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在街头卖猪肉的“北大屠夫”,给母校捐款9亿,如今怎么样了?

傲之聊情感 2024-07-01 01:48:38

提起陆步轩的名字,你可能会感到陌生,但一说“北大屠夫”,你应该就有印象了。

2003年,一则“北大才子街头卖猪肉”的新闻让他火遍大江南北。

“北大毕业生现在混得不行了,开始杀猪卖肉了!”

“北大毕业当屠夫是浪费人才,浪费资源,浪费生命!”

那几年,他都活在被批评的阴影下,然后时过境迁,如今再看陆步轩,他竟然已成“中国最牛屠夫”......

1966年,陆步轩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一个贫困家庭。

母亲因病早逝,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陆步轩和父亲成天起早贪黑干农活,仍然无法改变贫困的家庭条件。

陆步轩回忆幼时的经历,说道:“那时的学习、劳动,比起现在的996、007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改变家庭现状,父亲敦促他勤奋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陆步轩每天在上学的路上都在背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升初时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当地重点初中的实验班。

父亲开心地笑了,想着家里只要出一个大学生,日子就好过了。

初中课业压力增大,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买课外习题,陆步轩就向学校申请了助学金。

有了学校的帮助,家里的压力也减轻了,陆步轩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成绩依旧名列前茅,升到高中后,陆步轩的学习成绩依旧遥遥领先。

陆步轩成了家里的榜样,虽然他也经常辅导弟弟妹妹的作业,但弟弟妹妹的成绩却远远不如他。

家里没有那么多钱供每一个孩子上学,后来为了供成绩更好的陆步轩考上大学,弟弟妹妹都休了学。

1984年,陆步轩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进了西安师专,但他对此不太满意,于是请求父亲让他去复读,父亲向亲戚借了钱,又和学校提交了复读申请。

第二年,陆步轩以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全家人都非常高兴,平时节俭的父亲甚至请人在家里办了酒席,村里的亲戚和邻居都来庆祝。

他们连连夸奖陆步轩:“文曲星下凡!老陆家出了个好苗子!”

陆步轩成了家里的骄傲,也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优秀人才,村民教育孩子都拿陆步轩当榜样。

就这样,带着众人的喜悦,带着对北大的敬仰和对新生活的期待,陆步轩前往北大就读。

令他没想到的是,跌宕起伏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在陆步轩所在的班级,同学都是各地的状元,他们对中文系的学习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喜欢研究哲学,有人喜欢研究诗歌、散文。

对比下来,陆步轩更擅长应试,对文言文和方言十分感兴趣,其他了解得并不多。

但他向来要强,为了赶上同学的进度,他苦读诗书,渐渐地,他自己也有了对文学上不同的见解。

课余时间,大家坐在一起“挥斥方遒”,像打辩论赛一般互相抒发观点,往往陆步轩都是最能说服别人的那一个。

学业的进步,让陆步轩对未来更加期待。

大学四年时间悄然过去,临近毕业时,陆步轩才发现自己的未来并不光明。

毕业那年,陆步轩听从学校安排,被分配到原籍工作。

他说:“仿佛做了一场梦,梦境醒来还在原点。”

好在,内心低落的时候,陆步轩也有了心上人,并很快结了婚。

1989年,回到家乡,陆步轩被分到县里的计划经济委员会工作,每天和文书打交道,虽然枯燥,但程序固定,倒也不算辛苦。

只不过,计划经济委员会没有用人编制,陆步轩只能把自己的档案安排到单位分管的一家工厂。

工厂只给他分了一间6平方米的房子,这引来了妻子的抱怨,再加上自己没有编制,就像单位的临时员工,工资也比正式员工低了将近一半。

然而,工作两年后,正值90年代初期,陆步轩档案所在的工厂倒闭了,住房也随之没了。

陆步轩想试试下海经商,他和原工厂退休的老领导办过化工厂,但因污染大,工厂被关停;他还组织过一个房屋装修队,但接的活也越来越少……

一个午后,妻子忍无可忍,向他提出了离婚,还对外称:

“当年是因为他的文凭才嫁给他的,现在他让我丢尽脸面。”

陆步轩想起当初父亲庆祝自己考上北大的开心和幸福,原以为学成后,未来会一帆风顺,谁能想到,陆步轩就这样在时代的浪潮中起起伏伏,最终被生活的压力击垮,还患上了面部神经麻痹。

这些经历,陆步轩都没有和亲人讲起,那段时间,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我哪还有脸面去说!”

他还一度产生了抑郁心理。

带着逃避生活的心态,陆步轩沉迷于打麻将,每天打七八个小时,靠着钻研精神,他学得了麻将的门道,赢多输少,靠赢得的钱维持生计。

后来,陆步轩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现在的妻子。

当时猪肉铺不多,买肉要去很远的地方,再加上猪肉贩子卖肉总是缺斤少两,这让妻子看到了机会,计划一家人开一个猪肉店。

1998年,他们的孩子降生。

有了孩子就有了更多的责任,陆步轩决定将猪肉店的落地尽快提上日程。

1999年,陆步轩先主动请屠宰场杀猪的师傅教自己杀猪,妻子的哥哥则主动去学剁肉。

陆步轩装修了肉店,取名为“眼镜肉店”,他说:“这让我们的店比五大三粗的屠夫多少多点文化气息。”

店面正式开业,陆步轩每天起早贪黑,坚持收购健康活猪宰杀,不缺斤少两,从来都是和和气气地对待顾客。

慢慢地,眼镜肉店成了当地生意最好的一家。

忙时,陆步轩都没有时间吃饭,只能随便扒拉一口,一有顾客就放下饭碗出去切肉。

后来,店里营收增加,前几年的不如意仿佛在这一刻有了转机。

一天,他卖猪肉的消息传到了父亲的耳边。

父亲抽着烟,回想儿子从小到大的成绩,遗憾地叹气,也在陆步轩的一句句“都是为了生活”中,放下了心中的顾虑。

2003年的一天,昔日校友得知陆步轩的近况,请求他帮忙推销自家切肉机,切肉机摆在陆步轩的店里,就像他的助手一样,可以按照顾客的要求将肉切为肉丁,大大节省了陆步轩的时间。

自从陆步轩把切肉机摆在店里后,总有顾客问价购买,校友见陆步轩推销得不错,又请来地方台记者到陆步轩店里做广告。

一时间,陆步轩成了当地的红人。

2003年7月,一篇标题为《北大才子长安卖肉》的文章让陆步轩的名字在短短几周内传遍全国。

他成了读者口中的“失败者”,大家纷纷质疑:

“卖猪肉还用上大学吗?小学毕业都会卖!”

“学习好有什么用,北大毕业都得卖猪肉。”

“北大毕业生现在混得不行了,杀猪卖肉了!”

随着他的出名,店里的销量越来越高,可陆步轩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他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家的议论他都听在了心里,大多都是一些难听的、侮辱的、贬低的话语。

那段时间,店外每天都会有一两辆黑车停着,车上是当地的领导。

陆步轩不自在地解释道:“我是当地的负面新闻,他们希望早些解决我的问题。”

2004年年初,当地人事部门告诉陆步轩:“当地岗位你随便挑,想去哪去哪。”

思来想去,陆步轩放弃了一手做起来的眼镜肉店,听从安排,去了长安区史志办。

猪肉店则交给妻子管理,他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忙碌,下班后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

陆步轩的工作暂时和“北大屠夫”划开了界线,人们羡慕他体制内的工作,以为他放下了这段被批判的经历。

但直到2013年,他在北大发表演讲时,第一句话就哽咽道:“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原来十年间,陆步轩一直都因为所谓的“不良影响”而活在自责和愧疚中。

陆步轩去了长安区史志办后,交给他的工作是编撰地方志,可到手的资料有很多出入,为了核对资料,陆步轩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2005年,陆步轩应出版社邀请,写了一本自传《屠夫看世界》。

同年,陆步轩还和妻子一起买了一套房子,一家人都很开心,他也总回老家探望父亲。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为北大毕业的校友陈生找到陆步轩,想邀请他一同开一个猪肉厂,但因为意见不合,合作不了了之。

2009年,陆步轩正处在编撰地方志的瓶颈期,陈生再次找到陆步轩,希望合办“屠夫学校”,由陆步轩来编写教材,这次陆步轩心动了。

几年来,手边都是一些枯燥的整合工作,他急需做一些有新鲜感的工作,恰好当时体制内工作人员也可以编外工作,这个机会,陆步轩不想放弃。

当家人得知陆步轩和陈生合办“屠夫学校”时,起初都持反对意见,认为体制内的工作更稳定,何况陆步轩也从没做过涉及教育相关的工作,先不提能不能招到学生,学校能不能办下来还不一定,如果异地工作,孩子的教育他恐怕会缺席。

陆步轩也充分考虑了家人的建议,但他还是想试试,自己能不能用曾经的那套营销方法,让更多的人通过卖猪肉致富。

两年时间,陆步轩做足了准备,先是家里的沟通工作和孩子的教育问题得到落实,再到学校选址、招生、师资、课程等内容,他都有参与,他还写了十万字的讲义,也考取了相关的教师资格证书。

从认可屠夫学校发展前途的那一刻起,陆步轩就决定再次进入猪肉赛道。

2011年12月,陆步轩带着《猪肉营销学》的讲义,来到广州屠夫学校当老师。

卖猪肉时,别人都叫他“陆师傅”,这回被叫“陆老师”,陆步轩感到十分光荣。

当老师期间,陆步轩也不忘继续编写地方志,直到2016年,陆步轩一共参与编写完成了两部地方年鉴和一部地方志。

手边的工作做完后,他顶着家人不赞成的压力,还是决定离开体制内,加入陈生的壹号土猪公司,他说:

“我已经五十岁了,接下来十年的工作一眼就能看到头。我迫切地想挣脱束缚再干点事情。”

“我一点都不后悔,我因猪肉出名,现在想回到猪肉行业做点贡献。这两次进入猪肉行业,我的出发点有所不同,第一次是生活所迫,这次是事业追求!”

后来,学校报名人数众多,大多数家长都慕名而来,课程单一已无法满足教授需求,陆步轩就把屠夫学校的教材编写至20万字,课程也增加至8门。

不少学生毕业后,纷纷去往壹号土猪门店实习。

合伙人陈生和陆步轩管理的壹号土猪公司也实现了业绩增长。

公司还实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线上,陆步轩开了网上直营店,赶上了网购的第一波热潮,再加上“北大屠夫”标签的宣传,双十一等大促商店常常都是爆单。

线下,全国30多个主要城市都有门店,仅2018年一年,线下的销售额就达到18亿元。

几年间,陆步轩还频繁为母校北大捐款,总计9亿元。

和同事聊起儿子,陆步轩直说想念,还提到儿子成绩有点落后,他要多打视频监督。

互联网的兴起,促使陆步轩做起了短视频,他说:“我对这个不了解,但我可以慢慢学,人都会进步的嘛。”

近几年,有关年轻人就业的话题屡见不鲜,最多的还属之前的“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指高学历毕业的人不甘去做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

而陆步轩当初的情况又何尝不是“脱下孔乙己的长衫”。

一开始,陆步轩想成为一个文人,后来他才发现,原来商人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从北大毕业后去卖猪肉,在陆步轩的口中,这件事让他觉得“给母校抹了黑”,也让无数人嘲讽道“读书无用”。

但真的用心思考一下,如果陆步轩没有上北大,他卖猪肉也不会有这么大的热度,他也不会认识陈生,更不会像现在这样成为“中国最牛屠夫”。

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屠夫、一个创业家,陆步轩曾经的这三个身份,俨然和他努力读书是挂钩的。

他曾说:“北大带给我最深刻的影响是自由和创新。”

“如果不读北大,我可能猪肉也卖得不错,开个两三家店面,衣食无忧过一生。但是现在我的眼光不会仅局限于此,我要打造行业领先的品牌,做资本运作。

既然进了这一行,就专注把这行干好,这也是北大精神。”

陆步轩的经历,放到今天依旧深刻。

读书或许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它是一块通往美好生活的敲门砖,是一段独自前行路上的无形财富,更是获得个人增值最简单的路径。

如陆步轩所说:“这条路上挫折肯定常有,但你要相信,人生总会有转机。”

作者:雷利,富书作者。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0 阅读:0

傲之聊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