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不断更新,内容却越来越饱受争议。
当教材出现更改,学生们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反正都是从头开始学,教材上写什么,自己学什么就可以了。
但老师和家长却总是接受无能,打破了自己曾经接受的知识储备,在教授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受到以前经验的影响的。
李雷和韩梅梅变成了Mike和Sarah根据最新的英语新课标教材显示,整本书没有一个中文字,无论是题目和小主人公的名字,都全部是英文。就连我们最熟悉的李雷和韩梅梅,也被Mike和Sarah替代。
如果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想要翻开书预习预习,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试想一下,学生们翻开教材,书上的英文字母认识他,但他一个字都看不明白。
英语新课改一出现,家长直接破防了这样的教材,到底是在难为谁?
英语作为第二门语言教育,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多多少少都会出现被干扰的情况,尤其是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长得一样,但读音和使用方法截然不同。
所以,在刚刚面对英语这门科目的时候,很多学生是会感到反感和排斥的,要是老师能够及时帮助他们,或许还能将他们挽救回来,但搞不好,就会起到反作用。
那么,将英语课本编写成全英文内容,算不算是加大了学生们对教材的反感呢?就连小主人公都变成了陌生的外国人,自己更是提不起兴趣。
并且,这样的教材让人陌生,一个字都看不懂,只能依靠老师的教授,这种被动教学也会让很多学生不喜欢的。
没必要的细节不改又能怎样?
其实,不仅是英文教材会有这样的尴尬,语文数学,甚至是其他并不是很重要的科目,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这种改变。
这些改变让很多家长心生疑问,到底是有什么意义呢?可有可无的改变被拿出来,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满,那些亟不可待整改的问题,说什么都改不明白!
到头来,却用最荒唐的把戏掩饰背后的阴谋,未免有点太不尊重人了吧!并且,每次教材出现改变,老师们就要经受很多不必要的调整和培训,好不容易将教材吃透了,又变了。总是把时间浪费在重建自己知识储备上面,真的有必要吗?
写在后面:教材是学校教育之本,约束着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指引着学生们划分学习的重点,虽然应试教育一直饱受争议,但只要是生活在这个大环境当中,就不得继续承受着。
所以,就算是我们什么都不能改变,也不要忘了为了自己抒发内心的想法,有不公的事情,就要大声地说出来,一直憋在心里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或许因为我们不断地反抗,有朝一日真的发生什么改变不也是极好的吗?
话题讨论:对于这样的总是更改的教材,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