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要是悟了,人就能活通透了,就不会总算小账了

水至清源 2024-09-10 19:35:38

​一般来说,人到中年的时候,是生活压力最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不仅要顾家,还要忙于事业,要处处兼顾周围人的感受,不敢说要活的小心翼翼,也是如履薄冰。

但担子背的久了,人也就会疲掉,慢慢也就什么都无所谓起来,也就是躺平,其实这样也不好,最好的状态应该就是,“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

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是简单的计较得失和名利,总是算各类小账。

一、不算名利账,目光放远,格局打开,不为外物让自己憋屈

有次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了镇江(即今江苏镇江)的金山寺,

他凭栏远望着滚滚长江,百舸如梭,

然后侧身问寺中的白须高僧:“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

高僧回答:“只有两条船”。

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

高僧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之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其实2000多年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里就说得更透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活着每天忙忙碌碌,好像只为了这名利二字而已,而这两个字给人的压力也越大。

想要让自己压力小一点,就是少算名利账,目光放远一点,格局打开一点。

心中有格局的人,如同站在高地,望得见前路坦荡,亦深知歧路叠嶂。

清朝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老家的房子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一次,吴家建新房想占用这条巷子,张家见了非常生气,交涉无果,便告到县衙,县衙考虑两家都是当地名门望族,不敢决断。于是,张家写信给在京城做官的张英,要他想办法出这口恶气。张英阅信后回了四句话:“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见书明理,主动让出三尺;吴家见状,惭愧不已,也主动让出三尺。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张英的这种谦让和豁达、坦荡与自律,体现了一种睿智的大格局,也因此留下一段传世佳话。

为人处世,名利这本账,算得越多,越会适得其反,被其拖累。

冯唐说得好:女人想要不得癌,就要不要脸,意味着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潇洒坦荡。也就是看淡虚名。

二、不算人情账:让自己不舒服的关系,断掉。

作家亦舒在《美丽新世界》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短短数十载,最紧要是满足自己,而不是讨好他人。”

这样做看似是自私,实则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样的相处才是舒服的,这样的人生才是足够精彩的。

与人相处,其实最重要的感觉是:舒服。

王薇曾经有一个闺蜜,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但后来还是出了问题。

有一年,朋友失恋了,她找王薇寻求安慰,因为是朋友的关系,王薇自然拿出很多时间安慰对方,她原本以为朋友抱怨完就结束了,不曾想这次的通话只是开始。

自此一段时间后,不挑时间的,朋友经常找自己抱怨,说自己多么爱前男友,说自己为这段感情付出了多少,说前男友狼心狗肺,一生不得安宁。朋友喋喋不休,王薇也越来越不耐烦,实在是不想当对方的情绪垃圾桶。

后来,王薇实在忍不住了,当朋友再次抱怨的时候,直言:“你能不能再这样唠叨个没完了,放不下去就去找他呀,去祈求啊,总是跟我说有什么用,烦死了。”当王薇说完后,朋友直接愣住了,她没想到王薇会说这样的话。

因为这件事,她们的关系也就彻底结束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做选择,也都在被选择。

你可以选择,你要和谁在一起;你也会被别人选择,是否要进入别人的生命。两个人在一起越久的人,一定是相处的时候,氛围特别的轻松,相处特别自然。

真正的好朋友,不是讨好来的,而是两个人相处来的,而是两个人品质的互相吸引。凡是让你不舒服的人,都是错的,不要在错的人身上,浪费一丝一毫的精力。

余生短短十几载,不必为得不到谁的回应而感伤,也无需为过往的人情账而费神。

随缘而行,远离所有辛苦维系的关系,只和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成熟人生应有的活法。

写在最后

这世间,得得失失不过是寻常。

一个人最终能否过好一生,贵在是否看得淡然、想得释然、活得坦然。

无关紧要的人,别放在心上;鸡毛蒜皮的账,别惦念计算。

就像苏轼写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