全票通过”获得了东京影帝殊荣,媒体们开始关注起《钢的琴》,其实这时几乎环球一周的《钢的琴》已经获了很多奖项。

发行商们也再次闻风而动,一家名为完美世界的发行公司就替张猛付清了所有欠款,买下了影片的发行权。

之后发行方开始为《钢的琴》的上映进行策划,首先是档期。

从2011年6月初开始,影片的发行日期一共改了四次,只因发行方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档期。结果还遇到了《建党伟业》和《武侠》等“不差钱的主儿”,最后终于定下了7月15日上映。

上映前夕,发行方又对影片的名字产生了担心,认为《钢的琴》不够商业,还向全网征集,希望网友能够为它改一个“商业一些”的名字。

消息一发出,便收到了网友们的热烈回应,《钢琴总动员》、《疯狂的钢琴》、《变形金刚琴》、《郭德·钢的琴》、《姐弹的不是钢琴,是寂寞》等五花八门的名字层出不穷。

发行方对张猛说,他们做了一个1500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75%的人认为《疯狂的钢琴》要比《钢的琴》要好。

张猛看得出,这是想向宁浩的“疯狂”系列靠拢,他坚决不同意:“疯狂系列已经是宁浩的了,再用疯狂,那不就是山寨了吗?电影名字应该把电影的特质表现出来!”

为此他还开通微博,幽默回应:“片方出手快啊,都已经开始征集大家片名意见了,各位也是相当热情,踊跃建议。好多片名都很好嘛,不过火候就差了点,我觉得要改就得一鸣惊人,现在什么最火?我建议改成《肉蒲团2》,对了,记得标上这是4D的。”

秦海璐也再次站了出来:“只要片名不是《钢的琴》,请把我的名字从出品人里拿掉,我真丢不起这人!”她还曾表示,如果改名,将不会为影片做任何宣传。

在主创们的强烈坚持下,该片以原片名《钢的琴》上映。而这时,早期的造势、王千源的影帝之热度,已经渐渐退了下去。

《钢的琴》上映三周,累计取得票房585万,虽然躲过了《建党伟业》和《武侠》,但是和同期上映的《孤岛惊魂》9000万的票房相比,还是差了非常多。

从《钢的琴》开始之后的十年,张猛一共执导了《胜利》、《枪炮腰花》、《一切都好》、《阳台上》四部电影,还有一部根据《钢的琴》改编的电视剧《离幸福就差半步》。

其中《胜利》和《枪炮腰花》并没有得到公映的机会。

未来,张猛要做的,也许是要找到一条路,找到一个方法,来平衡商业和艺术之间的矛盾。

欢迎关注【印记电影】,了解更多影剧故事

0 阅读:73

印记电影

简介:光映美好 影留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