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霜剑重见天日,杀曾静四娘险些丧命,五台山独臂神尼传绝艺!

伯芳评文化 2024-06-24 06:03:56

话说吕四娘在了然大师的指引下,要到五台山拜独臂神尼二次学艺。在黄山“野云草堂”,吕四娘收拾好行囊和母亲道别。

林氏一见女儿今日就要下山,鼻子一酸,眼泪下来了。林氏上下打量了一下四娘,如今四娘已是十七岁的大姑娘了,亭亭玉立,明眸皓齿,眉宇之间透着股硬朗之气。

这个年纪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可是如今家仇在身,哪还有心情顾及儿女私情。又想到这十七年来四娘从没有离开过自己,母女二人相依为命,这一走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再见,离别与忧思之苦萦绕在林氏心头。

四娘看见母亲流泪,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想起以前的日日夜夜,想到母亲凄苦的一生,也是泪如雨下。黄犊在旁边看她们母女二人难过的样子,也是无限伤感,劝了好一会儿,母女二人才止住悲声。

林氏好像想起什么似的,抬起头,握住了四娘的手说:“孩子,再过几天就是吕氏一门的忌日。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面朝家乡的方向,磕几个头告慰一家老小在天之灵。”四娘一一允诺。

从黄山到五台山,一路千山万水十分遥远,四娘只身一人离开了“野云草堂”。有了前番下山的经历,这次四娘是格外谨慎。一路上拣些较小而又宁静的客栈,也不露出半点武功,好走的路就步行,不好走的就雇辆小车。

这一天,四娘就来到了铜陵境内。铜陵在清初时属于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后来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江南省。康熙元年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铜陵县属安徽省池州府。

铜陵是安徽相对较大的一个县,历史悠久,经济也算发达,往来安徽与江苏、浙江等周边地区的商人也常在这里歇歇脚,所以铜陵人来人往很热闹。

吕四娘边走边向街道两旁观望,心说没想到铜陵这么繁华,天快黑了,不如今晚就在这里休息一夜,明日赶路不迟。

这条路的尽头,她看到一个小茶棚子,小是小了点倒是十分干净,人也不多,正是个可歇息的好地方。不如坐一坐,一来歇歇腿,二来向店主人打听一下附近的客栈。

她走进了小茶棚。茶棚主人看见有客人来,把四娘领到靠近窗子的一张茶桌上,顺手从肩头拽下一条白手巾,把眼前的桌子擦了又擦,掸了又掸。

四娘捡了个背靠门口的地方坐下,向小伙计要了壶茶,慢慢地喝着。四娘心中估算着行程,又在心中盘算着见到独臂神尼的情景……

正想着就听身后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进来几个人。四娘没有回头,凭声音四娘分辨得出是四个人,有的人脚步重些,有的人脚步轻些。

一个人粗声粗气地叫着:“伙计来壶上好的茶,老子渴了,快点!”伙计答应着,放下了一壶茶和四个茶碗。

只听另外一个人慢声细语地说:“吕兄,何必如此粗鲁,斯文些还会少了你的茶吗?来来来,这茶我请了,吕兄慢用。”

“哼!”粗声粗气的那个人说:“斯文能当饭吃?想想我就生气,我姓吕咋了,天下姓吕的多了,还都是吕留良一家人啊?别说做生意了,命差点没丢在嘉兴。晦气!晦气!”

四娘正慢慢品着茶,忽听来人提到祖父的名字,手猛地颤了一下,放下茶杯,支起耳朵细细听着。吕氏一门已被抄两年了,怎么今天雍正还不罢休。

就听慢声细语的人说:“吕兄有所不知。吕留良是江南的名士,诗书传家,学问很深。有个后生叫曾静的,打着吕留良的幌子,反清复明,书生就是书生,也就是纸上谈兵,很快事情败露了。可惜吕氏一门惨遭屠刀之下,在浙江人人谈吕色变,吕兄你能有命回来已经是万幸了,就不要牢骚满腹了,来,喝茶。”

又有一个嘶哑的声音说:“吕留良一案算一算离今天有两年多了,怎么官府还是没完没了的?”

慢声细语的人说:“可不是,要说也有两年多了,本来事情已经平息,不再有人过问,可是恰巧前几日又出了这么档子事。当朝刑部尚书的儿子好舞文弄墨,不知怎么的就写出那么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来,这下可惹出了大祸,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粗声粗气的人还没等他说完就插嘴说:“那跟吕留良扯得上半毛关系?”“吕兄听我说完。”

慢声细语的人接着说:“本来曾静案发之时,吕留良就已经死了多年了,按理说这跟吕留良有什么关系?曾静招出他的思想都来自吕留良书中,所以吕氏一门无一幸免,就连埋在地下的吕留良和吕葆中父子的尸骨都不放过,也要斩首。”

“事情过后雍正皇帝没斩了曾静,相反还任用了他,曾静见皇帝这么厚待自己,早将反清大志丢在脑后,写了本《大义觉迷录》四处宣讲批判吕留良,污蔑吕留良的言论是迷惑人心的谬论。”

“这次他又在刑部尚书儿子的诗文中找出了只言片语,硬说这个人也是受了吕留良的蛊惑,才有反清复明的贼心。可怜吕留良、吕葆中父子前番被斩首,今番尸骨又被掘出,晒在菜市口很多天了。”

“曾静也在嘉兴监督当地官员查办吕氏一门余党,所以吕兄你到嘉兴还敢称自己姓吕,我说你命能保住就算万幸了,就是因为这个。”

吕四娘听完怒发冲冠,心想曾静啊曾静,人面兽心的狼,枉我当日还称你为先生,敬你的为人,哪曾想我吕氏一门原来是葬在你的手上。我不杀你难解心头之恨,我不杀你怎对得起死在你手上的这些冤魂。

吕四娘双目圆睁,紧咬银牙,暗道:“母亲在临行时交代吕氏一门忌日快到了,我何不先到嘉兴府,无论如何也要取回祖父、父亲的尸骨,还要找曾静那个败类,一定要杀了他。”

吕四娘起身离开了茶棚,按正常的路程她从铜陵北上到合肥、阜阳,经过许昌、洛阳就到了山西境内。现在她改了路程,从铜陵向东而去,路过宣城、湖州。

四娘心里着急,快马加鞭不到三日就来到了嘉兴府。林氏在四娘临行时告诉四娘,当年吕留良生活在嘉兴桐乡的石门镇。

桐乡隶属于嘉兴府,石门原名是崇德,因为和皇太极年号相同所以避讳改为了石门。湖州同桐乡相邻,到了湖州马上就可以到达桐乡,非常地近。

湖州和桐乡之间只有一座城墙,因为不是什么重要的门户,所以城门年久失修有些破损了,尽管如此,城门边还是站着两队士兵检查来往的行人,特别是对青壮年盘问得十分仔细。

四娘是个姑娘,士兵只是简单问一下,就让她过去了。进了城四娘四下一望,感觉似曾相识,可是大部分已经不记得了,自己还不太懂事的时候,就和母亲住到杭州西湖山上,十几年来都没有回来过。

走在桐乡的路上,四娘百感交集。吕府在石门还是较大的一户人家,想找到并不难。四娘到了吕府门外,黑漆大门已经破旧不堪,上面还贴着封条,门口墙外一片凌乱。

吕四娘远远望过去,大白天她没敢靠前。她打算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趁黑访一访吕家的老宅。打定了主意,四娘先找了家小客栈,吃过了东西休息了一下,就等着三更天夜探吕府。

吕四娘在房中静静听着,就听到外面打过三更。她换好夜行衣,浑身上下收拾得利利索索,打开窗户飞身跳出客栈。此时家家闭门,户户上锁,街上十分安静。

时常有一队队官兵来往,四娘巧妙地躲过他们,沿着白天探好的路,不一会儿就来到吕家门前,她并没有从前门进入,而是一转身来到了后门,一纵身爬上墙头,飘然落下。

三更时分,外面起风了,风还不小,刮得吕府后园中的树木哗哗地响。吕四娘沿着小路向前院走去,穿过回廊来到了正院。

正院层层叠叠由三层院套构成,凭记忆四娘记得祖父的房间就在最中间的那层,卧室旁边是书房,书房是祖父最常去的地方,也是小四娘常去的地方。

她来到祖父的书房前,房门敞开着,窗户纸大多已经没有了,留下少有的几片还粘在那里,随着风唰唰地飞上飞下。

四娘走进书房,见桌椅、书架横倒在地上,有的已经被砸碎。乱书废纸散落一地,墙上还有几幅画幸存,也是横七竖八,不是被撕掉一半就是被人用刀划花。墙上、房角已经结上了密密的蛛网,好一片凄凉,四娘眼泪就下来了。

就在这时一阵大风吹了进来,这风好大,把地上的纸片掀起多高,墙上的画也被风卷起。这一晚恰是阴历十五,月光皎洁,借着月光四娘忽然看到就在最靠边的一幅画的后面隐隐约约有道缝儿。

四娘抢步过去,扯下画用手上前一摸,的确有缝,不是一条,而是个长方形的暗阁。她轻轻地将外面的挡板取下,伸手进去,果然有个盒子。

等到四娘把盒子打开一看,不是别的,正是一把寒气逼人的宝剑,这把宝剑反射着月光更显得锃亮无比。拿在手中掂一掂,分量不轻。剑柄上赫然刻着三个字“冰霜剑”。

吕四娘惊喜万分,拿着这把宝剑翻来覆去地看,拔出来耍了几下十分好用,仿佛这剑就是专门为自己打造的一样。在剑盒里有一个锦囊,四娘打开一看是祖父亲笔所写,里面介绍了这把剑得来的经过。

大致是说,这把剑原来是吕留良年轻时组织义军反清,有一个高人赠送的。可是反清的事没有成功,吕留良就闭门家中,一心著书立说,这把剑也就闲置无用,想送人又有几分不舍,留下来又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就将此剑藏起来,只等后辈有缘人。也是祖上保佑,官军抄家时没有被发现,今天四娘偶然之间得到,真是天意,“冰霜剑”从此又重见天日。

四娘看看天色,是该回去了,于是带着宝剑离开了吕府。离开之前她在天井之中朝北磕了三个头,悼念吕家死去的亡灵。

回到客栈之后,吕四娘把夜行衣脱去,简单地休息了一下,因为今天她还有件事要去办,就是拿回祖父和父亲的尸骨,让他们入土为安。听说他们的尸骨至今还在菜市口,所以白天四娘还是要探探路。

可是菜市口没有,那天在茶棚中听到的吕留良父子的尸骨不翼而飞了,难道是消息不准?四娘一路琢磨,不过四娘倒发现这里巡逻的士兵不少,昨晚她见街上往来巡逻的士兵心里就有些疑惑,今天白天依然如此。

在小饭馆吃饭的时候问了小伙计两句,小伙计也不太敢说,只说这两天城中出了大事,官兵才多了起来。

四娘心想一定有事,于是决定今晚到县衙走一走。主意打定,等到三更时分,四娘来到县衙墙外轻轻一跃就翻了过去,这里依然灯火通明。

四娘顺着墙走,到了一棵大树下,借着树枝的力量上了房顶,四娘随着黄犊也学了些轻功,上房走瓦还是不费力气的。

四娘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在一间最亮的房顶上站住了脚,小心地掀起一片瓦,往里观看。只见里面有两个人,一个穿着官服,脸正对着四娘这边,四娘一看不认识,不过从他的官服上看似乎是本县的县令。

另一个是便服,书生打扮,背对着四娘,不过看背影四娘觉着眼熟。就听穿官服的人对书生说:“先生,皇上是不是非常生气?卑职惶恐。”

书生说:“我今天收到皇上飞鸽传书,对你非常失望,责令你马上捉拿疑犯,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偷盗重犯尸骨,实属大逆不道。”

四娘在房上已听明白八九分,原来父亲和祖父的尸骨已经被人盗走。此人为什么这么做呢,是好意还是恶意?

正想着就听那书生接着说:“还有那沈在宽一直没有归案,这件事是否有线索,他可是重犯。”穿官服的人说:“已经在找了,只是现在还没有线索。”

四娘心头一惊,原来沈公子还活在世上。两年多了,一直以为沈公子死了,不知多少次为他流眼泪。原来他还活着,他现在又在哪里呢?

书生交代完事情后转身要离开,一转身四娘看清了他的脸,原来是他,怪不得刚才看他的背影眼熟。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曾静,从一个反清的义士变成了雍正的走狗,害了不知多少人。吕四娘一看是他,心头怒火燃起。

曾静出来,往后面去了。四娘跟在后面,一转弯曾静进了一间房。曾静坐在床上刚要休息,一回身见一人已经站在他面前。

他吃了一惊,仔细一看是多年没见的吕四娘,惊叫了一声:“原来是你!”四娘手里的剑直指着曾静的鼻尖,曾静手扶床沿一动没动。

吕四娘柳眉倒竖,喝道:“曾静啊曾静,你真是个败类!当日我还把你当成老师,我母亲待你不薄,你为什么害我们吕家?沈公子拿你当兄弟看待,你却对沈家赶尽杀绝,你良心让狗吃了!”

曾静面无表情地说:“吕姑娘,你走吧,今天的事我不会对任何人说,也不会追究,看在过去的分儿上,也看在我对你……唉!你走吧,从今以后我们形同陌路。这里很危险,你也不要再向前一步了。没错,沈公子我们过去是朋友,不过现在我们立场已经不一样了,我也是听从上面的命令,吕姑娘你好自为之。”

“呸!”吕四娘唾了一口,“少在这儿假仁假义,我今天就要取了你的狗命。”说着剑向前一刺。曾静看吕四娘非要杀他不可,心一横手一搬。

四娘顿时就觉得脚下一沉,掉在了一个密室里。仗着有功夫在身,四娘没有受伤,不过周围漆黑一片,用剑试探了一下都是用石头做的,哪能逃得出去。也不知过了多久,无粮无水的四娘觉得体力渐渐支撑不住。

忽然,其中一侧墙被人打开,进来四个大汉,都是黑纱蒙面,四娘用剑支着身体,根本就没能伸手,就被这几个人塞进了一个袋子。

四娘只觉得被人扛着晃晃悠悠走了很长时间,自己又被重重抛在地上,露出头来一看,前面站着的正是曾静。吕四娘颤抖着声音说:“曾静,要杀我就痛快点,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曾静说:“四娘,我不杀你,念在林氏婶子待我一片至诚,我对吕氏一门的敬意的分儿上,这次我还放了你,不过这是最后一次了。你走吧,这里很危险。本来我要拿的人不是你,前几天,你祖父和父亲的尸骨被人盗走,所以此地备了重兵,你离开这里吧,好自为之。”

吕四娘说:“灭门之仇不共戴天,今天我杀不了你,日后一定取你项上人头。”曾静带着这四个人走远了,吕四娘从地上爬起,强打着精神走了一段路,总算找到了个小店要了间房,吃了点东西倒头就睡,直睡到第二天日落才醒。

她觉着体力恢复了一些,身上也有了力气。又休息了两天完全好了,向店主一打听,这里是嘉兴城外。

要北上五台山先走水路,沿京杭大运河北上,经苏州、常州、镇江、淮安、徐州、济宁直到山东聊城,然后还要转陆路。

这一路山高水远,异常艰辛。终于老天不负有心人,四娘走了将近三个月,这一天来到了阳泉,阳泉不大却是由东南方向进五台山的必经之路。从这里向北走,就到了一个叫牛道岭的地方,过了牛道岭也就进了五台山。

五台山方圆五百余里,由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环抱而成,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

山高林深,多有险峻之处。正是八月天气,四娘从黄山上下来的时候,天气已经十分炎热,这一路上也是酷热无比。可是一进五台山,顿感爽快极了,异常地清凉。

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交通还是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下山时黄犊交代独臂神尼悟因法师在海会庵中出家修行,四娘过了牛道岭向北打听海会庵,一打听才知道,五台山的中心位置是台怀镇,也是五台山最热闹的地方,海会庵就在台怀镇以南二十里处,从牛道岭往北顺山路走就可到海会庵。

四娘在黄山生活近两年,走山路相当熟悉,还有功夫在身,走起来要快很多,不到三天的工夫远远地就看到前面高处有一座寺院,等到再走近一点儿四娘发现过不去了。

海会庵建在清水河畔,夏季涨了洪水,寺周一片汪洋,而且河床陡峭,都是砂砾石,两岸靠山,就好像一个天然的大沟横在脚下,再向下一看是断崖绝壁。

八月正好是雨水多的时候,河水宽一百多米,流速相当快。四娘四下一打量,还真别说有一座小桥,不过因为年久失修,小桥晃晃悠悠,走起来像浮桥一样,走到中间桥面贴在水面上,一不小心鞋就能被水打湿。

过了小桥,是一片宽敞的空地,前面就是海会庵了。顺着石阶四娘走进了庵门,庵内香烟缭绕,显得静穆庄严。

四娘找到庵内的小尼姑说明来意,小尼姑做了个佛礼说:“女施主,实在不巧,昨天家师才走。”四娘心往下一沉,心说这可如何是好。又问道:“小师傅,悟因法师到何处去了,说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小尼姑说:“家师行踪不定,云游四方。这一去少则半月,多则一年二载,不过家师走的时候交代过,如果有客来访,就让暂时住在庵内,住长住短施主自己决定。”

四娘一想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可选择的了,就只有先住在这里,只能盼着神尼能够早点回来。小尼姑带着四娘来到后院,好一个清净的地方。

四四方方的小院里几棵松柏约有百年的树龄,粗壮笔直,树下几个石凳一张石桌。院里还有两间禅房,小尼姑领她走进了一间,屋里基本没什么摆设,就一张床。

四娘走近一看,这张床就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石块,有很多凸起的地方,不过床面倒还算平坦。床面上除了个蒲团什么都没有。小尼姑说:“施主尽管在这里休息,有什么需要的就来找贫尼。”

小尼姑出去了,四娘独自一人在房中,看看床便和衣躺在上面,走了这几天她确实也累了。五台山是个寒凉之地,躺在山石上连个铺盖都没有,不到一刻钟,四娘就觉着寒气直逼心脉,一翻身她起来了。

看到床上的蒲团,心想好在跟黄老练功的时候学过打坐,否则空室之内要怎么休息?打坐是练习内力的极好的方法,必须要平心静气,排除心里一切杂念。

四娘盘腿坐在蒲团之上,五心朝天,双目紧闭,努力调整好呼吸。渐渐身体内有股轻盈之气,还没等这股气凝成一团,精神稍一分散,轻盈之气顿时化为乌有。四娘到底是年轻,阅历尚浅,时常有浮躁之气。

四娘起身离开了禅房,往前边找那个小尼姑去了。海会庵十分清静,除了今天看到的小尼姑,四娘没有看到其他人。

正要找小尼姑,小尼姑不知从哪个角落里转了出来,手里端着个茶盘。盘上有三样东西,是一碗白粥,两个馒头,一碟小咸菜。四娘清淡惯了,素菜照样觉得清香无比。

边吃边和小尼姑聊天,四娘说:“小师父,悟因法师的功夫是不是相当了得,每天都在庵中练功吗?”

小尼姑笑着说:“哪里,我每天除了看见家师在禅房里打坐外,也没看到过师父舞枪弄棒。”四娘心里纳闷,都说独臂神尼功夫上乘,难道又是道听途说?

吕四娘到海会庵一转眼三个月了,还是没看见独臂神尼,每天除了打坐实在是无事可做。每当追问小尼姑,小尼姑只说别急别急,让她静养身心。

四娘倒真是有点小小收获,她发现每天打坐的时间一点点在增长,坐在床上清凉的感觉一天天增加,身体里的那股轻盈之气常让四娘感到舒爽无比,白天练功也觉得得心应手。只是一想到自己家仇在身,悟因法师又不见踪迹,心里就着急。

半年来,吕四娘没事的时候常到庵外行走,对五台山的地形了如指掌。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座山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的不同化身:东台望海峰供奉聪明文殊,西台挂月峰供奉狮子文殊,南台锦绣峰供奉智慧文殊,北台叶斗峰供奉无垢文殊,中台翠岩峰供奉儒童文殊。山上林立的古刹宝塔,无不彰显出佛教圣地的庄严雄浑。

这几个月,吕四娘把这五座山峰都游尽了。几座峰都是非常高的,要游尽五峰也要有相当的耐力,刚开始时四娘有些吃力,渐渐地身轻如燕,登高峰如走平地。即使是有些倦意,打坐过后体力就恢复如初,而且内力是有增无减。

五台山的中心有个台怀镇,是五台山最热闹的地方。到五台山来观光拜佛的人都要到台怀镇,他们或者留宿或者歇脚。

台怀镇是四娘常去的地方,一般是给庵里买一些生活的必备之物,这些原来都是小尼姑分内的事情,自从四娘来后,她就把这些事交给吕四娘。四娘也是闲来无事,再者还可以练练脚力。

这天一早,四娘就从庵里出来到台怀镇置办物品,到了镇中心就觉着今天的台怀镇跟以前不同,净水泼街,黄土垫道。

心里正纳闷的时候,就听三声铜锣开道,先过来一队马队,马上这些官兵个个神气十足,马队过后是步兵,个个真刀实枪。

步兵之后又有一路人马,这些人身穿黄马褂手握着刀把,神情紧张,眼睛向四处张望。这些人中间有一顶轿子,黄缎子的十分豪华。

这些黄马褂左右簇拥着轿子。后面又是一队步兵,接着又是一队马队,队伍非常庞大。四娘心想这是什么人?场面如此气派。

向旁边人一打听才知道,是皇上到五台山敬香来了。一听说是雍正来了,吕四娘心中一阵大喜,心说雍正啊雍正我正愁遇不到你,今日你送到我眼皮底下,看来我吕家的仇马上就要报了。想到这里正要拔出冰霜剑,四娘又意识到时机还不到,莽撞行事只能打草惊蛇。

四娘潜伏下来想等到晚间伺机而动,打听到了雍正晚间歇息的地方,四娘就在远远的地方观察动静。

天渐渐黑下来,只见雍正住的地方灯火通明,再看客栈里三层,外三层都是官兵,连个小鸟都飞不进去,四娘焦急万分。

怎能让这么个时机就这么错过,她把心一横,拔出宝剑心想雍正我和你拼了,不管怎样姑奶奶今晚也要杀了你。

她正要飞身向前,突然觉得自己的后脖颈儿被一只手牢牢掐住,按住了她的上身,四娘竟然无法动弹。

吕四娘心说大事不好,这是谁,他什么时候到了我的后面?我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后面的那位说:“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刺杀王驾!”

四娘听后面那人一说话,头发根都立起来了,心里纳闷:“他怎么知道我要杀雍正,莫非他是雍正的人?看来我今天这条命就交待在他手上了。”

那人接着说:“你有几颗脑袋,你又把五台山众多僧人的性命置于何处?”四娘仔细一听觉着这人的声音怎么这么像女的。

那人把手渐渐松开,四娘回过身来,一个老尼姑站在她面前,七八十岁光景,面色青白,灰布僧衣,一副威严的样子。

四娘上下打量着尼姑,猛然看见这尼姑的左臂的袖子空空荡荡的,风一吹袖子随风摆动。哎呀!这难道就是我日思夜想的独臂神尼悟因法师吗?

四娘马上倒身就拜,喊了一声师父,眼泪就下来了。尼姑一看四娘流了泪,语气软下来说:“孩子,我知道你的心情,可是现在时机不到,去了只能枉送性命,走吧,跟我回庵中吧。”

老尼不是别人,正是江湖中大名鼎鼎的独臂神尼。她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乃是前朝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当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时,长平公主还是个四五岁的孩子。

崇祯皇帝一见大势已去,明白整个皇室将被血洗,与其这些后宫嫔妃被人糟蹋,还不如自己先把她们杀死。于是崇祯帝挥剑把宫里的妇人们一一杀死,看到长平公主时,一剑砍去,长平公主虽然还小,却是相当机灵。

她看到父皇像疯了一样拿着剑冲着她过来了,本能地往旁边一躲。剑没刺到她的心脏,却削掉了她的一只胳膊。当时小公主疼得昏死了过去,多亏了公主的奶娘拼了命保住了她的命,又偷偷把她救出宫去。

后来长平公主被一个云游的老尼救了,把她带到华山出家,并传给她武功。再后来长平公主到了五台山,她和原海会庵的主人是过命的朋友,多年后老庵主去世,她才到了这里长期居住在海会庵中。

老神尼练了一身绝世武功,本想反清复明,重振大明江山,可是总是找不到时机。眼见清朝的统治一天天稳固,老神尼年纪越来越大,她也心灰意冷了。

半年前独臂神尼到少林寺拜访了然大师,了然大师就提起了吕四娘。独臂神尼听后顿时觉得眼前又有了希望。

悟因法师有一身的绝学,特别是她用毕生时间揣摩出的绝技“摄神运气法”,是上上乘的武功。

“摄神运气法”是凭自己的意念为武器,随意运气,心至气至,使出看似轻柔的一招威力却是无比,十丈以外的树叶都能被功力震得纷纷坠落。

有时这一招又被江湖人称为“粘身十八跌”,再凶狠的敌人也靠不到近前,甚至还没看清对方出的招式,自己就早被人摔出老远。

江湖中有多少人慕名来学习“粘身十八跌”,不过来庵中住上不到半个月就都悄声隐退了。原来,老神尼一直想找个传人把自己毕生的武艺传下去,可是老神尼要求还挺高,第一要人品,第二要有功夫基础,第三要和满清有不共戴天之仇。这三点都能满足的还真不多。

老神尼暗中考验这些来庵中想学她武功的人,第一关就是静心关,所有来这里的人都被小尼姑带到那间只有个大石头作床的禅房里,在这间房里睡觉是别想,只能打坐。

“摄神运气法”的人门功夫就是打坐,只有日夜打坐,摒除一切杂念,直练到心如止水、物我两忘的境界,体内真气才能与天地之气合而为一,才能发挥威力。很多人这一关就败下来,他们来庵里见不到老尼姑,十天半月等不到,心浮气躁的人就打了退堂鼓。

第二关就是看是不是有颗平常心,海会庵里就一个小尼姑,里里外外都要她来打点,所以老尼姑就暗中观察,看看来这里的人是不是能把庵里的事当成自己分内的事。

第三关也就是最重要的一关,就是个“缘”字,是否和那块大石头有缘。可千万别小看了这块大石头,它是老尼姑在华山学艺之时,她的老恩师的珍爱之物,取自华山峰顶的一块千年老石。这块老石经历千年岁月洗礼,吸收日月精华,十分有灵性。

只有和它有缘的人坐上去,才会有股轻盈的真气,随此人的血脉流经全身,如果能将这股真气凝聚起来,可以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即使不知道如何把这真气凝成一团,练功的人也会感觉到身轻体健,行走如飞燕,登山如平地。

老神尼在暗中观察了吕四娘三个月,真是惊喜万分,正要现身时,就发生了前文咱们说的吕四娘要在五台山刺雍正的事。老神尼马上出手阻止,现在时机还没到,轻易出手祸患无穷。

回到了海会庵,吕四娘跪倒在老神尼面前,把过去的经过一一讲述一遍,老尼听后不住地叹息说:“孩子,了然大师把你的情况告诉我了,从今以后你就在我这庵中练功习武,等到时机成熟时,为师必定会让你下山,找雍正报仇雪恨。”

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这两年时间四娘在老神尼的悉心教导下练就了一身绝技,不但能飞行树梢绝壁,而且把“粘身十八跌”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能心到功至,转瞬间闪出令人防不胜防的数十招。

还有一套“神女剑法”威力无比,这套剑法共一百零八式,也是老神尼几十年揣摩出的独门剑法,分为三十六招攻式,三十六招走式,三十六招守式,而且见招拆招,变化莫测。吕四娘手执冰霜剑把这套“神女剑法”练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老神尼在旁观看不住地点头。

这一天吃过早饭,老尼把吕四娘叫到跟前,说:“四娘啊,为师见你功夫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是你该下山的时候了,一晃你在山上已经两年了,你也大了,下山后行走江湖你要明辨是非善恶。扶弱济贫,锄除不平是我们练武人的分内之事,如果你倒行逆施,伤天害理,为师绝不会饶你。下山去吧。”

四娘眼含热泪,跪下给师父磕了三个头,起身回房收拾东西。独臂神尼把四娘送到了牛道岭,这是吕四娘进五台山时的头道岭。

师徒二人在此处话别,老尼说:“四娘,复仇之路多有艰险,你要小心行事。‘瓜熟蒂落,中秋之候’就是大仇得报之时。”吕四娘牢记在心,拜别师父,下山去了。这才要独闯江湖,进京长剑刺雍正。

0 阅读:0

伯芳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