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借地给朱元璋安葬父母,地主刘德在朱元璋称帝后是何下场?

长风文 2024-08-29 21:56:43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惩治贪腐,再加上自己敏感的性格,在朝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腥风血雨。

因为当时大量官员被牵连诛杀,以至于朱元璋给人留下了一个他严厉、嗜杀的形象,令人谈之色变。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出身并不是很好,小时候家里很穷,他还给家乡的地主刘德放过牛。

地主刘德仗着自己颇有资产,对朱家并不是很好,做过不少刁难朱元璋一家的事。

那朱元璋当上皇帝掌握生杀大权之后,那位曾经欺负过他的地主刘德,最后的下场如何?

相信很多人都意想不到。

古时候读书人少,大部分人没有文化。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会提点礼物给村里的读书人,以此希望给孩子起个稍微好点的名字。

那没钱的家庭给孩子起名就随便多了,朱元璋家就是属于没钱的家庭。

朱“元璋”这个名是他参军后起的,他原先是叫朱重八,而他的高祖叫做朱百六,曾祖叫做朱四九,祖父叫做朱初一,父亲叫朱五四。

从这些比较随便的名字中,就能看出朱家几代都是贫农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并没有美化自己的家族,而是向天下人如实告知,朱家世代为农,而且还是贫农(没有自己的土地)。

朱元璋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一直都在淮河流域流离躲债,基本上就是靠给别人家做佃户生活。

父亲朱五四五十岁时,在濠州钟离县生下了朱元璋,由于朱家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刘德放牛为生。

贫苦的朱家靠着耕种刘德的土地勉强度日,如果生活不出意外,朱元璋的人生也许就延续着父辈的脚步,娶个婆娘继续当佃户,生个孩子继续给地主家放牛。

然而不出意外的会发生意外,元朝末年的天灾人祸接踵而至,让这个本就脆弱的朱家,顿时陷入了绝境。

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又是蝗灾又是旱灾的,让庄稼颗粒无收,带来的是连年的饥荒。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瘟疫的横行,让朱元璋一家差点就彻底玩完,好在剩下朱元璋和他二哥。

在那个艰难的时刻,朱家连一块能让父母安息的土地都没有。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朱元璋兄弟两走投无路之下,只能硬着头皮上门求地主刘德,希望他能看在多年为他劳作的面子上发发善心,给一块地用于安葬亲人。

可现实却是非常残忍,虽然朱元璋跪在刘家苦苦哀求,可刘德却冷酷无情地拒绝了他,丝毫没有怜悯之心。

“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朱元璋《御制皇陵碑》

兄弟俩哭天喊地的模样着实让人可怜,同乡人刘继祖看不下去,将自己家中一块闲置的薄地拿出来,才得以让朱元璋将父母入土为安。

可能当时站在地主刘德的角度看事,他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乱世灾年,无立锥之地的朱元璋说借地,没准第二天他们就一命呜呼了,这土地岂不是肉包子打狗。

而刘继祖心肠好点,在预料不到未来事的情况下,也知道有风险,但还是主动的拿出土地给朱元璋,和吝啬刻薄的刘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比较清楚,安葬好父母后朱元璋便开始了他的逃难生涯。他先当和尚,后当乞丐,然后参加义军。

时势造英雄,朱元璋在战争中成长发迹,拜将封王,最终打下江山,一统天下,成了明朝开国皇帝。

富贵要还乡,锦衣不夜行,曾经那个野孩子以皇帝的身份,再次回到了家乡,令所有人感叹沧海桑田的同时,也让当地人倍有面。

朱元璋并没有忘记过去的事,没有忘记在自己落魄时雪中送炭的刘继祖,也没有忘记对自己落井下石的地主刘德。

刘继祖此时已经去世多年,但朱元璋仍然将他封侯,并且令其儿孙世代享受朝廷供奉,与明朝共荣,来报答当日赠地之恩。

刘德此时倒还在世,他想起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在朱元璋面前冷汗直流,两腿抖的像筛子。

就在众人等着看刘德的好戏时,朱元璋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想不到的决定,只听到他对刘德说:“此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

意思是,你当年的行为是人之常情,那时候我穷的叮当响,谁也不知道我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当上皇帝,所以我不追究你的过错。

在刘德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中,朱元璋还宣布,将良田三十顷赏赐地主刘德,并且免其赋税十年。

朱元璋如此以德报怨的做法,不禁让在场人高呼皇恩浩荡、万岁万岁万万岁。

史料中对地主刘德的记载就止于此,由于朱元璋的宽宏大量,想来他最终得以安享晚年。

一向被认为嗜杀的朱元璋为何会放过刘德呢?

朱元璋的宽容做法,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仁德和胸怀,不仅给家乡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而且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形象,非常有利于自己接下来的统治。

而将军剑不斩蝼蚁,朱元璋此时贵为九五至尊,而刘德在他眼里只是蝼蚁一般,为了一些陈年往事而大动干戈,实在是得不偿失。

0 阅读:153

长风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