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作进阶运用思维链CoT让AI写出来的东西更有"人味儿"

大象眸眸看科技 2024-08-08 20:18:16

嗨,大伙好,我是大象。

AI 写作今年那叫一个火,从年初的 AI 自动摘要生成工具,到年中的 AI 情感分析引擎,再到当下特受欢迎的 AI 故事创作助手,一次次让 AI 写作成了热门话题。

大家对 AI 写作的神奇劲儿惊叹不已,同时也或多或少担心它会不会给传统写作带来冲击。

其实就目前来说,AI 写作完全能跟咱的传统写作融合,咱得好好利用它在写作上的优势。尤其是需求量大的朋友圈文案创作。

但不少朋友要么写作思路乱糟糟,要么不知道咋吸引读者,甚至没耐心琢磨,想写出吸引人的朋友圈文案简直是做梦。

AI 能够通过学习大量优质朋友圈文案。咱只要明确主题、讲清关键元素,它就能很快创作出符合需求、充满“人味儿”的文案内容。

今天给大伙带来 AI 写作进阶秘籍——用思维链 CoT 让 AI 写出有“人味儿”的朋友圈文案。

比如说,你正教一个聪明但没啥经验的学生解一道挺难的数学题。

你会咋做?

你会带着他一步步想,把计算和推理过程写本子上,一点点推理。

这就是思维链的核心想法,简单来讲,就是让 AI 学着跟人一样,一步一步思考问题。

思维链,听这名字就明白,是一连串相互连着的思考步骤,说的是咱解决问题时,大脑里那一串推理的过程。

在 AI 领域,思维链指的是通过提示,让大型语言模型不光给答案,还把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展示出来。

跟以前那种提示词模式(问题、答案)不同,思维链的提示词模式是(输入问题—思维链—输出结论)。

思维链这个概念出自 2022 年的一篇学术论文《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

这篇论文是谷歌研究员 Jason Wei 他们发表的,在学术界引起了好多关注。

论文里说,在提示里让模型“展示工作”,就是把完整的推理过程列出来,能明显让模型在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更好。

论文虽说写了好多页,但核心办法就像我下面说的“罗杰”这个例子。

就是咱们让 AI 解题前,给它一个解题的思路过程,让大模型按这个思路大声说出一步步的逻辑推理过程。

下面左边是一般(标准)的提示方法,给大模型输入一个解题的例子,然后直接让 AI 输出答案,碰到复杂推理就容易出错。

右边是思维链提示词,跟左边不一样的是,在给的例子(红框)里,加了推理步骤,一直到得出最后答案。

这时候大模型也会用类似的方式(紫框)给出推理过程和答案。实验证明,这种方式能大大提高大模型在复杂推理时的准确率。

明白了思维链的概念和好处后,你可能急着想在实际里用它。可咋才能设计出有用的思维链提示呢?

零样本提示就是直接问 AI 问题,让 AI 在没任何例子的情况下回答。

对一些相对简单的任务,你可以直接让 AI 展示推理过程,不用给例子。

这种“直接下命令”的方式,就是零样本提示。你只要在提示词最后加上这些要求:

“Let's think step by step”

“请展示你的思考步骤”

“请列出你的推理过程”

“请一步一步解释你是咋得出这个答案的”

这种“直接下命令”的方式,就是典型的零样本提示(Zero-shot)。

咱们没给 AI 任何例子,就让它自己发挥,适合简单的任务。

案例解析一:简单的数学题假设让 AI 解这么一道题:

小明有 25 个苹果,吃了 5 个,又买了 3 袋,每袋有 8 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几个?

要是直接让 AI 回答,它可能随便蒙个答案,大概率错。但用了思维链,就不一样了。咱可以这样提示 AI :

请解这道数学题,并且展示完整的思考过程:如果一个苹果重 150 克,一个橙子重 200 克,那么 3 个苹果和 2 个橙子一共重多少克?请一步步解释计算过程。

这时候,AI 会这么回答:

好嘞,咱们一步步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咱们知道:

一个苹果重 150 克

一个橙子重 200 克

算 3 个苹果的重量:

3 × 150 克 = 450 克

算 2 个橙子的重量:

2 × 200 克 = 400 克

把苹果和橙子的重量加起来:

450 克 + 400 克 = 850 克

所以,3 个苹果和 2 个橙子一共重 850 克。

案例解析二:文本情感分析

再比如说,咱想让 AI 判断一段文本的情感是正面还是负面。用思维链,咱可以这样提示:

请分析下面这段文本的情感倾向(正面/负面),并且详细解释判断过程:

“今天的天气真是糟糕透了!阴沉沉的天空,冷飕飕的风,还下着绵绵细雨。不过,这样的天气正好给了我一个理由,可以窝在家里看我最喜欢的电影,喝着热腾腾的咖啡。其实想想,也没那么糟。”

请一步步分析你的判断理由。

AI 会这样回答:

咱们一步步来分析这段文本的情感倾向:1. 开头部分:

“今天的天气真是糟糕透了!阴沉沉的天空,冷飕飕的风,还下着绵绵细雨。”

这部分表现出对天气的特别不满,用了“糟糕透了”这样的负面词。

情感倾向:明显负面

2. 转折部分:

“不过,这样的天气正好给了我一个理由,”

“不过”表示话有转折,暗示后面可能有积极内容。

情感倾向:中性,带着积极期待

3. 后半部分:“可以窝在家里看我最喜欢的电影,喝着热腾腾的咖啡。其实想想,也没那么糟。”

描述在家做喜欢的事,用词温暖积极。

“其实想想,也没那么糟”表示对情况重新评估,态度更积极。

情感倾向:正面

4. 整体分析:

虽然开头对天气不满,但文本后半部分变积极了。作者在不好的天气里找到积极因素,对整体情况有了正面重新评估。

结论:

综合来看,尽管开头有明显负面情绪,但文本整体情感倾向是正面的。作者展现出积极应对不利环境的态度,最后得出“也没那么糟”的结论。所以,我判断这段文本整体情感倾向是正面的。

能看到,通过思维链,AI 不光能给出正确的情感判断,还能清楚解释判断依据和推理过程。

但对于复杂任务,零样本示例可能就不管用了,所以得用 Few-shots。

在少样本提示里,咱们得给一个或两个例子,帮 AI 明白怎么一步步解决问题。

不过,对于更复杂的任务,零样本提示可能就不行啦。这时候,咱可以给 AI 一些例子,也就是提前“定好推理模板”,让它参考例子里的推理过程。这就是少样本提示。

案例解析一:计算复杂数学题

请解下面的数学题,展示详细解题步骤。参考下面的例子:例子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 1.5 倍,面积是 24 平方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解题步骤:1. 设长方形的宽是 x 米,那长就是 1.5x 米2. 根据面积公式:长×宽=面积1.5x×x = 243. 简化方程:1.5x² = 244. 求解 x:x² = 24÷1.5 = 16,x = 45. 算长:1.5×4 = 6 米6. 算周长:(6 + 4)×2 = 20 米所以,长方形的周长是 20 米。现在,请解这个问题:一个圆的面积是 78.5 平方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请详细展示解题步骤。

AI 的回答:

好呀,咱们一步步来解决这个问题:1. 回顾公式:   圆的面积公式:A = πr²,这里 A 是面积,r 是半径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这里 C 是周长,r 是半径π(pi)大概是 3.141592. 已知条件:   圆的面积 A = 78.5 平方厘米3. 求半径 r:   78.5 = πr²   78.5 = 3.14159r²   r² = 78.5÷3.14159   r² 大概是 25   r = √25 = 5 厘米4. 算周长:   C = 2πr   C = 2×3.14159×5   C 大概是 31.4159 厘米5. 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两位:   C 大概是 31.42 厘米所以,这个圆的周长大概是 31.42 厘米。

案例解析二:AI 辅助精读文章

请按照下面例子的步骤,精读给定的文章,展示你的思考过程:例子步骤:1. 通读全文,了解主旨大意。2. 把文章分段,梳理脉络结构。3. 找出关键信息,像论点、论据、结论这些。4. 分析作者在文章里的观点倾向。5. 评估文章逻辑是不是严谨,论证充不充分。6. 总结文章的核心观点和价值。文章内容:(此处省略一篇示例文章)

通过这个例子,AI 能学会有条有理地分析文章,输出详细的阅读报告。

案例解析三:AI 写有“人味儿”的朋友圈文案

例题:“请写一个关于‘我要减肥’的口语化朋友圈,带着‘人味儿’。”执行步骤:1. 确定主题:明确要写的主题是“我要减肥”。2. 分析例子:仔细读下面的例子,分析并提取口语化表达、情感和个性化语言、重点语气词。   例子 1:“老子真的受够了!每天吃这破东西,体重一点不掉!去你妈的脂肪!明天开始只喝水,不瘦个十斤老子不罢休!”   例子 2:“真他妈见鬼了!节食、运动全都试了,结果还是个胖子!老娘气死了!这次一定要减肥成功,否则真要疯了!”   例子 3:“靠!谁再说减肥简单我跟谁急!老子已经饿得头昏眼花了,这肥还不掉!天杀的脂肪,给我滚蛋!”   例子 4:“他妈的,体重秤是不是坏了?怎么老是这数字!再这么下去我就把自己关起来,不瘦不出门!破减肥!”3. 模仿写作:根据例子,模仿口语化表达,写出自己的朋友圈内容。4. 加入情感和个性:保证内容有个人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化语言,可以加些表情符号和幽默元素。请根据上面例子的<执行步骤>,以‘我失恋了’为主题写一个朋友圈文案,请展示你的思考步骤。

以上就是构建思维链提示的两个重要办法:零样本提示和少样本提示。前者简单直接,适合容易的任务;后者给例子,更适合复杂情况。

当然思维链提示还涉及思维树、后退法等等提示技巧,这里就不多说了。

亲身参与的人,永远比在旁边看着的人感受更深。

所以,最关键的其实就是:去干,把 AI 写作搞好。

还是那句话:AI 永远只是个工具。

0 阅读:6

大象眸眸看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