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诗《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借景喻理揭示了学习是进步的动力

长安听雨 2023-02-10 17:27:56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府婺源县(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绍兴十八年进士。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宁宗初,为焕章阁待制。庆元二年(1196),落职奉祠,卒谥文。生平从事著述和讲学,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亦能诗文。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楚辞集注》、《通鉴纲目》等。词有《晦庵词》,存十九首。

《观书有感》选自《朱文公文集》,当作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是年朱熹居闽北崇安五夫里。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借景喻理,把书比作小小水塘,人只有经常读书,不断汲取书中的精华,思想上才能有“源头活水”,才能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

前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诗人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让形象来显示哲理。 小小的一方池塘,水很深很清,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在水中交相辉映。描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富有美感。可以明显的看出,这种感性形象本身亦蕴涵着理性的东西:“半亩方塘”里水很深很清,才能反映出“天光云影”。

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是对前两句感性形象的理性认识,“清如许”  又补充了前面描绘的感性形象。“方塘”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所以才水不枯竭,永不污浊,永远深而清。这好比人勤于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有了充足的学识之后,就能触类旁通,遇到疑难问题时稍加思索,便豁然开朗,心明眼亮。由此引入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发源地,是一切知识、理论得以产生和不断丰富的源头活水。只有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以致用和不断进步。

全诗构思新颖别致,比喻贴切生动,从自然现象中挖掘规律,富有很强的哲理性,是借景喻理的千古佳作。

3 阅读:442
评论列表
  • 2023-03-13 07:48

    农历二月二十感遇》 旧年南去正西风, 檐下静谧伴过冬。 园中桃花新满树, 入耳还是喜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