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虚竹英雄一世,金庸却让他绝后,你看梅兰竹菊带他做了什么

耳东品文史 2024-06-14 00:02:53

好的故事总难免让人有想要刨根问底的想法,所以一些经典小说完结之后,作者总会趁热打铁写出续作,于他而言,可以消费情怀,于读者而言,则能解开前作未解开的谜团,实乃两全其美。

所以金庸写完《射雕英雄传》之后,又接连写出《神雕侠侣》以及《倚天屠龙记》,甚至他在第二次修改原著时,还将《天龙八部》与“射雕三部曲”关联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世界观,让故事本身更具史诗感。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后来是与自己的一众夫人开枝散叶,其孙“南僧”一灯更是成了双雕五绝之一,可虚竹为何绝了后?

一、青年侠侣

直至故事结尾,虚竹与梦姑也只是一对青年爱侣,他们完全有大把的时间生儿育女才对。

(虚竹剧照)

而多数人可能有所不知,新修版《射雕英雄传》中,金庸就特意加入了一段关于虚竹传下丐帮神功的设定。

书中只道:“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当时共有‘降龙二十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王重阳等尽皆称道。”

显然虚竹是客观存在于三部曲的世界观里的,哪怕他自己早已不在人世,这世上也该留下他的后人才是。

可为何射雕时代不见有虚竹的后人打着灵鹫宫的旗号活跃于武林之中?

当然,你可能要说了,金庸是先写的《射雕》,后写的《天龙》,《射雕》问世时,或许他压根都还没构思虚竹这个角色。

(梦姑剧照)

但当新修版出现之后,这些都成了借口,要交代虚竹的去向,也只是加一段文字设定的事,如此看来,虚竹确实是绝了后,只是即便他没有与梦姑生儿育女,也至少该将灵鹫宫传承下去才是,为何连灵鹫宫那帮人也跟着消失了?

这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点。

二、后殿练功

虚竹原本是个怎样的人?

曾经的他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和尚,他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是他后来意外破解珍珑棋局,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那无崖子化去他的一身少林内功之后,又传了他一声北冥真气,接着他因逍遥派的掌门指环与天山童姥结缘,继而成为灵鹫宫主。

在那之后,虚竹的性格其实是稍有变化的,首先是在西夏冰窖中与梦姑结缘之后,他便基本已经算是还俗了,原本不爱习武的他,在梅兰竹菊的带领下,居然也开始沉迷习武。

当时的情况是三十六洞与七十二岛的人身中生死符,虚竹为寻找破解之法,于是与梅兰竹菊一同进入了灵鹫宫的后殿石窟之中,在那里,他就接触到了不少精妙的武功秘籍,而他也开始沉醉其中。

书中只道:“石壁上天山六阳掌之后的武功招数,虚竹就没学过。他按着图中所示,运起真气,只学得数招,身子便轻飘飘地凌虚欲起,但似乎什么地方差了一点,以致没法离地。”

(扫地僧剧照)

从这里来看,虚竹几乎已经算是半只脚踏入修仙的境界了,当然,习武这种事若是急于求成,就难免堕入魔道,尤其是对于他这种愣头青而言,极易进入扫地僧所言的“武学障”。

扫地僧说过:“一个人武功越练越高之后,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便叫做‘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要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

虚竹曾是佛门中人,他理应知道这个道理,随着习武的时间越多,他体内淤积的戾气也就越多,他难免进入武学障,而这也为他接下来的决定埋下了伏笔。

三、重归佛门

后来的虚竹该何去何从?

正如前文所言,虚竹背离佛门其实并非自身所愿,只是迫于无奈,他心中一直都是向着佛门的。

(虚竹、萧峰剧照)

比如他曾与萧峰有过这么一番对话:“萧峰安慰他道:‘二弟,世人不如意事,在所多有。当年我给逐出丐帮,普天下英雄豪杰,人人欲杀我而后快,我自是十分难过,但过一些时日,慢慢也就好了。’虚竹忽道:‘不错。如来当年在王舍城灵鹫山说法,灵鹫两字,原与佛法有缘。总有一日,我要将灵鹫宫改作了灵鹫寺,叫那些婆婆、嫂子、姑娘都做尼姑。’萧峰仰天大笑,说道:‘和尚寺中住的都是尼姑,确是天下奇闻。’”

金庸极少写闲笔,哪怕是木婉清吐槽段誉不像段正淳,都成了后来段延庆与段誉相认的伏笔,此时金庸写到虚竹会重归佛门,那虚竹都半就会这么做。

当然,你可能要说了,此时虚竹还没与梦姑成婚,自然不知这俗世的好。

(虚竹、梅兰竹菊剧照)

其实不然,在原著最后一回中,早已成为西夏驸马的虚竹与段誉有过这么一番对话:“段誉见虚竹虽得美满姻缘,神色间总有郁郁之意,走近身去,说道:‘二哥,多谢你送了五位美丽可爱的妹子给我。你既娶得这位世上无双、人间第一的二嫂,怎么仍不开心,是为了你去世的父母而伤心么?’虚竹道:‘色无常,有生必有死。父母去世,我虽伤心,倒也没想不开。我心里虽不开心,是因为终究做不成和尚。’”

显然,“做和尚”一直是虚竹的心结,再加上前文提到的,虚竹与梅兰竹菊一同在灵鹫宫后殿练功入魔,迟早因为武学障而痛苦不堪,遁入佛门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而虚竹后来将灵鹫宫改为灵鹫寺,也解释了为何后世武林不见灵鹫宫势力活跃于江湖之中。

所以一心向佛的虚竹后来自然是与梦姑渐行渐远,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也就说得通了。

4 阅读: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