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遵化,离城区 25 公里的地方,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山,它名为金星山。它正是一座皇家陵园的朝山,也就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座皇家陵寝——清东陵。身为皇家陵寝,清东陵当中安葬着五位皇帝,他们分别是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咸丰皇帝、同治皇帝,还有 15 位皇后、136 位嫔妃,再算上阿哥和公主等人士,总计有 163 人。今天,咱们就继续带您探访这里的帝陵。由于这座帝陵在营建时使用了大量的旧料,所以很多人叫它“旧陵”。这位墓主人是清朝以及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七位皇帝清文宗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的定陵在清东陵的最西端,总体上它采用的是传统祖陵规制,也吸收了慕陵的做法,同时自己也在陵寝规制等方面有创新,对后面的清帝陵影响非常大,在清陵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咱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清定陵。跟和他父亲道光皇帝的慕陵一样,咸丰的定陵也没有建圣德神宫碑亭,当然也就没有设圣德神功碑。但是神道和慕陵不同,墓陵的神道没有和清西陵主神道相接,而定陵是没有效仿慕陵,沿用祖陵规制是和清东陵的主神道相接的。
过了五孔桥,前方就是定陵的石像生了。定陵有5对石像生,最前面是一对石望柱,从南往北依次是石狮、石像、石马、武将、文臣。帝王陵寝的石像生不仅可以反映一个王朝的礼制、政治和风俗,同时是可以反映当时经济状况的。大家看咸丰定陵的石翁仲,虽然雕刻技法非常细腻,但是面部显得萎靡无力,表情呆板,这能反映出清末江河每况愈下,经济萧条的社会大背景。
其实,在咸丰时大清帝国已经是日落西山。刚才咱们说这座帝陵在营建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旧料,其实这些旧料也包括部分石像生。您可能要问了,这些旧料是从哪来的呢?答案是道光皇帝的清东陵宝华峪废陵。在之前咱们介绍道光皇帝慕陵的视频中说了,道光皇帝在东陵的宝华峪的陵寝地宫因为渗水,被被他给废了,后来又在西陵营建了慕陵。
当时宝华峪陵寝拆除后,大量木料还有铜铁构件是全部运到西陵,还有一部分存在了北京,像石雕构件这样的材料就原地堆放在宝华峪。咸丰皇帝在营建自己的陵寝时为了节省开支,也为了缩短工期,就直接把宝华峪的旧料运到了定陵工地,这其中就包括有石像生。现在定陵的石像生里有一根石望柱,一尊石狮,还有一对武将都是宝华峪的石像生原件。光用宝华峪陵寝的旧料,就节省出白银约20万两。再加上建定陵妃园寝、定陵大小内务府营房时也都用了宝华峪的砖石旧料,一共加起来咸丰就省出了大概30万两白银。这在清朝晚期可不是小数字了。
过了石像生,前方是牌楼门。牌楼门之前的视频咱们说过,它和清孝陵神道上的的龙凤门作用相同。从清景陵开始,清东陵后代陵寝都把“龙凤门”为叫“牌楼门”,成为定制。这道门除了寓意为“升天之门”外,还能起到收拢视线,突出石像生的作用。
过了牌楼门就是神道碑亭,俗称小碑楼。小碑楼里边是咸丰皇帝的神道碑。神道碑上刻着咸丰皇帝的庙号和谥号。从这个位置就能看出清定陵和其他的清帝陵不同。咱们之前拍的乾隆皇帝的裕陵,它的牌楼门到神道碑亭的相距非常远,而定陵因为受地势的限制,建筑是非常集中的,而且定陵的地势陡峭,建筑也是层层升高,层次感很强。我个人觉得清定陵在清东陵所有帝陵中是最有气势的一座。如果大家到清东陵,建议大家要来咸丰皇帝的清定陵看一看。
这就是咸丰皇帝定陵的神道碑,神道碑是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刻,“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 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这座神道碑下面的龙首龟趺,还有水盆也是道光宝华峪旧料。
在神道碑亭旁是专为祭祀时制作、存放贡品,还有宰杀牲畜的神厨库。在神道碑亭后面是三路三孔桥,两侧对称各建一座平桥,这是仿照乾隆皇帝裕陵的规制。
再往后走是东、西朝房和班房,然后是陵寝宫殿区的大门隆恩门。进入隆恩门后,就是隆恩殿,这里是供奉咸丰皇帝、皇后神牌和祭祀的地方。清定陵的隆恩殿没有效仿慕陵的单檐屋顶和面阔三间的风格,而是沿用祖陵规制,大殿是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同时清东陵的东、西配殿也是面阔五间。
过了隆恩殿也继续沿用了祖陵规制,建了三座琉璃花门,也叫陵寝门。
继续往北走的位置原本是应该有二柱门的,但是清定陵是效仿了清慕陵,没有建二柱门。有视频博主说,不建二柱门是跟在咸丰朝丢失了国土有关。其实,不建二柱门是跟割地赔款没有任何关系的,真正的原因就是为了省钱。
继续往北是石五供。然后继续沿用祖陵规制,建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在宝顶的下方就是定陵的地宫。咸丰定陵的地宫既沿袭了传统祖陵规制,也采纳了慕陵的做法,沿用祖陵规制是“九券四门”,而不是慕陵的“四券二门”,不是效仿慕陵地宫里不雕刻经文佛像。地宫的顶部也是把覆盖的琉璃瓦全改为蓑衣顶,还有地宫设的龙须沟。除了这些,清定陵还有自己的首创,比如取消了大殿左、右还有后方的石栏杆,在方城前面的斜坡道,也就是“礓嚓”,而是在两侧增加了石栏杆,将它分为上下两段,两段之间设了缓步平台。还有,明楼4个拱穴门都增加了券脸石等。也就是说,定陵创立了一种新的陵寝规制,后来的同治皇帝的惠陵、光绪皇帝的崇陵除了神道石像生外,陵寝规制基本是效往咸丰定陵的这种新规制。
在1945年,咸丰皇帝的定陵被王绍仪等人盗掘。如今,定陵地宫还是没有进行清理,所以是没有对游客开放。
在道光皇帝慕陵的视频里咱们说过,从道光皇帝开始,乾隆制定的“朝募相建”制度就被彻底打破了。后来,咸丰皇帝把自己的定陵建在了东陵。那很多朋友认为,咸丰皇帝这是执行乾隆皇帝的“朝募相建”制度,不是听好的嘛。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这其实只不过是巧合而已。
从道光皇帝开始,后来的清朝皇帝无论是在东陵,还是在西陵营建自己的陵寝,完全由着个人的性子来决定。哪里的风水好,就选址葬在哪里。但是有一点是按照乾隆皇帝谕旨执行的,就是没再开辟新的陵园。另外,皇帝的陵址一般都是有大臣负责,而咸丰的定陵可是个例外。当年,咸丰皇帝登基后,就亲自出马去寻找自己的“万年吉地”,这是在清朝还是头一个。咸丰皇帝可能是更了解一些风水知识,他自己跑到东陵、西陵反复寻找,最终,他将东陵的平安峪确定为自己的“万年吉地”并开始营建陵寝。
清咸丰朝面临着很多难题,其中有太平军,还有空虚的国库和紧张的财政,所以咸丰皇帝选好“万年吉地”并没有马上开工,而是一直拖到了咸丰九年才动土兴建。到了咸丰驾崩时,定陵还没建成。当时, 是把咸丰皇帝的紫宫先在东陵隆福寺行宫暂安。
同治四年(1865年),定陵建成。同年9月22日,咸丰皇帝葬入定陵地宫。在定陵地宫里除了葬有咸丰皇帝外,还有他的结发妻子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这位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是清朝最没有福气的皇后,在道光二十九年就去世了,她去世32天后,她的丈夫才成了大清帝国的皇帝,也就是咸丰皇帝。随后,才追封她为皇后。同治四年,她和咸丰皇帝一同葬入定陵帝宫。
聊到这儿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咱们熟知的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又是葬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她们都没有葬入咸丰皇帝的定陵地宫呢?就是因为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全是晚于皇帝驾崩后去世的,按照大清陵寝制度中“卑不动尊”的原则,是不能再开启皇帝陵寝地宫大门的,只能是单独建陵安葬。她们就葬在定陵的东侧,叫定东陵。皇后陵寝是属皇帝陵的附属陵寝,所以是没有独立名字的。定东陵的“定”指的就是咸丰皇帝的定陵,“东”是指位于定陵东侧。
清文宗咸丰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奕詝,他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他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日益衰败,内忧外患的烂摊子。此时的咸丰皇帝才19岁。他这个年龄去支撑这个烂摊子的帝国谈何容易。在咸丰朝初年,他确实有重振朝纲、励精图治的锐气和雄心,但是他的能力非常有限,后来面对难以收拾的局面,他只能内心郁结,放纵声色,通过酒色歌舞来麻痹自己。咸丰皇帝在位期间,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毁,最后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驾崩,年仅31岁。后来,他的陵寝确定陵名为“定陵”,“定”字就是希望国家安定,国泰民安。
【本页图文和视频是“巡游华夏TourChina”原创,全网版权监测中,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