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女儿被抛弃,53年后找到父亲才知,生父竟是副主席

鼎萧聊历史 2023-09-13 07:11:00

1934年的一天,3岁的小叶坪正在山上玩耍,突然被母亲叫到身边,母亲将她搂得格外紧,一反往常的温柔。

年幼的叶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亲了亲妈妈的脸,想让她带自己玩。可是母亲很快松开了她,拉着她的手交给了一位陌生的叔叔,告诉她要听叔叔的话,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小小的叶坪望着母亲离去的背影,满是不解。她没有想到,这一抱竟是与母亲的诀别!更没想到,她用了53年的时间才找到自己的父亲-----时任政协副主席的陆定一!

这是怎么回事?政协副主席的女儿为何被她母亲丢给陌生人?又为何过了53年父女才得以团圆?

这背后既有战火纷飞里的无奈选择,也有着令人动容的革命夫妻之间朴素纯粹的爱情。

1919年,对卖国求荣等行为忍无可忍的青年学生们,率先掀起了五四运动。爱国的热情迅速席卷全国,烽火连绵不息,无数有志之士加入其中。

青年学生陆定一和唐义贞也在当时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特别是当时年仅14岁的唐义贞,她没有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反而带头剪断长发,在学校里帮助其他的女同学突破封建思想的牢笼,解放她们的思想。

但是救国之路并不是一腔热血就能铸就,而是要突破重重风险与阻碍。尤其是当时国外群狼环伺,国内风雨飘摇。

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党内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唐义贞因为长期负责铁路工人的宣传组织工作,成为了被监视的重点对象。

为了保护唐义贞的安全,保留革命的火种,党组织决定派她到苏联莫斯科学习,避开国内的政治风浪。

也正是这一次苏联学习,让唐义贞结识了相伴一生的良师益友——陆定一。

刚到苏联的唐义贞虽然对共产主义饱含热情,但毕竟缺少历练。而此时的陆定一已经是一位老党员了,斗争经验丰富,即便在国民党严厉的搜捕之下,他也依然用犀利的文笔揭开蒋介石的丑陋嘴脸。

在苏联学习期间,陆定一给了唐义贞很多的帮助和指导,让唐义贞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共产主义。

长时间的相处,除了革命同志以外的别样情愫也在二人心中悄悄蔓延。唐义贞对沉稳的陆定一有了别样的感情,不仅仅是革命战友间的热情,还有对恋人的喜爱。

陆定一也是一样,他对唐义贞冲破封建制度的行为尤为赞赏。就这样,在遥远的莫斯科,两颗炽热跳动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1929年,唐义贞和陆定一在莫斯科举行了婚礼,从此他们不仅是革命战友,也是夫妻。

不久后两人相继回国,由于国内的斗争仍然严峻,唐义贞和陆定一夫妻二人聚少离多。即便是短暂的相聚中,两人也没有时间谈情说爱,更多的是交流如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1931年,陆定一和唐义贞在叶坪短暂停留,在被他们称为家的破庙里,迎来了女儿的平安降生。

望着这刚降生不久的小人儿,慈爱的母亲为她取名陆叶坪。女儿的到来是夫妻两人艰难生活中的慰藉,但是幸福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1934年,受第5次反围剿失败的影响,党中央决定被迫转移。由于夫妻两人分工的不同,陆定一被安排随红军部队转移,而唐义贞则被安排留在苏区,与敌人游击周旋。

这样的被迫分离夫妻俩经历过很多次,但这次不同的是唐义贞只有一个月就要临盆了。

孩子还有一个月就出生,而此次斗争的严峻又不同以往,陆定一的眼里满是担忧。但是唐义贞没有挽留丈夫,相反在为他送行时尽量抑制自己的感情,宽慰道:

“不要为我担心,要是形势严峻,我会将这一双儿女托付给可靠的同志。我们一定会突围出去的,我也是一名老战士了,绝不会被这点困难打倒。”

带着浓浓的不舍,陆定一和队伍离开了。

结婚五年,分离四次,前路漫漫,犹未可知。

与妻子分别后,陆定一随大部队转移一起转移,在路上他无一刻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以及即将出世的孩子。

有时候走着走着,脑海中就不自觉得在想自己未出世的孩子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长得好看吗?妻子有没有突围成功?现在又在哪里?这一切的一切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没有人能够回答他。

再次得到妻子的消息已经是9年之后,1943年在延安工作的陆定一,终于知道了妻子牺牲的消息。

一直以来,陆定一既想迫切的知道妻子的消息,又害怕知道妻子的消息。他不敢去想最坏的结果。

当真的有了妻子的消息,还是最坏的消息,挂念的妻子已经牺牲,陆定一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在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和血腥行动时,陆定一从来没有感到怯懦,反而用最犀利冷绝的文字去回应敌人的叫嚣。但是此刻,这个英勇的战士感到无尽的悲伤。

带来这个消息的同志,告诉了他妻子唐义贞牺牲时的具体情况。

当时大部队离开不久,唐义贞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可惜敌人很快就反扑了上来,刚生产完没几天的唐义贞只能和游击队一起转移,就在游击队躲避敌人,寻求突围的过程中,唐义贞等人不幸被国民党的一个团发现,敌人将他们包围了起来。

唐义贞试图带领大家突围,但是敌人的封锁非常紧密,唐义贞不幸被俘。

敌人从唐义贞的表现里,认为这个女人一定是这支部队的长官,想要从她的嘴里找到其他红军部队的踪迹。

但是他们没有料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妇女却有着坚强的意志,无论他们怎样严刑拷打,都没有从唐义贞的嘴里得到一个字。

而且敌人的拷打丝毫没有让唐义贞感到畏惧,她在狱中还组织同志们出逃,只可惜因为受刑过重,唐义贞等人没有逃出多远就被敌人追上。

最后,恼羞成怒的敌人,用刺刀捅进了她的胸膛,将她开膛破肚,残忍杀害。此时的唐义贞才在几天前刚刚与儿子分别,牺牲时还不到26岁。

听到妻子牺牲的经过,陆定一泪流满面。

在延安的窑洞里,望着窗外的繁星,陆定一难以入眠。他一定想起了那年在莫斯科,两人热烈奔放的爱情。也想起了在艰难的战斗中,那些细碎短暂的温暖。

陆定一觉得自己的泪都已经流干了,只要一想到妻子,他就痛彻心扉。在知道消息后的无数个漫漫长夜,他都在痛苦与思念中难以入睡。之后的陆定一在回忆起这一时刻时感叹道:

“妻子的离世,让我失眠了半个多月。从此以后不论是大喜还是大悲,我都流不出眼泪来了。”

虽然知道了妻子的死讯,但是妻子留下的一对儿女却还没有半点消息,他向对方询问孩子的情况,但是得到的回答确是:

“我只知道她将你们的女儿托付给了材料厂的张德万,后来她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就不知道在哪里了。”

当时情况危急,部队转移的又频繁,想要找到两个孩子,仅凭这点线索是远远不够的,无奈之下,陆定一也只能暂时放下寻找孩子的心愿,但他心里,却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情。

时光兜兜转转,一晃就是几十年。

几十年间,陆定一也曾派人在瑞金、延安等地找寻自己一双儿女的踪迹。妻子已经离去,她留下的这对儿女成了陆定一心中最大的执念。

然而因为当年通讯落后,再加上多年战乱,很多人都不在当地居住了,所以陆定一始终没有找到一双儿女。

细细算来,陆定一和孩子分别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这漫长的时光没有动摇他的信念,尽管很多人劝他,“这么久了一点消息都没有,还是看开点吧,也许当年孩子也没能躲过炮火,随他妈妈去了,找了这么多年,也算有个交代了。”但是陆定一没有放弃,终于,事情迎来了转机。

1979年,公安局的同志告诉陆定一,他的儿子找到了!

原来当初唐义贞即将生产时,部队将她安置在了当地农户范其标的家里。在游击队转移时,唐义贞将孩子交给了范其标一家,并留下了几件物品。

当年由于工作的需要,为了保护丈夫的安全,唐义贞并没有告诉范其标夫妇,她的丈夫是谁。范家收养孩子长大后,也不知道该上哪找孩子的父亲。

母亲留下的遗物本来有字,可惜后来物品上的字已经模糊不清了,直到不久前,警方终于能还原唐义贞烈士遗物上的字迹,大家才终于知道,原来这个孩子的父亲就是陆定一。

在与范其标的交谈,陆定一才知道当年妻子是在何等艰难的情况下,保住了他们的儿子。

当时唐义贞在送走女儿之后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看着长相与丈夫有几分相似的孩子,唐义贞给他取名为小定。

由于形势严峻,部队又要进行转移。仅仅生产完4天的唐义贞要随部队一起行动,临走前她决定将儿子交给帮助她生育的范其标一家抚养。毕竟孩子太小了,哪里承受得起这样的颠簸。

临行之际,唐义贞不舍的将孩子抱在怀里,不忍分离。她轻轻地附在儿子的耳边说:

“小定,要是这次妈妈能平安突围,妈妈一定会回来找你。要是妈妈没有回来,你长大后一定要找到爸爸和妹妹。万一那时革命还没成功,爸爸和妈妈没做完的事,你们要继续去做。”

唐义贞在儿子的脸上亲了亲,不舍地走了。此刻在襁褓中啼哭的婴儿还不知道,这竟是妈妈对他最后的嘱托与话语。

在那个年代,像唐义贞这样的人为了更多的家庭不用分离,“狠心”扔下了自己的儿子,作为父亲的陆定一更是45年后才见到了儿子的第一面。

为了感谢范其标一家对儿子的养育之恩,陆定一坚持给儿子改名为陆范家定,表示他是范家和陆家的两家人的儿子。

找到儿子后,女儿陆叶坪就成为了陆定一唯一的遗憾。

此时的陆定一已经70多岁,自知时日无多,他想在剩下的时间里找回他们的女儿。知道父亲的期盼后,陆范家定决心为父亲达成这一心愿。他来到了当年母亲和父亲分别的地方,走访了很多当年的老人和老红军,知道姐姐是被母亲托付给了张德万,让他找一个可靠的农户抚养。

可是在带走叶坪后不久,张德万就去世了。而那个时候的一个小女孩,实在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陆范家定在走访了很多地方后,仍然没有找到姐姐的线索。

陆范家定无奈的告诉父亲,自己没有找到姐姐,当年接应过烈士遗孤的同志,也都对此没有印象。也许在纷乱的战火中,姐姐可能早已不在了。

听了儿子的话后,陆定一也知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战争留给人的遗憾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叶坪的爸爸不是陆定一,而是一个普通人的话,或许她也不会这样小小的年纪就离开了父母。然而正是无数革命者的这种牺牲,才让更多人拥有了光明和团圆。

“结婚仅五年,

分别即四次。

再见已无期,

唯有心相知。”

这是晚年的陆定一写给妻子唐义贞的悼亡诗,对于一个75岁的老人来讲,还难以忘怀的,就是心中对女儿和妻子的无限怀念。

饱含着这样的深情,他写下了《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这篇文章,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篇文章为他寻回了失散50多年的女儿。

1987年的一天,刚刚上完课的赖章盛老师,看着同事递给她的一篇文章,不由得心头巨震。“像!太像了,这篇文中讲的人太像我的母亲了!”赖章盛拿着文章激动的对同事说道。

让他如此激动的这篇文章,正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陆定一,为了怀念亡妻而写的《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一文。

文中提到的陆定一与妻子唐义贞所生的女儿,极有可能是赖章盛的母亲。一直以来没有人知道他母亲的身世。

在他的记忆里,母亲一直都是孤苦的生活。没有父母的消息,是母亲最大的遗憾。可是结合母亲的经历,都与陆定一文章中的女儿极其相似。

眼前的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陆定一对亡妻的深切怀念,还盼望着能找到失散多年的女儿,如果双方都能心愿达成,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怀着激动心情的赖章盛,立马给陆定一写了一封信说明此事,并详细介绍了母亲的情况。

接到信后的陆定一非常激动,也觉得信中所说的人极有可能是自己的女儿。

没想到女儿不但活了下来,竟然还找到了自己。虽然他此刻恨不得立刻飞到女儿身边,但他与女儿分别的太久了,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才能确认。

而且此时陆定一已经81岁了,实在行动不便,所以陆范家定便决定替父亲去当地调查一下。

陆范家定到达南昌后,第一时间赶到了信上的住址。他看到在院落外,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抬起头,茫然的看着眼前这个与她年龄相仿的来客。

这一次对视,让陆范家定几乎可以认定,她就是自己的姐姐叶坪,因为她长得太像父亲了。

随后,赖章盛告诉陆范家定,在他的记忆里,母亲从小就是孤儿。母亲曾经跟他说过,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一个叔叔带到了赖家。

叔叔没有告诉她,她的父母是谁,也没有人知道她的父母是谁。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那位叔叔才会把她送给别人。

谈及到自己的身世时,老人陷入了沉默,良久之后,她才说道:

“当年母亲抱了抱我后,就把我交给了一位叔叔,那位叔叔姓张,他喊我野萍,久而久之周围的人都喊我这个名字。后来那位叔叔还回来看过我一次,但是那时叔叔非常瘦弱,感觉病的很重,抱着我就哭,边哭边说‘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回家,要是知道的话,绝不会扔下你。’那次叔叔走了以后,再也没有回来,叔叔姓张,赖家就给我取名叫张来娣,小名就叫野萍。”

从儿时起,对父母的想象和怀念成为了年幼的叶坪最常做的事。在看到赖家的儿女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时,叶坪非常向往。

虽然赖家过得也困苦,但是有父母在身边,孩子总会觉得温暖,可是在叶坪的记忆里,已经记不清母亲的模样。

她曾在心里无数次的呼唤自己的父母,她很想找到自己的父母问一问,为什么当初他们不把自己带到身边,而要送给别人?直到叶坪的孩子也已长大成人,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答案。

最后老人还说:“我来到这里时,还带来了一双象牙筷子,只是后来遗失了,听说那是母亲留给我的遗物。”

听到这里,陆范家定立马就确认了,眼前的人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姐姐叶坪,他立马给父亲打去了电话,自己终于找到了姐姐,我们一家终于可以团圆了!

1987年,已经81岁的陆定一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了江西省南昌市的招待所。此刻,得知父亲赶来寻她的叶坪也有些不知所措。

当招待所的大门打开时,陆定一终于见到了自己分别了53年的女儿叶坪。看着同样满头白发的女儿,陆第一忍不住激动的大声喊道:

“我的孩子,真的是你吗?我终于找到你了。”

叶坪看着对面的父亲,也同样非常动容。她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当年父母并没有抛弃她而是出于时局的无奈,不得已将她寄养在别处。

原来这么多年,父亲一直在寻找着自己,想到这里,叶坪终于喊出了她一直想喊的那一声:爸爸。

陆定一从怀中拿出了妻子的照片放在了叶坪的手中,不需要说什么,叶坪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她儿时记忆里的妈妈。她看着照片里母亲年轻的容貌,痛苦不已。

那魂牵梦绕的妈妈呀,女儿终于又看见你了。自长征与父母分离后,时隔50多年,她终于又感受到了父母的温暖,分离的亲情,终于在53年后得以团圆。

像陆定一和唐义贞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们,为了革命的事业和民族的解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而在那样的年代里,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为此牺牲了自己的一切,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0 阅读:3

鼎萧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