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宇宙红移,天文学家如何测量遥远宇宙!建议收藏

窥探宇宙法则 2024-08-05 12:51:20

这张照片是韦伯望远镜拍摄的一张深空场,大家注意照片中这个微弱暗红的斑点,它距离我们大约130亿光年。

也就是以光的速度飞行130亿年的距离。

但,就这么一个微弱的光点,天文学家是怎么看出,它距离我们130亿光年的。

大家好啊,我是腾宝,这期就给大家详细的解答下这个问题。

文章我们从科学家探索光开始,然后就是一步步解开光的秘密,到最后,天文学家又是怎么利用解开的谜题,从而得到遥远天体的信息。

所以,这也是研究光的一段发现史,希望大家收藏哈。

前言

对于天体距离的测量,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像视差法、标准烛光法。

但对于遥远的距离,像那种几十上百亿光年的距离,却只有一种准确的测量方法,那就是红移测量。

而要说到红移测量,这就不得不提到夫朗禾费线了。

这是人们探索光的一个伟大发现。

故事呢,还要从17世纪开始。

光中暗线

在 17 世纪时,牛顿首次发现,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它会分散成如彩虹那般不同颜色的光。

也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牛顿把这种色散后得到的光称为光谱。

光的色散

虽然这个现象看着很简单,但它却是我们解开光中秘密的开始。

在牛顿得到光谱的一百年后,1802 年英国的物理学家沃拉斯顿对牛顿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使色散后的光谱的精度提高,提高后,他在太阳的光谱中首次发现,光谱中存在许多暗色的条纹。

沃拉斯顿

光谱中的暗线

但当时他对这些条纹没有太在意。

只是认为这可能是仪器造成或者颜色的分界线什么的。

所以他对此也没进行深入的研究。

直到1814年,夫朗禾费的出现才让人们重视这些暗线的存在。

夫朗禾费

1814年,夫朗禾费这个时候二十多岁,很年轻,但他制造光学仪器的技术却相当了得,这个时候他设计出了现代首款光谱仪。

夫朗禾费展示光谱仪

1814年,他通过自己的光谱仪也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那些暗色的条纹。

但和沃拉斯顿不同,夫朗禾费对这些暗色条纹很感兴趣,起初他也认为可能是仪器的原因,但随着他对仪器的不断改良,这些暗线却并没有在光谱中消失,反而是光谱中的暗线越来越多。

太阳光谱中的暗线

所以夫朗禾费认为,这些暗线可能是光源本身的问题。

之后他对这些暗线出现的位置以及粗细、波长都进行了仔细的测量,并且他又测量了其它几颗明亮恒星的光谱,在那些恒星的光谱中,他也发现了暗线的存在,但这些暗线和太阳光谱中的暗线排列却不一样。

所以在几轮研究后,夫朗禾费得到信息:这些暗线应该就是太阳和恒星本身所致,与地球和仪器无关.

虽然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但夫朗禾费的研究,把这些暗线的产生原因指向了光源的本身。

也就是因为他的这些探索,在45年后,人们才得以解开暗线的秘密。

暗线之谜

1859 年的时候,这时有两位科学家,德国的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和化学家本生。

他们两个在这个时候喜欢玩火,就是烧各种不同的元素。

在烧元素时他们发现,燃烧不同的元素,光谱仪会留下不同的亮线。

元素焰色

这些明亮的线条和之前夫朗禾费发现的暗线很相似。

所以,他们这个时候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些暗线会不会与元素有关呢。

之后,他们两个用本生灯发出的石灰光做了一个实验,

石灰光是一种连续的光谱,也就是没有暗色条纹的光。

连续光谱

当他们让这种光经过不同元素的冷气体时发现,原本连续的光谱出现了暗色的条纹。

这和夫朗禾费测量的暗色条纹一致,并且暗色条纹出现的位置和之前燃烧元素出现的亮条纹,可以一一对应。

所以他们两个得出结论,燃烧这些元素可以发出不同的光,从而产生亮线,而当光经过这些含有元素的冷气体时,元素又会把这部分光吸收掉,留下暗线。

这便是暗线产生的原因,它们是元素的吸收线。

有了这个发现,从此我们探索宇宙,便有了一个了不起的武器--光谱探测。

利用光谱中的暗线,我们可以在无法离开地球的情况下,了解遥远太阳的元素组成,遥远星系的元素组成,以及任何只要能得到吸收线或发射线的天体,我们都可以知道它们的组成,这便是研究这些暗线带给我们的信息。

而后人为了纪念夫朗禾费率先对暗线做出的研究,便把这些暗线称为了夫朗禾费线。

那么我们这次要说的红移测量,便是夫朗禾费线在光谱中的一个位移。

红移

通过前面夫朗禾费线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暗线是由不同元素吸收而留,而不同的元素只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所以元素吸收线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但1912年的时候,一个名叫梅尔文-斯莱弗的天文学家在测量一些螺旋星云时。

在这里我们提一下哈,这些星云其实是就是我们所说的星系,因为在这个时候,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还停留在银河系就是宇宙全部的思维中,所以当观测到一些圆盘弥散状的斑点时,认为它们是银河系内的星云,但实际上,它们是遥远的星系。

那么斯莱弗在测量这些星云时发现,这些星云中的暗线并没有在固定的位置,它们似乎往光谱中的红波段移动了。

光谱红移

这是什么原因呢,斯莱弗认为,这可能是它们的速度导致,就像多普勒效应那样,他们在远离我们,远离时将光波拉长,从而让暗线往红端发生了位移。

这便是红移。

这次的发现,发现了星系的红移,且将红移与速度联系了起来,这为之后哈勃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红移示意

1924年的时候,哈勃在测量仙女座星云时,在其中发现了几个被称为造父变星的恒星,这是一种可作为标准烛光的恒星。

利用它,哈勃测量了仙女座星云的距离,发现这个星云距离我们远大于之前认为银河系的尺寸,所以哈勃断定,这个星云不在银河系之内,它是独立于银河系之外的另一个星系。

至此,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从银河系的大小走了出来,银河系之外还有星系。

所以从这之后,哈勃又相继测量了其它星系的距离。

于是,1929年的时候,发现了惊天的秘密。

哈勃

之前斯莱弗已经确定红移和速度有关,所以根据红移,我们可以计算星系的退行速度。

那么当哈勃用星系的距离与速度对比后发现,星系退行的速度与距离存在一个线性的关系,也就是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它们退行的速度也就越大。

速度与距离成正比关系。

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它的发现证实了宇宙是一个正在膨胀的宇宙,而不是静态不变的宇宙,这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证据,让世人惊叹。

同时,这个发现也让红移和距离确定了关系。

也就是,红移值越大星系距离我们就越远。

所以通过这个关系,只要我们测出谱线中红移的大小,便可计算出它的实际距离。

这便是天文学家测量遥远天体的方法的由来--红移测量。

我是腾宝,一个热爱天文的科普创作者,还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与支持

【点击主页,查看更多宇宙探索视频】

1 阅读:93

窥探宇宙法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