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是否代表天气就不热了?俗话:“热在三伏、秋后一伏”

历史酿的酒 2022-07-28 23:40:27

说起二十四节气,想必大伙并不会觉得陌生,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于气候、物候,对自然规律、星宿运行等诸多现象细致入微的总结,对于古代的农事生产,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二十四节气与“九九乘法口诀”,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中二十四节气也被誉为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眼下,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已过大半,即将迎来的是第十三个节气——立秋。立秋节气非常之重要,是“四时八节”之一,也是“四立”之一,预示着秋季的起点。很多人一想到立秋,便会在脑海里出现秋高气爽、秋风送凉意的画面,然而,立秋并不意味着酷热的天气就完结,俗话道“热在三伏、秋后一伏”,这也表明,立秋节气,天气并不会立马转凉,而且闷热的天气还会持续好长一段时间。

你是否听说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天和三伏天,分别是一年四季中,最冷和最热的时间段,其中三伏天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很多情况下多达四十天之久。那么,俗话中所说的“三伏天”,如何计算?

根据“夏至三庚入伏”,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而庚日是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推演而来的,今年的入伏时间,是庚午日,也就是公历的7月16日,一般而言,初伏持续十天,到了7月26日开始进入中伏,“秋后一伏”,指的是秋后还有一伏,那便是末伏,过了末伏,才算是出三伏。而今天出伏的时间,大致在8月15日,恰巧处于白露节气,而白露节气才是天气开始真正转凉的时节。

因此,要正确地理解古人对于“立秋”的定义,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而大地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立秋无法使得天气立马产生变化,通过上述分析也可知道,立秋处于中伏,天气并不会突然转凉。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立秋之后,甚至是三伏天出伏之后,有可能会出现“秋老虎”的现象,所谓的秋老虎,指的是天气短期回到闷热,因此,也有俗话道:“秋后一伏热死人”

立秋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也被认为谐音“出暑”,当无论如何,处暑才是暑气渐消的节点,当然,从暑气渐消到暑气完全消失殆尽,也需要一个过程。

最后,不得不提及物候,“春江水暖鸭先知”,物候对气候的感应是极为敏感的,谈气候也得谈物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而蝉对于暑气的感知最具有代表性,夏至节气开始,蝉便开始鸣叫,这便是“蝉始鸣,半夏生”,而到了立秋,蝉仍然在鸣叫,只不过是寒蝉,这便是“寒蝉鸣”,从有蝉鸣这一物候也可以推断,立秋节气,天气尚热,总而言之,立秋是天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关键节点。

0 阅读:15

历史酿的酒

简介:静静地,做一枚历史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