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报告:三星堆与考古学划分的思考
在考古的领域里,三星堆的发现可以重新定义了这片区域的历史,将其历史在原来的认知又向前推进了近千年。
考古遗存与地面历史资料的结合往往可以补充和验证彼此,然而,许多文化遗址的年代可能被低估了几百年,比如二里头、殷墟、曾侯乙等,而到了三星堆,这个差距甚至扩大到了近千年。
这引发了我们对于考古学测年数据校正的反思:商中晚期的定义是否能够完整地还原三星堆的文明?
因为三星堆文明在商中晚期的出现,就如同来自外太空一般,与当时的主流文明脱节与华夏文明脱节。
关于考古学对文化遗址的划分,国际考古学常采用三分法,将欧洲史前文化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发展阶段,并以文化遗址所在地的小地名来命名该文化遗址。然而,这种历史阶段的划分方法限制了我们对古代文明起源的追溯,因为在青铜时代之前,我们既找不到青铜文明,也找不到文字文明。考古学对文明形成的标志主要集中于由阶级形成的文字、青铜器、城址等,这导致了对文明起源的研究往往变成对这些文明要素的追溯。
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址,比如大面积、整齐规划的都城、各类玉器和陶器、具有记录性质的石器、复杂多变的墓葬方式等。中华文明在祖先记忆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记录在骨器、石器、玉器等形饰上,并通过绘画、刻画、刻符、书写等方式留存在遗物上。中华文明具有独有特色,早已透露出文明体系的完备与成熟。中国古代文明的建立是由一统天下的统治者建立管理天下四方的机制,并建立了王方之外的千国万邦互助互管的屏围。
国际考古学将城址和青铜器的存在作为判断某一考古学文化是否迈入文明的标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粗糙且简单的方式。如果有王、有都城、有礼仪制度等,并且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就能宣告文明的实际生成。文字作为记录和描述社会结构复杂、运转的实际面貌的重要工具,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仅凭目前缺乏文字的实证资料,或无法认出文字,并不能证明当时没有文字的发生与存在。
总的来说,文明的形成不应该仅仅依赖于特定的物质标志,而应该从更广泛、更综合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对于中国古代文明,我们应该摆脱简单的分类,而是应该深入挖掘其独特之处,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