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就读过张籍那首《秋思》,知道他那时候在做官,以为终于是个仕途比较顺畅的诗人。
没想到他也曾屡试不第,晚年才得以入仕。
这段作为平民生活不易的日子,他见证了各种人间心酸。
正因此,他的诗记录了不少疾苦,兼具着文学性和历史价值。
这首《相和歌辞·董逃行》,就是他的作品之一。
相和歌辞·董逃行
张籍[唐代]
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
宫城南面有深山,尽将老幼藏其间。
重岩为屋橡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
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
这是唐代东都洛阳战乱中的情况。
乱军在洛阳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一把火烧了皇家的天宫。
熊熊大火,将金碧辉煌的圣殿毁于一旦。
那时的洛阳城里,只有残虐和啼哭,秋风也不愿吹进城中。
侥幸逃出的百姓,只能躲藏于城南深山中。
他们无处可去,因为一切都在城里,都被占据和毁灭。
青壮年能走到天涯海角,重新生活。老幼却经不起路途上的颠沛流离。
能指望谁呢?
垒起岩石做墙,勉强能抵挡冷风;橡子充饥,难以下咽,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他们只能祈祷上天,让这场暴行赶快止息,他们好回家去。
根在哪里,人就得回到那里。
于是每个夜晚,他们都会派年轻男子去打探消息。
他们有力量和智慧,只有他们能做这样的事。
可是每次回来,都是不幸的消息。
城里没有平息,还在混乱,还在抓壮丁去打仗。
如此局势,谁都不敢回去。
青壮年更是不敢,因为他们知道,很可能一去就不复返。
如果被抓住,宁可断手足,用那“福手福脚”去躲避厄运。
那些逃难的人,不知何时才能回去,过上平静的日子。
张籍无比渴望太平,就像钱起一样,战乱不止波及全国百姓,还连累后代。
好好活着尚且艰难,更何谈仕途?
每个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对自己的地方,保留着美好的希望。
若有一天回去,一切如旧,那将是一生的闭环,深刻于灵魂的幸福。
因为物是人非,其实不必伤感,这是光阴荏苒的必然。
就像战争有始有终,人生有老有少。
值得庆幸的是,回到那里,还找得到自己孩童时嬉闹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