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租车司机40岁顿悟,拾起祖传皇家御用手艺,8年后名满京城

夏有南风 2024-11-02 02:36:23

文字/编辑:夏有喃风

年轻时出去闯天下,做生意跑出租,到了40来岁还是穷困潦倒,结果回头却猛然发现,家里就有着“金山银山”,这找谁说理去呀?

杨福喜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如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聚元号第十代掌门。

这几个头衔闪耀在他如今略显沧桑的脸上,却很难让人将他与曾经那个奔波在北京街头,为生活疲于奔命的落魄出租车司机联系起来。

时间倒回至上世纪90年代,彼时的杨福喜正值中年,经历过下岗的阵痛,经商的失败,最终沦为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

日复一日的奔波,琐碎的生活压力,让他对未来感到迷茫。

杨福喜出生于1958年,见证了新中国从百废待兴到蓬勃发展的历程。

年轻的他曾下乡插队,也曾在北京化工厂做过工人,可是稳定的工作并没有让他安于现状,骨子里不安分的基因驱使着他不断寻求改变。

1992年,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化工厂的工作,一头扎进了商海。

然而,缺乏经验的他很快就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最终以失败告终,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开起了出租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穿梭。

出租车司机的生活并不轻松,早出晚归,三班倒,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乘客和路况,在逼仄的车厢里,他度过了五年。

这五年,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也是他不断反思和探索的时期。他渴望改变,渴望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转机出现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那天杨福喜像往常一样翻阅着报纸,一篇名为“血腥游戏”的报道吸引了他的注意。

报道讲述了北京西山射箭场用活体动物作为射箭目标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杨福喜最初的反应是震惊,但很快,他便从中嗅到了一丝商机,他想起自家祖传的弓箭制作技艺,想起那个曾经辉煌的聚元号。

聚元号,创建于1720年,曾是清代皇家御用的弓箭作坊,清朝的皇帝带着皇子阿哥们秋猎的时候,用的就是他们家的弓箭。

杨福喜的祖父杨瑞林是聚元号的第八代传人,他制作的弓箭工艺精湛,享誉海内外。

然而,随着热兵器的兴起,弓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聚元号也逐渐走向衰落。

到了杨福喜父亲这一代,虽然还保留着制弓技艺,但已经不再以此为生,聚元号也改成了木工坊,只能打一些板凳桌椅之类的家具。

而且就连杨福喜本人对这门祖传技艺也知之甚少,甚至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去继承它。

西山射箭场的报道,让杨福喜重新认识了弓箭的价值,他意识到,即使在现代社会,弓箭依然有着它的市场和受众。

他带着祖传的弓箭来到射箭场,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

其中,一位名叫徐开才的人对杨福喜的弓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徐开才是中国射箭队总教练,是一位资深的射箭专家,他一眼就看出杨福喜手中弓箭的不凡之处。

两人一番交谈后,徐开才对聚元号的历史和杨福喜家族的渊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之后,他鼓励杨福喜重拾祖传技艺,并将聚元号的弓箭重新推向市场,徐开才的支持,给了杨福喜极大的信心。他决定放手一搏,重开聚元号。

1998年,40岁的杨福喜正式成为聚元号第十代传人。

但是重开聚元号并非易事,场地、资金、客源,每一个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他先是租了一间简陋的平房作为作坊,四处筹措资金购买原材料,并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弓技艺。

聚元号的弓箭制作工艺复杂,每一道工序都务求精益求精,从选材到制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制作一把弓,需要用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材料:江西的风干竹子,湖北的长牛角,水牛的背筋,以及各种粘合剂、尾羽、外皮等等。

一把良弓的制作,需要经过200多道工序,凝聚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创业初期,聚元号的生意并不景气,每天只有零星的几个顾客,而且很多都是只看看不买,一个月下来聚元号的收入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这让杨福喜有点打退堂鼓,但想到前期的投入已经这么大了,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好在徐开才也一直给予他支持和帮助,在射箭圈子里帮他介绍了不少客户,并积极宣传聚元号的弓箭。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名叫仪德刚的人文学博士来到聚元号,他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古代弓箭的论文,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些灵感。

仪德刚在聚元号待了八个月,完成了他的论文,并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

这篇论文的发表,也让聚元号一时间名声大噪,订单也随之而来。

聚元号的弓箭,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杨福喜也逐渐从一个迷茫的出租车司机,蜕变成了技艺精湛的制弓大师。

2006年,聚元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杨福喜也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福喜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守和传承的故事。

他从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经历,展现了个人奋斗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在时代的大潮中,他迷茫过,彷徨过,但他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守护着这门古老的技艺。

聚元号的复兴,不仅仅是杨福喜个人的成功,更是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也要珍视和传承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杨福喜对未来的展望,是将聚元号的弓箭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古老的技艺。

他也在探索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开发新的弓箭产品,让聚元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聚元号的故事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是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匠心的故事。

杨福喜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对梦想的追求,对技艺的敬畏,对传统的尊重。

这或许就是聚元号,以及杨福喜的故事,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杨福喜

人民资讯:《杨福喜|百年弓箭传承人》

北京日报:《此奇人,前半生开出租,后半生“拉弓射箭”》

0 阅读:0

夏有南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