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相当于死了一次?医生揭秘:麻醉时身体都在经历什么

轩江说商业 2024-06-13 12:27:49

提示:为了更好的讲述文章内容,人物情节为虚构

2024年6月,35岁的刘先生,决定接受全身麻醉,进行腹腔镜手术。

尽管主刀医生“再三告知”,手术风险很低,刘先生仍难掩内心的恐惧:听说全麻就像是死了一次,麻醉期间人完全失去知觉,这感觉太可怕了!

在麻醉药物的作用下,患者会暂时失去意识,仿佛进入了一种死亡般的沉睡状态。

但实际上,麻醉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仍在,身体的各项机能依然在正常运转,只是暂时隐匿了而已。

那么,全身麻醉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手术期间,患者的身体都经历了哪些神奇的变化?这场由麻醉药导演的“假死戏码”,背后有哪些医学原理?

一、什么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从医学角度来说,就是对患者注入麻醉药,让患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失去意识,感受不到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方便医生进行疾病的处理。

它主要用于全身各处都有创伤的大型手术,如心脏搭桥、器官移植等,以及患者无法耐受局部麻醉、需要肌肉松弛的情况。

麻醉药物是如何制造假死体验的呢?

全身麻醉是一个由浅入深、渐进式夺走意识的过程。患者手术之前,麻醉医生都会先安抚患者,然后给患者注入催眠药。

一般“催眠药”都是乙丙酚,它可以让人体的大脑皮层功能,受到抑制。患者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感到困倦,思维开始变得逐渐模糊起来。

接受过全麻的患者小王说,刚打完麻药时,他感觉天旋地转,眼皮越来越沉,好像坠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

随着药效加深,患者逐渐失去意识,进入人事不省的状态,仿佛陷入了一场深度睡眠,对外界的声音、疼痛等刺激毫无反应。

麻醉医生会插入气管导管,通过麻醉机持续输送吸入性麻醉药,如七氟醚,来维持麻醉深度。被关掉意识开关的身体,在麻醉期间都经历了什么呢?

麻醉药会抑制大脑皮层和丘脑的功能,阻断神经冲动在脑内的传导,从而切断了感知疼痛的通路。

麻醉还会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导致患者自主呼吸减弱甚至停止。这就是为什么全麻病人需要插管,用呼吸机来维持氧气供给。听起来很可怕对吧?

但别担心,在麻醉医生的精心调控下,病人的生命体征,一直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患者的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重要指标,都有专门的监测仪24小时盯防,异常情况会立即报警。

只是由于麻药欺骗了大脑,暂时关闭了对外界信号的接收和处理,才造成了“假死”的错觉。

很多病人担心自己在手术中会疼醒,其实在麻醉深度达标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在全麻状态下,患者的脑电波呈现出低频高振幅的波形,提示大脑活动水平已经极低。

但这并不代表大脑完全停摆了。

有研究显示,全麻病人的脑干、小脑等部位其实一直在低水平运转,维持着基本的生命活动。只是高级神经中枢暂时休眠了,让身体失去了主观体验和对外界的反应能力。

全身麻醉的“假死体验”,是麻醉药物有选择性地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功能,让身体的感知、意识、反应能力等暂时下线,进入休眠状态,而非真正的死亡。

这也是现代医学的伟大之处—它让患者在沉睡中完成手术,既避免了痛苦,又保证了安全,是名副其实的“无痛分娩”。麻醉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一些患者会出现血压骤降、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麻醉药物有时,也会对肝肾等器官造成负担。所以全身麻醉,并不是对所有手术都适用,需要根据手术类型、患者情况等进行慎重评估。

二、从死亡中醒来:苏醒期的身体变化

沪上一家三甲医院的麻醉科护士小郑说:停药后,病人先是一动不动,呼吸心跳逐渐恢复正常。

大约10分钟后,病人开始无意识地蠕动四肢,眼球在眼皮下快速转动。他们轻声呼唤他的名字,他似乎能听见,眉头微微一皱,却还睁不开眼。

不同麻醉药物的代谢时间不尽相同,全身麻醉的苏醒过程通常需要30分钟到1小时。在此期间,患者意识逐渐恢复,但大脑的反应及协调能力仍处于迟钝状态。

全麻苏醒期,病人的中枢抑制作用逐渐消退,但药物残留效应是存在的。这个时候,病人很容易发生呛咳、呕吐、肌肉痉挛等症状,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在麻醉医生和护理团队的照顾下,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平安度过麻醉苏醒期,虽然每个人的苏醒反应不尽相同,但生命体征逐步恢复正常,意识逐渐清晰,都是身体“重启”成功的信号。

三、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全身麻醉为现代外科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但它并不是,一项绝对无风险的医疗操作。尽管麻醉相关死亡率已降至万分之一以下,但某些并发症仍值得警惕。

麻醉药物多作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因此最常见的并发症也与之相关。

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说,全麻可能引起血压骤降,特别是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易诱发缺血性心脏病发作。

这就要求,麻醉医生精确评估患者术前状态,优化用药方案。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生,就必须在短时间内予以药物干预。

呼吸问题是全麻另一大杀手,长时间卧位和肌松药物可能导致舌后坠,加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极易发生气道梗阻。

麻醉医生必须提前做好气道评估,备好急救设备。曾经一名小儿患者,因手术体位不当,导致喉头水肿,所幸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同样高发,主要包括肺不张、肺部感染等。他接诊过一个肥胖患者,全麻后出现低氧血症,原来是术中俯卧位压迫了胸廓,术后又咳嗽无力,引起肺不张。

此类并发症可通过呼吸功能锻炼、雾化吸入等综合措施预防。

药物过敏反应虽少见,但后果同样堪忧。

曾经一名青壮年男性患者,全麻诱导后突发严重过敏性休克,全身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压一度降至40mmHg。

所幸经过抢救,这名患者最终脱险,麻醉药物过敏原众多,术前皮试也无法完全排除风险,医患双方都须提高警惕。全麻还可能引起术后寒战、恶心呕吐、认知功能障碍等。

尽管麻醉致死率已降至极低水平,但某些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并发症风险明显增高。他们须对症下药,给予个体化的麻醉管理。

规避麻醉风险,离不开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患者应如实告知自己的疾病、用药、过敏史等情况,以便医生优化麻醉方案,术前还应戒烟限酒,提高身体耐受力。

麻醉医生则要严格把控适应证,对高风险患者实施重点监护。开发新型麻醉药物,并积极普及先进的监测技术,努力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

麻醉用药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深入认识全麻并发症,做到防患于未然,是每一位麻醉医生的责任所在。

全身麻醉已经成为一项安全系数极高的医疗技术。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统计,现今麻醉相关死亡率已降至万分之五以下,与日常生活中乘坐飞机、过马路的风险相当。

新型麻醉药物和监测技术的应用,让麻醉越来越精准和个性化。过去三十年是麻醉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前,吸入性麻醉药还是主流。但卤代烷等药物性质活泼,易引起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而今,血药浓度更易控制的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瑞芬太尼已成为临床“新宠”。

麻醉监测技术的创新,更是让麻醉安全如虎添翼。过去,麻醉深度主要靠医生“看眼色”判断。如今,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等新技术的引入,能实时掌握患者意识状态,做到药量“精打细算”。

除了常规全麻,近年来区域麻醉、监护麻醉等个性化技术也在蓬勃发展。从前,一位肝癌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在保证镇痛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对肝功能的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麻醉学的深度融合,更加精准、个性化将成为未来麻醉发展的主旋律。

麻醉学与精准医学的结合,才刚刚起步,无限的可能性正在展开。

基于基因测序等技术,未来或许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麻醉”,根据每个人的遗传背景、生理特点定制麻醉方案。

从开创之初的“笨拙”,到如今的“精益求精”,麻醉技术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蜕变”之路。

结语

原来, “死而复生”,不过是麻醉药精准操控下的错觉,大家生活中,可以放心地去检查,要相信医院和医生。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转发、点赞支持我们哦!

参考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3978193529487926/?channel=&source=search_tab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985721088747520543/?channel=&source=search_tab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84049063158514216/?channel=&source=search_tab

0 阅读:20

轩江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