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家族46人为大唐殉难,他为何还起兵反唐?

雁芙说历史 2024-02-01 05:41:38

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中,最广为人知名将当属郭子仪和李光弼了,这俩人也被誉为李唐中兴名臣。

但还有一个名将,战功仅次于郭子仪和李光弼,而且是安史之乱末期,统率大军收复东都洛阳,最终攻灭叛军,结束战乱的大功臣。

这个人就是仆固怀恩。

作为一名胡人将领,仆固怀恩在这场长达7年多的平乱战争中,整个家族有46人为国殉难,为了寻求外援,他的两个女儿不得不远嫁回纥,以换取回纥出兵帮助李唐平乱。

他的儿子仆固玢与叛军交战时,战败后竟然投降叛军,后来找机会逃回来以后,仆固怀恩为了整肃军纪,将儿子当众斩首。

在这8年的战争中,仆固怀恩和另一个儿子仆固玚在战场上常为先锋,勇冠三军,他参与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几乎所有大型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到了762年,安史之乱进入末期,仆固怀恩以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的身份统帅大军,反攻洛阳,击破史朝义的主力叛军,斩首6万级,俘虏2万余人。

随后,仆固怀恩率军北上追击叛军,一路连战连捷,史朝义走投无路后自尽身亡,范阳一带的叛军纷纷献城投降,历时7年零2个月的安史之乱至此平定。

唐代宗李豫为了表彰仆固怀恩的功勋,命人绘制其画像,挂于凌烟阁,以示褒奖。

这样一员名将,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完全称得上是满门忠烈,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深受器重的功勋人物。

然而,在安史之乱平定后,仆固怀恩却走上了一条起兵反唐的不归路,最终客死异乡,至死也无法再回到大唐。

仆固怀恩的这种前后反差极大的行为,也让人心生疑惑,他明明对大唐忠心耿耿,明明是一个满门忠烈的大功臣,为什么最后会背叛大唐?

事实上,造成仆固怀恩的悲剧,他自己身上的缺陷是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安史之乱留下的后遗症导致的。

仆固怀恩谋反之前的恩怨

仆固怀恩被逼反的过程,还得从安史之乱末期说起。

当时,史朝义为了攻取长安,派人联系回纥人,希望回纥出兵和叛军一起进攻长安。

虽然回纥是李唐方面的盟友,但回纥人向来是只看利益的,史朝义承诺攻破长安后,府库中的金银财宝全部送给回纥人,登里可汗一听到有财宝,顿时就动了心,当即允诺和叛军结盟。

随后,登里可汗亲率回纥十万大军南下,准备与史朝义一起夹击长安。

而此时的李唐朝廷,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先后去世,唐代宗李豫刚刚登基不久,内部政局还不稳定。

李豫一听回纥人大举南下,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派使臣携带大量的金银北上,到回纥大营中“劳军”,实际上是想劝说回纥不要跟大唐为敌。

但回纥人显然是没把大唐皇帝放在眼里,丝毫没有撤军的打算,反而继续南下。

惊慌之下,李豫想到了一个关键人物——仆固怀恩。

当初,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肃宗在郭子仪的建议下,与回纥结盟,但回纥方面要求唐朝派一名公主和亲。

为了换取回纥出兵援助,当时的唐肃宗李亨把自己的女儿嫁了过去,同时,仆固怀恩也做出了牺牲,他的女儿也嫁到了回纥和亲。

所以,如今回纥的登里可汗实际上就是仆固怀恩的女婿,而且仆固怀恩本身是铁勒部族,一直以来都充当着大唐和回纥之间沟通的角色。

于是,李豫当即下旨要求仆固怀恩出面去劝说登里可汗。

但仆固怀恩的压力也很大,他内心是不想去的。

因为这帮回纥人,说是盟友,实际上与盗贼无异,虽然确实出兵攻打了叛军,但回纥人军纪极差,往往打完仗之后就在大唐境内四处劫掠,搞得民不聊生,百姓深受其害。

大唐方面只是迫于无奈才跟回纥人结盟,实际上恨透了这帮人。

如果仆固怀恩此时再出面,万一这登里可汗不听劝告,继续南下,那仆固怀恩作为回纥可汗的岳丈,很容易被政敌攻击,说他与回纥人勾结,出卖大唐。

李豫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干脆赐仆固怀恩免死铁券,同时再写一封诏书给仆固怀恩送了过去,意思很明显,朝廷完全相信你,不要有思想包袱,尽管去就是。

到了这一步,仆固怀恩也不好再拒绝,于是收拾行囊,立马北上。

见到登里可汗后,两人具体说了什么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仆固怀恩的一番劝说,登里可汗不仅要和史朝义断绝关系,还主动请求出兵帮助大唐进攻叛军。

但作为条件,登里可汗要求收复洛阳后,回纥军队要在洛阳劫掠一番才行。

李唐朝廷迫于无奈,只好答应下来,洛阳就这样被朝廷给卖了。

不久之后,仆固怀恩作为唐军主帅,亲率大军与回纥组成联军,对洛阳发起了猛烈进攻,史朝义大败而逃,唐军一举收复洛阳。

回纥人如愿以偿地在洛阳劫掠一番后北撤,谁知这帮蛮兵在北撤途中,竟然沿途劫掠,一路上的州县被洗劫一空。

甚至回纥路过一些州县的时候,唐朝方面的地方官员出面接待,回纥人嫌弃人家招待不好,干脆把唐朝的地方官员给杀了,实在是嚣张至极。

这个过程中,就牵扯出了一个关键人物——辛云京。

此人是河东节度使,也是一个大功臣,此时镇守在太原,他和仆固怀恩的恩怨也从这里开始。

辛云京对回纥人是没有任何好感的,当初回纥大举南下,朝廷派仆固怀恩与回纥人谈判时,地点就定在太原。

但辛云京把回纥人当做敌人对待,选择紧闭城门,不让回纥人京城,他自己也不出来接待,太原城完全保持戒备状态。

安史之乱结束时,仆固怀恩负责送回纥人回草原,正好要经过太原。

这时,辛云京再次选择闭门不纳,将城门紧闭,军队保持时刻戒备状态,回纥人一路打劫下来,唯独在太原吃了瘪,不敢造次。

但仆固怀恩觉得辛云京这么干,让自己在回纥人面前丢尽了面子,堂堂河北副元帅,如今送友军北归,却在中途想找个地方修整歇息一下都被人拒绝,以后这脸还往哪搁?

所以,仆固怀恩认为辛云京不给面子,故意让自己难堪,当场大怒,随即就写了一封奏章到皇帝那里告状,说辛云京对回纥不敬。

但这封奏章却有去无回,石沉大海,皇帝李豫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因为李豫也对回纥人没有任何好感,这帮蛮兵并不是什么好鸟,在大唐境内,杀人放火的事情没少干,如今辛云京不让他们进城也是可以理解的。

倒是仆固怀恩作为大唐的将领,竟然帮着回纥人说话,实在令人反感,所以李豫干脆将奏章放到一边,不予理睬。

事情到了这一步,仆固怀恩身上那种骄兵悍将的本色也暴露出来。

他直接调兵遣将,命令他的儿子以及手下大将进驻到太原周边,在南面对太原形成了一个半包围圈。

至此,太原城的形势十分危险,在仆固怀恩的这番操作下,直接变成了孤城。

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太原的北面和西面是游牧民族的地盘,南面被仆固怀恩包围,与长安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东面则是河北四镇的地盘,这四镇都是昔日的叛军占据,如今都是仆固怀恩的小弟。

说起河北四镇,也是仆固怀恩的败笔,简直是遗祸百年!

当初史朝义自尽以后,叛军眼见大势已去,于是纷纷向官军投降。

叛军的邺郡节度使薛嵩以相州、卫州、洺州、邢州四地向唐军陈郑泽路节度使李抱玉投降,叛军的恒阳节度使张忠志以恒州、赵州、深州、定州、易州这五州向辛云京投降。

谁知,辛云京和李抱玉刚刚接管了叛军的地盘后,立马就收到了仆固怀恩的命令,要求他们立即从这些地区撤走,恢复原样。

仆固怀恩上奏,请求让河北四镇这些投降的叛军在原有的地盘官复原职,并且职权不变。

也就是说,这样一来,河北四镇的叛军头目不仅没有任何惩罚,反而可以继续在原有地盘上担任节度使这种掌管军政大权的职务。

河北四镇本来就是叛军的老巢,如今仆固怀恩不想着根除祸患,反而让这帮人官复原职,继续担任节度使,其实他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

自从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唐的皇帝们对武将过度猜忌,哪怕是在平乱战争中,也时时刻刻在防着武将,所以总是重用宦官当监军,用于制衡武将。

而且,安史之乱7年多以来,像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名将,都被宦官整过,不是遭到打击报复就是被剥夺兵权。

仆固怀恩也担心自己会被整治,所以他要留着这些叛军,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羽翼。

有个词儿叫做“玩敌养寇”,还有个词儿叫做“养寇自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仆固怀恩收了河北四镇这帮小弟以后,他就有了和朝廷叫板的本钱,万一遇到不测,他的朔方军还可以和河北四镇互为应援。

可此举带来的危害也是空前的!

唐朝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的不利局面,源头就是从仆固怀恩这里开始的。

如果不是他促成河北四镇叛军首领官复原职,后面就不会出现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乱局。

在此后的上百年时间里,所谓的藩镇割据,主要就是这河北四镇长期不服从朝廷,经常举兵反叛,历代皇帝多次对河北用兵,均无法彻底消灭这股叛乱势力。

虽然这件事是朝廷批准了的,透露出朝廷的软弱,但始作俑者还是仆固怀恩,如果当初是由唐军官兵占领河北四镇,把投降的叛军安置到长安,授予虚职,就不会有后面的祸乱。

从这个角度来说,仆固怀恩虽然是功臣,但他让河北四镇坐大的行为,遗祸千秋,是个罪人。

辛云京和李抱玉接到仆固怀恩要求他们撤离河北四镇的命令后,鉴于仆固怀恩是统帅,也不敢不服从,只能撤走。

但事发后,辛云京认为仆固怀恩这是养寇自重,是拉帮结派,有不臣之心。

自此以后,辛云京就对仆固怀恩有着极强的防范,他认为仆固怀恩就是一颗潜在的叛乱种子,自己必须防患于未然。

如今仆固怀恩竟然派兵对太原形成半包围圈,一旦仆固怀恩真想做安禄山第二,太原随时就会被他吃掉。

每次想到这里,辛云京都头疼不已,更严重的是,太原南面被仆固怀恩半包围,切断了他和朝廷的联系,他连向朝廷报信的机会都没有。

就在辛云京愁的吃不下饭时,一个人的到来,解决了他的困扰,而且逼得仆固怀恩开始朝着谋反的不归路走去。

这个人就是骆奉先,此人是仆固怀恩的监军,也是一个宦官,正好他要来河东军视察,辛云京的突破口就在这个人身上。

仆固怀恩被逼谋反的过程

监军宦官骆奉先到太原视察后,辛云京为他摆了一个盛大的接待规格,对骆奉先极其礼遇,奉为上宾,又是塞红包,又是送礼品的。

骆奉先因此十分感动,相处几天后,就和辛云京打得火热,直接就是称兄道弟的关系了。

不久之后,骆奉先视察完毕,该回去了,在饯行的酒宴上,辛云京趁机说自己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而且这个秘密还和仆固怀恩有关。

成功勾起骆奉先的好奇心后,辛云京接着说,自己发现仆固怀恩最近和回纥人来往密切,已经有秘密约定,将在近期采取行动,举兵谋反,颠覆大唐江山。

骆奉先对辛云京的话没有丝毫的怀疑,就这样带着对仆固怀恩的戒备心离开了太原,回到汾州。

汾州是仆固怀恩的驻地,也是骆奉先回长安的必经之路,骆奉先本来也是仆固怀恩的监军,而且以前跟仆固怀恩有很深的交情,两人还曾结为兄弟。

但现在不一样了,仆固怀恩已经凭借赫赫战功,被封为郡王,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可骆奉先依然只是个小太监。

两人之间已经在地位上十分悬殊,如今的骆奉先,也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和仆固怀恩勾肩搭背了,感情上也逐渐有所生疏。

回到汾州后,毕竟两人还是好友,骆奉先也不敢怠慢,于是和仆固怀恩一起拜见了仆固怀恩的母亲。

谁知,仆固怀恩的母亲一句话吓得骆奉先当场愣在原地。

只听仆固怀恩的母亲说道:

你和我儿子结为兄弟,现在却又和辛云京走得那么近,做人可不能这么两面三刀啊。算了,之前的事也不必多说了,以后我们母子兄弟的感情还是和以前一样。

奉先回至怀恩所,其母数让奉先曰:“尔等与我儿约为兄弟,今又亲云京,何两面乎?虽然,前事勿谕,自今母子兄弟如初。”——《旧唐书》

听完这话,骆奉先满脸的尴尬,只能一昧地干笑缓解。

这时,仆固怀恩走了过来解围,拉着他去早已准备好的酒席一起喝酒。

酒过三巡后,仆固怀恩估计是察觉到骆奉先的脸色有异常,所以主动起舞助兴,在酒席上为骆奉先献上一支个人独舞。

骆奉先的反应也很快,当即拿出一大笔钱作为彩头。

所谓彩头,就是唐朝的一种风俗,就是拿一笔钱出来答谢对方表演的一种形式。

仆固怀恩一看,觉得让朋友无端破费这么多钱,怪不好意思的,正好第二天就是端午节,他就想多留骆奉先住几天,再好好款待他一下。

可刚才仆固怀恩母亲那番话已经让骆奉先有了心理阴影,而且他之前听了辛云京的话,现在对仆固怀恩已经产生了深深的戒备心,所以一心想着早点离开此地,回到长安。

因此,面对仆固怀恩的挽留,骆奉先坚持要走,可仆固怀恩坚持不让他走。

最后仆固怀恩干脆悄悄派人把骆奉先的马藏了起来。

等骆奉先回到驿站后才发现自己的马不见了,顿时就给吓得不轻。

因为仆固怀恩的母亲一开始对他说的那句话,加上辛云京说仆固怀恩要谋反,现在仆固怀恩又把自己的马藏了起来。

种种迹象让骆奉先心里十分不安,认为自己已经暴露,仆固怀恩现在就是想杀了自己。

但事实上,仆固怀恩并没有恶意,只是觉得让好友破费了不少钱,想留他多待一些日子,还他人情而已。

但骆奉先不这么想,他心里本来就藏着事儿,所以被吓得不轻,于是在恐惧中,当天夜里就翻墙跑路。

谁知刚跑出去不久,仆固怀恩的骑兵就追了上来。

骆奉先本来就提心吊胆的,现在看到仆固怀恩的骑兵,当场吓得瘫坐在原地,心想,这下完蛋了,估计要被仆固怀恩杀人灭口。

但是很快,骆奉先的心就放回了肚子里,因为追上来的骑兵这样说道:

公公不必惊慌,我们王爷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多留公公住几日,好尽地主之谊,后来发现公公不见,这才意识到可能会产生误会,现在我们奉命将马匹归还公公,请自便。

惊魂未定的骆奉先拿到马匹后,立即就朝着长安方向狂奔。

回到长安后,骆奉先将他在太原听到的秘密如实上奏,声称仆固怀恩勾结回纥人,意图谋反。

而另一边的仆固怀恩收到消息后,也上奏为自己辩解。

皇帝李豫看到这种情况后,他其实是不相信仆固怀恩会谋反的,因为真要谋反的话,安史之乱的那7年多里,他早就反了,何必等到今天。

而且李豫也清楚仆固怀恩和辛云京之间的矛盾,所以对于这一起事件,皇帝大人干了和稀泥的角色。

随后不久,李豫下旨把两人都褒扬了一番,并且表示,安史之乱平定不易,如今好不容易得来的稳定局面,希望他们以大局为重,不要搞事情。

经过皇帝出面干预,仆固怀恩和辛云京也不得不给面子,双方暂时相安无事。

酒酣,怀恩舞,奉先厚纳以币。怀恩未及酬,奉先亟辞去,怀恩即遣左右匿其马。奉先疑图己,乘夜遁归。奉先还,具奏怀恩反状,怀恩亦请诛云京、奉先,诏两解之。——《新唐书》

但没过多久,李抱玉又给仆固怀恩捅了一刀。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仆固怀恩路过李抱玉的防区,李抱玉不仅亲自出城迎接,临走时,他还送了一些金银财宝和马匹给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也拿出了一些钱财作为对李抱玉的回赠,以答谢李抱玉的接待。

谁知,仆固怀恩离开后不久,李抱玉就把仆固怀恩送给他的这些财物交给了朝廷,并且上奏说,仆固怀恩私下结交大臣,心怀不轨。

怀恩之过潞,李抱玉赠以币马,怀恩答之。俄抱玉表怀恩私有所结。——《新唐书》

收到消息后,仆固怀恩愤怒了!

他不能理解,自己全族为大唐战死46人,女儿为大唐出塞和亲,自己整个家族对大唐忠心耿耿,为什么总是被人怀疑要谋反?

在他看来,这帮人说他生活作风有问题是可以的,说他是骄兵悍将,不遵法度也没有问题,可唯独不能说他谋反。

就算他要谋反,黄泉之下,他那战死的那46个忠烈也不答应。

他感到委屈,更感到愤怒,所以一怒之下,直接写了一封奏疏,向皇帝上奏。

在这封奏章中,他说自己的六条罪行:

第一条罪,当初同罗部落叛乱,臣为先帝扫平河曲(山西北部)。

第二条罪,臣的儿子战败被俘后逃回,臣将其斩首,以此激励军心。

第三条罪,臣的女儿远嫁塞外,为国和亲。

第四条罪,臣与儿子仆固玚多年来,不顾身家性命,在战场上与敌军拼命。

第五条罪,河北四镇刚刚归降,各节度使皆手握重兵,臣竭力安抚,消除他们的疑虑。

第六条罪,在朝廷危急时刻,臣说服回纥出兵帮助官军平乱,待战乱结束后,臣又将他们送回塞外。

事实上,他这表面上是在陈述自己的罪过,实际上是在借机向皇帝陈述自己的功绩,看起来其实有点阴阳怪气的。

除此之外,仆固怀恩还在奏章中表达了对皇帝的不满,并且列举郭子仪被猜忌而剥夺兵权的例子,说朝廷在搞鸟尽弓藏的事情。

接着指责皇帝对辛云京等人包庇纵容,还指责皇帝听信宦官之言,跟秦朝赵高指鹿为马没啥区别。

子仪先已被猜,臣今又遭毁黩。弓藏鸟尽,兔死犬烹,臣昔谓非,今方知实。

陛下必信矫词,何殊指鹿为马?——《旧唐书.仆固怀恩奏章原文》

我相信,李豫看到这封奏章后,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但李豫最终忍了下来。

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李豫派出宰相裴遵庆出面前往汾州探听虚实,搞清楚仆固怀恩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同时,李豫还要求裴遵庆到了之后,要暗示仆固怀恩,让他入朝面见皇帝,看看仆固怀恩的反应。

如果他愿意来长安,说明他没有谋反,如果他不愿意来,那就说明仆固怀恩是有问题的。

裴遵庆见到仆固怀恩后,提出了让他回京见驾的要求,仆固怀恩一开始也是满口答应。

谁知,裴遵庆刚从屋里出来不久,仆固怀恩的副将范志成就劝说仆固怀恩不要进京。

理由是,仆固怀恩如今遭奸人陷害,朝廷已经猜忌他,而且朝廷向来容不下功臣宿将,前有郭子仪,后有李光弼的遭遇,都证明了功臣没有好下场。

如果此时进京的话,轻则被剥夺兵权,重则付出性命。

仆固怀恩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所以第二天再见到裴遵庆的时候,直接找了借口说自己没法进京,但可以派一个儿子入朝为人质,以示自己没有反叛之心。

没想到的是,仆固怀恩前脚刚说完这话,范志成后脚继续表示反对,在他的一番劝说下,仆固怀恩不仅自己不入朝,连派个儿子去也不愿意了。

裴遵庆就这样空手而回。

但在朝廷看来,仆固怀恩既不敢入朝,又不愿派儿子入朝,说明他心里有鬼,因此更加怀疑仆固怀恩有问题了。

他和朝廷之间解触误会的最后一次机会也就此错过。

事后不久,仆固怀恩干脆发兵攻打辛云京,但辛云京也不是好惹的,毕竟他当年是李光弼手下的大将,在城池防御战方面从李光弼身上学到不少门道。

由于辛云京一直在防备仆固怀恩,太原城防守严密,防御工事完备,仆固怀恩打了半天也没占到便宜。

但是,当仆固怀恩发兵攻打辛云京的那一刻,他已经构成了谋反的事实。

一个大将,没有皇帝命令的情况下,私自调动部队,去攻打自己邻近的友军,这跟谋反有何区别?

仆固怀恩的这种举动,跟600年以后,明朝的名将蓝玉是一个性质,都是骄兵悍将,不服从管理,肆意妄为。

蓝玉北伐,击破元军后,在返回明朝境内时,路过喜峰关,守关将领没有及时开门,他就下令军队强攻,直接打下喜峰关,然后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地走过喜峰关。

依我看,这俩人差不多一个性质,平时骄横惯了,连朝廷法度都不放在眼里,竟然胆敢调动军队打自己人。

仆固怀恩也就是遇到唐朝中期的李豫,他要是早生一百年,遇到的是李世民,早就脑袋搬家了。

就在仆固怀恩发兵攻打辛云京后,皇帝李豫也开始盘算着怎么对付仆固怀恩了。

谁知,此时的唐朝发生了剧变!

吐蕃人大举来犯,一路势如破竹,最终攻破长安,皇帝李豫被迫出逃。

李豫逃亡期间,名臣颜真卿曾经建议,此时可以趁机以朝廷有难为理由,召仆固怀恩入朝,帮助朝廷讨伐吐蕃人。

但李豫害怕仆固怀恩会借机叛乱,拒绝了这个要求。

后来在郭子仪的运筹帷幄下,吐蕃人退出长安,仆固怀恩的问题再次被皇帝重视起来。

李豫此时想请颜真卿出面到汾州,让仆固怀恩入朝。

但颜真卿拒绝了。

在李豫惊讶的眼神下,颜真卿解释道:

当初吐蕃入寇长安时,臣就提出召仆固怀恩入朝相助朝廷,有正当的理由,他没有理由不来,如今吐蕃人已经退走,再去召他入朝,没有任何正当理由,他一定会怀疑朝廷猜忌他,必然不肯来。

而且,说仆固怀恩谋反的,一直就只有辛云京、李抱玉、骆奉先、鱼朝恩四人而已,其他人都说他是冤枉的。

李豫听完,也疑惑起来,连忙问颜真卿,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颜真卿于是提议让郭子仪前去接管仆固怀恩的军队,便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化解纠纷。

郭子仪是仆固怀恩的老上司,朔方军也是郭子仪的旧部,收拾仆固怀恩,也只有郭子仪是最合适的。

李豫听完,十分赞同,于是任命郭子仪为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的身份北上。

另一边的仆固怀恩,他的儿子仆固玚进攻榆次时,因赶来增援的部队晚到了,被仆固玚暴打了一顿,结果这些士兵压根不想跟着仆固怀恩谋反,于是干脆割了仆固玚的脑袋投奔郭子仪。

而仆固怀恩手下的其他部队听说郭子仪回到朔方的消息后,纷纷自动脱离仆固怀恩,争相前去归附郭子仪。

仆固怀恩就这样变成了孤家寡人。

后来回到家中后,仆固怀恩的母亲知道他要谋反,当场大怒,把仆固怀恩骂了一顿之后,干脆提着刀要亲自清理门户,吓得仆固怀恩当场跑路。

此后,仆固怀恩纠集了一些残部逃到灵武,用计杀掉了灵武守将,兼并了这里的部众,接着引吐蕃、回纥联军大举进犯唐朝,但被郭子仪化解。

一年后,仆固怀恩再度引吐蕃、回纥、吐谷浑等多部联军数十万人进犯唐朝,但仆固怀恩在战争开始后不久,病死于军中。吐蕃、回纥等联军也再次被郭子仪化解。

至此,仆固怀恩的叛乱就此告终。

一代名将,就这样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烟郭说

说起来,仆固怀恩的反叛,既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影响。

仆固怀恩自己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骄兵悍将,史书上说他“刚觉犯上”,且多有不法行为,居功自傲,完全就是一副骄兵悍将的做派。

从仆固怀恩私自调动军队进攻辛云京就可以看出,此人目无法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没有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

只不过,安史之乱期间,一开始仆固怀恩在郭子仪帐下效力,而郭子仪本人治军以宽厚著称,加上仆固怀恩的确是个将才,所以郭子仪一直优待他而已。

至于朝廷方面,当时为了平定安史之乱,正值用人之际,也对仆固怀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仆固怀恩这种骄兵悍将的作风,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皇帝不能容忍的。

就算他没有发兵攻打辛云京,没有反叛,早晚也会因为别的事情把自己玩儿死。

其次,仆固怀恩之所以反叛,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安史之乱的后遗症。

安史之乱的爆发,让李唐的皇帝们个个都成了惊弓之鸟,对武将的猜忌和防范也达到了顶点,哪怕是忠于李唐的名将,也被皇帝们时刻防范着。

为了制衡武将,皇帝开始重用宦官做监军,好在军队中制衡武将,但宦官登场后,往往是一场战役打赢的话,宦官就大包大揽的把功劳归到自己身上,一旦战败,就会把责任推给武将承担。

而且宦官们还会进献谗言,陷害武将,加上皇帝的猜忌,很多武将都会被解除兵权甚至丢了性命。

在仆固怀恩之前,郭子仪和李光弼都多次被皇帝猜忌,被宦官陷害,李光弼甚至因此走上了拥兵不朝的不归路。

仆固怀恩正是看到了这些,所以才会对朝廷彻底失去信任,不敢入朝,最后在朝廷的逼迫下,只能起兵反抗。

如果此时李唐的皇帝们对待这些功臣宿将能够像当年的太宗李世民那样信任的话,那么裴遵庆前来请仆固怀恩入朝时,他一定会答应,而且范志成也一定阻止不了。

但此时李唐的皇帝们,早已是惊弓之鸟,对武将根本不存在很强的信任。

与其说仆固怀恩是被逼反的,倒不如说是当时的大环境导致信任缺失,才是迫使仆固怀恩反叛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0 阅读:54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