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7岁贫困少年林俊德收到了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此时的他心里除了激动之外,更多的是苦恼:他的中学都是依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这大学?
林俊德出生在福建泉州永春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他家三代都是农民出身。林俊德所在的小村落家家户户一贫如洗,他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家里负担极重。
林俊德小学毕业后,曾因为没钱上学不得不在家里待了半年。这期间,林俊德在忙农活时,仍旧想着上学。他多想坐在课堂里学知识啊,那可爱的课本,教室里温暖的阳光,是那么让他怀念。
最困难的时候,母亲动了让他挣钱养家的念头。林俊德知情后,只低着头闷不吭声地杵着,他能说什么呢?如果有得选,母亲怎会不让他上学呢?要知道,他的成绩可是异常优秀啊。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给困难家庭发放助学金,他得以继续进入学校完成学业。可刚上高一,父亲就不幸去世了,这下家里的境况就更糟了。
好在,此时,母亲终于不再嚷嚷着要让他去挣钱养家了,她下定了要将他培养成才的决心。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林俊德每天放学,就会帮母亲种地、打柴、插秧、挑粪,苦活累活抢着干。
林俊德心疼母亲,即便后来到了永春一中上学,他也坚持每周六走几十里山路回家,这样他第二天就可以起早帮母亲干点重活了。
母亲心疼林俊德,总让他周末不要回来,他却说:“回来了,就不用在学校吃饭,可不就省下两毛五分钱了吗!”母亲拗不过他,只好由着他来。
每次林俊德回学校时,母亲总会把最好的粮食给他带上,并坚持将他送到村口。林俊德哪里肯吃好粮食,他总会在走了很远之后,偷偷返回来,将吃食放回家,又穿着草鞋、挑着行李返回学校。
林俊德考上大学时,母亲的两鬓已满是白发,她的背也明显地弯了下去,家里的境况随着父亲的离世越来越差了。这样的家,是一定拿不出学费的。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林俊德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心想:“放在以前,我这样的出身,是不可能读书识字的,我现在好歹算个文化人了,应该知足了。”
的确,若非赶上好时代,他定然和祖辈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这样想了以后,林俊德心里便一点儿也不难过了。
林俊德给母亲看了录取通知书,两母子也看到了学费清单:每年300多元,还要生活费!这钱并不多,可这笔钱,哪是他们这种穷人家庭负担得起的呢?
林俊德
林俊德和母亲犯愁时,村里来人通知他说:“你不用发愁学费了,国家给你助学金,你的学费、食宿费,都不用愁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母亲当即落泪了,林俊德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的眼里闪着泪花、嘴唇不住地颤动着。“可以上大学了,可以上大学了!”林俊德在心里默默感叹着,他们一家的命运即将被改变。
1955年,林俊德顺利进入了浙江大学机械系专业学习。在国家的资助下,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毕业那年,他立下誓言:一定要报效祖国。
如何报效祖国?林俊德并没有想太具体,他当时唯一能想到的最好的报国之路是“参军”。就这样,他凭着一腔热血进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核试验专业,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将成为新中国一项最重要国防建设的关键一环。
林俊德参军后不久,就被派往马兰基地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发。他还因专业过硬、能扛事,被任命为了地面检测组组长,他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研制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仪器。
当时的中国,之所以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坚持核试验,是因为:只有有了核武器,中国才能打破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也只有有了核武器,中国才能不再受外国的欺负、挺起胸膛和其他国家叫板。
接下这个任务的这年,林俊德年仅23岁。当他得知自己参与的工作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时,他异常激动。是啊,一个做梦都想着报答国家的人,面对这样的机会,定然会拼尽一切地想要抓住了。
林俊德等正在科研基地
当时,林俊德他们组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苏联专家已经撤走,他们连测量仪长什么样,都一无所知。
万事都怕有心人,一心想报国的林俊德在经过反复调研和思考后,将橡皮自制成测量仪的缓冲装置,把相机的闪光灯改装成光电开关。到这里,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了,接下来就只要解决测量仪动力的问题了。
林俊德很快发现:电报大楼钟表的动力的解决,竟和航空仪、地震仪等是一样的,他们都采用发条作为动力。
“我们就用钟表发条作为测量仪的动力!对,就是这样!”林俊德激动地对着组员王为编喊,王为编问:“那么多钟表,我们怎么知道哪种合适呢?”林俊德笑着道:
“嘿嘿,这不难。只要我们把所有钟表的发条一一测试,肯定能找到合适的!”
随后,说干就干的王俊德将柜式钟表、挂式钟表、甚至手表的发条通通拆下来,进行了周密的比对,最后发现,闹钟的发条最合适。
那段时日里的王俊德没日没夜地忙活着,他清楚:自己必须尽快将能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仪器研制出来。否则,就算核爆炸成功了,也不能被视为“成功”,因为:你没有证据(数据)证明啊!
1964年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日子。在这之前一晚,林俊德带着自己的小组成员,激动地将自制的压力自记仪埋在爆心10公里处。
左一为林俊德
埋好后,林俊德郑重地起身看向那个位置。他知道:明天就是见证成败的一天。
“组长,你怕不怕?”组员王为编在埋好装置后,突然有些担心地问他。林俊德却并不看他,只看向隔壁道:“我不怕,我们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是啊,这四年来, 他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不仅是他,戈壁滩睡帐篷、因喝盐碱水上吐下泻的200多科研人员,不都在等这一刻吗?为了这一刻,他们忍受和亲人分别的痛苦,忍受吃榆树叶就黄沙的玉米面,他们的忍受,不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刻吗?
既是等待已久,激动还来不及,怎么会害怕呢?
10月16日下午3点,一声巨响后,罗布泊上空升腾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一直在现场指挥的张爱萍将军拨通了中南海西花厅的电话,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一直在紧张等待着的周恩来。
周恩来同样很兴奋,但他仍谨慎地问:“如何证明这是核爆?不是化学爆炸?”
是啊,如何证明呢?如果不是核爆,仅仅是化学爆炸,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如果是核爆却无法证明是核爆,就算它真是核爆,美西方不相信,不也很麻烦吗?
周恩来担心的问题,正是林俊德最关心的问题。就在张爱萍和周恩来的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林俊德已经带着两名同样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奔向离爆心10公里的地方。
那天的林俊德在风沙中跑得像风一样,漫天尘沙滚滚,他却像有透视眼一样,毫无误差地取了测量仪就跑。他可没开“透视眼”,他之所以能跑得那样快,位置找得那样准确,是因为在核爆前,他天天晚上都会去爆心勘察。那里的路线等等,他闭着眼睛都能摸到。
核爆炸仅仅一个小时后,林俊德小组的数据就出来了:2万吨当量,是核爆无疑了!林俊德终于用他自主研发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准确地记录了我国第一次核爆炸的波形和冲击波的数据。
得知消息后,张爱萍再度致电周恩来:“确定了,是核爆炸无疑!”周恩来挂断电话后,立即在人民大会堂庄严地宣布: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全场沸腾、举国欢呼,无疑,这是继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后,最激动人心的日子。
林俊德眼里再度噙满了泪水,和当年知道自己能被资助上大学时一样,他的嘴唇再次不住地颤动着。他心里涌现出无限的自豪:他终于报国恩了!
此后,林俊德参与了马兰基地所有的核试验。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这年,即1964年,到1996年中国暂停核试验,整整32年间,林俊德一直留在马兰基地。他甚至连成家也在马兰,他的妻子黄建琴也是第一代“核大姐”。
32年里,林俊德和黄建琴一直与黄沙为伴,他们的世界注定与绝大多数人不同。走进马兰的那一刻起,他们无法拥有正常家庭生活的事实,便已被注定。
如果没有核试验,林俊德和妻子以及儿女一定过着非常美满的生活。可因为核试验,他们不仅不能陪伴子女,甚至连夫妻在一起的时间也极少。他们和所有马兰人一样,一门心思全扑在铸就核盾上。
全年仅有的3天休息时间里,林俊德和妻子会用来陪伴子女。可3天时间毕竟太少,从小没有享受到父母陪伴的儿子林海晨和女儿林春,对父母多少是有怨言的。
林海晨青春期出现了严重叛逆,本有优质基因的他,竟在初中时出现了门门红灯,数学只有9分的境况。此时的林俊德终于着急了,一得空,他就开始给儿子写信,信里除了关爱还有谆谆教诲。他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儿子:我们是爱你的,只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写信之余,意识到问题严峻性的林俊德还会抽空将儿女接到马兰的红山宿舍,他想用这种方式弥补自己这些年对子女的亏欠。
在林俊德的努力下,林海晨终于被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转眼到了1993年,林俊德已晋升为了少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此时的林俊德负责的工作也更多了,他更忙了,陪子女的时间也就更少了。
林俊德
1996年,中国暂停所有核试验。此时的林俊德想到了一个问题:若以后国际形势变化,中国再次受到核威胁怎么办?
普通人都只是提出问题,而将解决问题的事交给其他人。林俊德却不同,他在提出问题前,就已经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留住人才,培养下一代核试验人才。
具体的解决方案,林俊德也想到了:
“让马兰的这批核研究人员,去带领下一代进行科技研究,把冲击波测量技术应用到常规兵演,并把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传播规律用于分析全球地震数据等。”
说到就做到,很快,林俊德和同伴们就着手开始这项伟大的项目了。
2001年,林俊德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年,他年已经63岁了,是该退休的时候了。可他却毅然在这种时候,带领小组成员和学生,如当年研制压力自记仪一般,一个接一个地攻克重大国防科研项目。
林俊德此举,在无形之中,将当年马兰人吃苦耐劳、永不言弃的科研精神,传承给了青年一代。
可人老了,最不能干的事就是“不服老”,常年的积劳,加上操心过度,林俊德病来如山倒:他在2012年5月4日这天,被确诊为了胆管癌晚期,癌细胞已出现多处转移。
老天已经在提醒林俊德“休息”了,家人也希望他接受化疗,唯有如此,才能延长他的寿命。此时已成为高级工程师的林海晨也希望父亲停下工作,身为儿子,他想在父亲身边尽孝,他知道:陪伴父亲的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可林俊德却摇头了,他不愿意接受化疗。他对妻子说:“我宁愿活有质量的一天,也不要躺没质量的无数天。”
是啊,一个一辈子没有停下过来的人,怎会愿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停下来呢?此时的林俊德有他不能化疗的原因:他刚刚启动了一个大项目,他的学生有几个正在论文答辩阶段……
老年人最多的就是时间,可林俊德这位老人,此时最缺的却恰是时间。生命进入倒计时后,他再次与时间赛跑,他想要在离开人世前,尽可能把手头的事情多做一些。
林俊德在家人和医护人员搀扶下走向电脑桌
带病日夜操劳的结果是:5月23日,即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仅仅半月后,他就晕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这位74岁的老人,被紧急送往了重症监护室,身上被插上了各种输液管。
再度醒来时,林俊德丝毫没想到自己的身体,也没想到自己的家人,他只问医生:
“我还有多少时间?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不怕死,只怕时间不够。”
医生告诉他:“你最多还有9天时间!”得到这个确切的数字后,林俊德飞快地在脑子里盘算起了他的工作。算好后,他立即转院到了西安唐都医院:这里便于工作。
之后,他又因重症监护室妨碍工作,而转去了普通病房。到了普通病房后,他一直以身上插管的方式整理着电脑上尚未完成的工作。
这个倔强而伟大的老人,在和死神争分夺秒。林海晨哪里肯让父亲如此“折腾”自己,哪个儿子愿意看着父亲插着管子工作呢?他几乎用哀求的口吻求父亲休息,可父亲却将他赶了出来。父亲甚至还责备他:不该因为自己的私事,而耽误工作。
林海晨难过极了,他哽咽着说:“我是下班时间来的,不是上班时候来的,为什么要赶我走?”
黄建琴懂丈夫,她知道:若不能将所有都给予国家,他是不会安心的。没错,滴水之恩尚且当涌泉相报,何况是认为“祖国给了自己一切”的林俊德呢?
林海晨只能隔着透明玻璃,看着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输液管等,戴着氧气罩的父亲在电脑前工作着……
5月31日,即林俊德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因再度昏迷,他被紧急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苏醒后,他坚决要求再次插着管子回到电脑前。他知道:电脑里还有一些绝密资料,必须过他的手,这些东西太过重要,非他不可……
林俊德的女儿林春寸步不离地陪着父亲,有了哥哥的教训,她不敢多说一句,只能这样任由父亲强撑着工作着。
父亲的心电监护仪一直发出“嘟嘟”声,这声音每一声都像打在林春的心上。好几次,父亲都问他“眼镜呢?”每次,林春都哽咽着告诉父亲:“戴着呢……”
林春知道,父亲的瞳孔已经开始涣散了,这是死亡来临前的征兆,没错,他的生命已经只剩下几个小时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林俊德捉鼠标的手开始颤抖,他移动鼠标整理文件的速度越来越慢,可每一个鼠标指针最后都准确落到了他需要它们去向的位置。黄建琴并未阻止他,她深知: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他非要把这件事做到极致才会安心。
林春的眼湿润了,她知道:父亲是在用强大的毅力支撑着身体完成这一切。
林春终于忍不住,跑到监护室外和被赶出去的哥哥一同痛哭。
连续工作了5小时后,林俊德终于倒下了:他躺在床上大口吸着氧气。黄建琴心疼地拉着他的手唤着他:“老林,老林,不能睡,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决不能睡……”
此时,林海晨终于被叫进来了,可他只听到了一句话:“照顾好你们的妈妈。”这句话,正是他留给儿子的唯一遗言。
只在生命的最后5小时,林俊德才终于“躺平”在病床上。黄建琴打心眼里觉得,也只有这5个小时里,他才不是国家的,是属于她的。那五个小时里,她一直拉着他的手静静陪伴着他。
闭眼之前,林俊德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出了他遗愿:“把我送回马兰。”黄建琴边哭边不住地点头,她在告诉他:她懂,她一定会帮他做到。
林俊德与黄建琴
31日晚20点15分,林俊德永远闭上了双目,享年74岁。
死后,如他所愿,他被葬回了马兰,长眠在了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下……
末尾,附上2012年感动中国颁奖给林俊德时,致敬他的颁奖词: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的确,林俊德从未倒下……
惊天动地,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