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上联“孙行者”,满分下联竟不是“祖冲之”,那到底是哪个?

驶向一江秋 2023-05-11 11:10:19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形式,自产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许多名联趣事。

1932年,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国文科其中有一道题便是对联题,由中国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题,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出下联。

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时期,很多考生历史知识欠缺,这个上联有一定难度。当时有一半的考生交了白卷,也有部分考生对出了下联,其中有位刘姓学生的下联得了满分,他的下联是“胡适之”。胡适,字适之,所以“胡适之”指当时名士胡适。

这个下联得满分还是很有争议的,很多人认为“孙行者”最佳下联是“祖冲之”,这个下联才应该得满分。

那“孙行者”的两个下联“祖冲之”和“胡适之”,到底哪个下联更好?当时的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为什么“胡适之”能得满分?这其中蕴含的内容实在丰富。

首先,不考虑当时背景,看看“祖冲之”和“胡适之”哪个下联更好。

第1点,上联“孙行者”是人名,下联“祖冲之”和“胡适之”也都是人名,这点两个下联都符合。

第2点,“孙行者”对“祖冲之”,孙对祖、行对冲、者对之,非常完美,可得满分。

“孙行者”对“胡适之”,行对适、者对之都没有问题,但“孙”对“胡”虽然两者都是姓,但明显不如“孙”对“祖”更合适,从这点来说“祖冲之”明显强于“胡适之”。

第3点,再来看看平仄。“孙行者”按照新韵平仄是“平平仄”,但当时没有新韵,写诗对联都是依照平水韵,“行者”是专有名词,“行”在这里是仄音,“孙行者”的平仄是“平仄仄”。

“祖冲之”平仄是“仄平平”,跟上联平仄相对,非常完美。而“胡适之”平仄是“平仄平”,跟上联平仄不相对,从这点来说“胡适之”明显落于下风。

由上可见,若不考虑当时背景,“孙行者”的完美下联就是“祖冲之”,这个下联得满分理所当然;而“胡适之”平仄存在明显缺陷,能得80分就很不错了。

但我们上学时经常听老师说过一句话:“答题时要注意揣测出题者的意图,想想他这道题到底考察什么?”

据出题者陈寅恪和他身边人士所言,当时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出“孙行者”这道题,想要的标准答案就是“胡适之”,所以答“胡适之”能得满分,如果答“祖冲之”,大概率得不了满分。

为什么?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据出题者陈寅恪本人所言,他出这道题是受苏东坡诗句“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的影响,“韩退之”对“卢行者”,藏头“韩卢”是一种犬名。

而“胡适之”对“孙行者”,藏头“胡孙”通“猢狲”,是猴子的代称。

原因二,陈寅恪出这道题是和胡适开了一个小玩笑,同时有暗喻之意。

胡适是当时名人,但思想却摇摆不定,就跟孙悟空一样多变,因此“胡孙”暗含胡适思想多变之意。

知道这两点以后,就明白了当时为什么下联“胡适之”能得满分了,这跟出题者的意愿,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当然,抛却以上这些,如果单纯针对“孙行者”这个上联,那最优秀的下联毫无疑问是“祖冲之”,这个没有任何疑问。

朋友们,读了本文是不是对“孙行者,祖冲之”、“孙行者,胡适之”这俩对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何高见?欢迎分享。

0 阅读:74

驶向一江秋

简介:爱好写作,爱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