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寒冬至,待春归

尚言健康 2024-01-19 09:30:38

节气的步伐走到了一年24个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大寒。大寒于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此时天气寒冷到极致,处在三九、四九时段,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

主要气候特点是雨雪、大风和低温。此时北方地面持续积雪不化,呈现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南方则冷风阵阵,寒雨冰人,民间向来有“大寒小寒,冷成一团”的说法。

大寒习俗

作为最后一个月“腊月”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喝粥”、“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蒸供”、“赶婚”、“赶集”、“洗浴”等。

大寒养生

1、起居有常精神铄

中医指出,“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大寒养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

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睡好“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着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

2、防寒保暖补肾气

大寒过后,强调温补肾阳,所以要防寒保暖补肾气。中医认为“肾”为“命门”,过去多认为肾虚出现在中年以后,但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很多年轻人也已经进入到肾虚的队伍里,如脑力方面有可能出现的记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

3、谨防冻疮暖过冬

大寒天气寒冷,手脚以及耳朵很容易冻红冻肿,甚至冻伤产生冻疮。出门戴好手套、耳罩,做好保暖工作可以大大降低冻疮的发生概率。鞋袜手套不能太紧,要穿宽松的,生冻疮的人如果穿紧的鞋子,戴紧的手套,勒着肢体,血液循环就会容易不通畅,容易长冻疮。

大寒,阳气正处于从冬季闭藏期过渡到春季的升发中,人们日常的饮食也应该顺应阳气的变化,适当调整饮食,做好冬季进补的收尾期,要逐渐开始适应春季舒畅、升发的季节特点。可食用一些牛羊肉等温肾之品,以提高御寒能力,但是大寒临近春天,进补应逐步减少。且不可一味呆补,需补中寓清,以防脾胃功能失调,导致饮食积滞、痰热内生等问题的出现,可以搭配萝卜、西红柿、山楂等和胃消导的食物。

民间有大寒吃“三冬”的传统,需要注意的是,“三冬”性凉,一次不要吃太多,不要生吃,可在做菜或煲汤时加入。

1、冬瓜

冬瓜的膳食纤维含量高,可帮助降低血糖、降血脂,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不错的食疗效果。

红烧冬瓜、冬瓜炖排骨,都是大寒时节既营养又美味的菜品。

2、冬枣

中医认为冬枣味甘、性平,可益心、润肺、合脾、健胃、养血安神。冬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3、冬甘蔗

冬甘蔗能补血润燥,不但提神,还能清热、下气、补肺益胃。甘蔗清甜,入菜可增味提鲜,大寒吃甘蔗可制作甘蔗炖羊肉、甘蔗虾等。

耐得住寒冬,等得到花开。经历了寒冬新春也将如约而至。安心养性、保持心情舒畅,健健康康过新春,等待春归。

1 阅读:8

尚言健康

简介:以严谨、认真的态度 传播有价值的科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