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商业心理课程就像“隔靴搔痒”一时爽

凝芙琴情 2024-02-22 08:34:30

商业心理学课程越来越广受欢迎,社会物质文明发达到一定阶段,人就需要精神文明,人们开始向内审视自己。不少心理学对女性生活不幸的解释,永远围绕一点:

“你童年时缺父爱,所以年轻时,但凡有个男人稍微对你好点,你就飞蛾扑火式恋爱、结婚生子,最后你被感情辜负、你被现实打脸直至遍体鳞伤。”

这种心理学观点是相当受欢迎的,从女人角度来看,一个男人愿意对她好,那肯定是她衡量男人的一个标准,包括愿不愿意和他长久在一起。

问题是,能否以一种逻辑反推,女性成年后对爱的高渴求,是因为童年得到的爱不够?再进一步认定这是原生家庭尤其是父亲的过错?

那又如何解释不少原生家庭幸福美满的独生女,她们照样可能遇到渣男,甚至被杀人分尸,类似这种案例,看客们的解释却是:“父母给的爱太满,她们被保护得太好,低估了人心险恶。”

类似的心理学说来说去,一个成年女性后来在感情上的遇人不淑,好像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要么因为不被爱,要么因为爱太满。

那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原生家庭非常糟糕的女性,她们后来过得很不错,这又怎么解释?仅仅是她们运气足够好?一个女人单凭运气真的能幸福一生?

在我看来,这种从现在反推过去的心理学逻辑,实足脑残,它只能哄那些内心被禁锢在过往的怨妇,因为她们无法改变和接纳当下,她们的负面情绪找不到更好出口。

还有一些心理学,创造各种新奇的术语和人格分类,他们把人的各种心理创伤、负面情绪,全归结于他们总结出来N种人格中的一种,你自己对号入座,先把你吸引入场,你找到座位。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给你讲故事,以共情的方式,让你宣泄生活不如意的根源所在:1️⃣父母(原生家庭)2️⃣配偶3️⃣自卑缺爱。

从人的本能上说,何止女人,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正面感情,且这种需求是没有上限。

但别人对你的感情,都是凭你个人本事得到的,而不是你想要就能要到的。这里的“本事”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比如有些人喜欢温柔的,有些人喜欢强者;有些人慕强,有些人嫉妒强者;有人喜欢钱,有人喜欢黏腻的感情……总之,别人的感情和你的感情,都是千变万化的。你太想得到别人的感情,本来就可能让自己患得患失。

控诉别人给自己的理解和爱不够,这谁不会呢,如果人人都这样以个人感受控诉别人的感情,结局是怎样呢?人际关系矛盾加剧。

某些心理学博主用一种非常通俗合理、实则荒诞可笑的心理逻辑,告诉听众“你就是受害者”。他们充当了搅屎棍角色,一大票女性听众们却把他们当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他们作为商业文化的兜售者是赚翻了,但本质上,以他们逻辑去处理人际关系,很多矛盾并没有解决,“受害者”依然是“受害者”,“受害者”以“受害者”身份的作恶会升级,受害者在增加。

这种低端心理学忽视了一个真理:一个足够优秀独立的人,他们不会索取和控诉爱,他们只冷静判断取舍,他们更不存在花大量时间去抱怨人际关系,因为他们足够确信自己,不会被别人的态度和感情左右自己,他们有正事要奔赴。

那些婆婆妈妈分析这个那个人、吐槽抱怨周遭人际关系的受害者们,他们最后如愿了吗?别人为他改变了吗?

有能力的人,就是付出个人价值、付出爱,且全程心甘情愿。无能又狭隘的人,才喜欢揪着过去不放,长时间吐槽自己如何缺爱。

一个人把自己升级到足够强大,内心精神和现实层面,你看哪个垃圾能把你怎么滴?你顶多是干脆利落的断舍离。除非他要犯法杀你,这就不是心理学和为人处世的哲学问题了,这是法律问题。

美国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说:“无论何时,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心理学受害者思维居多,而哲学及其他思维,基本强调的是强者思维,即思考、接受和改变自己,而不是抱怨和指责别人。

某些商业心理课程的思维体系和价值观决定了,他们在解决现实的人际关系矛盾时就像“隔靴搔痒”一时爽。

很多商业心理课程,它赚钱的逻辑,就是需要一大群心理无法断奶的成年巨婴。他们以母亲角色输出“心理”奶水,他们绝口不提哲学,因为人一旦从哲学的宏观层面觉醒,他们就不需要心理奶妈了,奶妈们就赚不到钱了。

0 阅读:0

凝芙琴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