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谍战剧越来越难出经典了?

七话影视 2024-08-24 21:50:24

《孤舟》刚开播时,七话曾评价这部剧优点与缺点都很明显,能有吸引观众一起跟着主角解密,是优点,谍偶痕迹、正派行动线太敷衍,是缺点。

如果能缩小缺点放大优点,《孤舟》仍旧不失一部下饭之选。

很可惜,如今剧情接近尾声,即使有张颂文这个“口碑保障”在,《孤舟》仍旧遭遇口碑滑铁卢,豆瓣评分一路跌破及格线。

演员口碑好,故事切入点也有新意,开局虽然有瑕疵却也可圈可点,怎么口碑还是崩了?从老谍战剧粉丝的角度来看,《孤舟》还是败在“谍偶”二字。

传统谍战风

影视剧每个题材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格演化,谍战剧在这方面尤其明显,但豆瓣评分TOP10的谍战剧里,其实99%都是严谨谍战风格。

这种风格,在人物博弈的塑造上,尽可能做到逻辑、细节方面的严谨,更重视故事底蕴与谍战对决的烧脑紧张,很少插科打诨或者用耍帅博眼球。

比如《潜伏》。

观众几乎每一集都要跟着余则成一起提心吊胆,潜伏者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以及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沉着机智,能让观众感同身受。

即使一个非常“普通”的接老婆进城片段,也在考验在主角的应变能力,反派的套话夹杂在每一句日常对话中,而正派的回应稍有不慎,便可能成为隐患。

再比如《悬崖》。

潜伏者的日常尤如在悬崖边行走,每一步都万丈可能跌入深渊,为了不露破绽,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翼翼,即使面对妻儿,主角也要克制隐忍。

周乙装作路人去看妻儿这一段,七话每次看都会忍不住泪目,台词什么都没说,观众便get到其中隐藏的万千情意,便对他们做出的牺牲感到心疼与敬佩。

最后孩子和小狗追车的镜头,直接把这种情绪渲染到极致。

严谨谍战剧里,核心看点一定是高智商、高度紧张的博弈,严谨的谍战剧,情感占比不会太多,却会因为克制的痛与唯美,让观众高度共情。

即使剧情偏生活化群像的《红色》,高智商男女主仍旧是关键设定。

主角或有着地下工作者成熟专业,或有着天赋与强大冷静的内心,无论哪一种风格,给到观众的,一定少不了专业与严谨二字,剧情紧张、烧脑、有厚度。

热门谍偶风

到了2015年左右,谍战剧开始演化出一个“谍偶”分支,并在后续的时间里逐渐成了主流,如今传统谍战风格的剧远远不如人气演员参演的谍偶多。

两者的区分,主要靠剧情风格底蕴,谍偶往往在剧情上没那么严谨,会更突显角色一点,当然,在演员及一些元素的设计上,也会更年轻化一些。

比如服化道倾向,经常能看到主角无论参与什么行动都穿着精致洋装。比如各种耍帅镜头。再比如,更钟爱成长型的“少年”主角、更爱设计感情线。

曾经的大爆剧《伪装者》,便有这方面的迹象。

这部剧是传统谍战剧与谍偶的分水岭,明家三兄弟各种帅气氛围镜头,以及胡歌饰演的明台走成长型路线,便很有“偶像剧”的味道,没那么严肃。

但这部剧虽被视为谍偶鼻祖,却又是谍偶唯一一个正面代表。

这部剧既留住了“偶”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又通过多位高智商角色,延续了谍战的烧脑惊险。简单来说,两边通吃,可能是《伪装者》能成功的关键。

传统谍战剧爱好者,能找到自己想看的,喜欢偶像感的观众,也有自己上头的。

但将严谨的谍与要有幻想空间的偶放在一起,并不是每一个都是幸运的《伪装者》,大多数谍偶作品,往往顾全了“偶”,却维持不了“谍”。

观众便经常能看到主角耍帅的内容很多,惊险感却没有那么强的谍偶,经不起推敲的故事线也经常破坏观众体验。当下的《孤舟》,便是典型代表。

《孤舟》的遗憾

《孤舟》这部剧设计了“偶”非常喜欢的成长型主角顾易中,即使在那个十几岁少年人都普遍早熟的年代,我们仍旧收获了一位带着大少爷脾性的主角。

有着比明台还具光环的出身,一开始的敏锐度却逊明台远矣,这还是在他已经做了许久的编外人员,而明台一开始毫无地下工作经验的情况下。

将《孤舟》顾易中与《伪装者》明台出场时的形象做对比,并不是想给他们分个高低,而是成长型主角之于谍战剧,本身便不容易融合。

即使收获高分评价的《伪装者》,当初明台这条故事线仍旧受过颇多争议,故事一开始的口碑,主角靠明家几位成熟的兄姐撑着。

而《孤舟》这边,在设置成长型主角的情况下,却并没有给出很有力的正面故事线支撑,以至于正面团体策划的活动,经常有草台班子的感觉。

开局营救任务,主角甩句狠话,负责人便破例让他加入……后续出现叛徒8号细胞,从老鹰到肖若彤、顾慧中,一个比一个感情用事。

等到8号细胞胡之平暴露,正面小分队的操作更让人瞠目结舌,这群号称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战士,不管叛徒还是忠诚,都一个接一个送人头。

这些角色死的时候,甚至一句有用的线索编剧都没有给他们设计,看完之后才发现,他们的死,更多是为了烘托男主的悲与惨,而不是谍战的险与艰。

当一个群体形象的塑造是为了突显主角遭遇而不是呈现谍战原始特色时,创作思维已经完全将谍当成了偶的陪衬,失去了谍战基础魅力。

而在正反角色的博弈上,《孤舟》又留下了另一个遗憾:过犹不及。

七话前面提到,谍战剧常见创作风格里其中一个,便是设置势均力敌的正反博弈,高手与高手的对决,会给出很多火花,也让观众心服口服。

比如《黎明之前》刘新杰与谭忠恕这对兄弟,两个高手你来我往,看得观众酣畅淋漓,等到大结局时,甚至会可惜他们不同路。

黑白分明一点的,如《暗算》第三单元里的钱之江与代主任,一个沉稳机智,一个狠辣多疑,封闭空间的狼人杀式审讯,钱之江用生命才换取了情报突出重围。

《孤舟》角色格局上明显也采用了类似风格,大部分剧情都是围绕顾易中与周知非一正一反两个角色掰头展开的,但很明显,编剧更爱通过反派写点“不一样”的东西。

正派有三角恋,反派也要有,正派有家族、情感纠结,反派也有,反派的纠结,反派的经历,反派的阴谋手腕,以及,反派的爱情……闲笔多了,就真闲了。

某方面来说,《孤舟》在正反人物的设计上和《狂飙》挺类似,都很想将反派人物刻画的足够饱满,但写正派的时候,又延续了模式化人设。

这便导致正反双方看起来既不均衡,又不紧张,尤其是开局,一方专业,一方凌乱。

但想靠反派吸睛,并不是每一部剧都能成《狂飙》第二。

卖国贼周知非的情爱纠葛、家族荣耀,并没有那么有吸引力,顾易中“孤舟”而行的潜伏计划,客观来说,直到他变得成熟冷静,也没有多亮眼。

因为……他们的博弈并不烧脑,也没有那么强的惊险感。

毕竟,主角团一连多人下线都拍得像吃饭那么“正常”,观众委实难体验跟着他们一起感受惊险的感觉,在谍战这二字上面,一直没够味儿。

客观来说,如今的谍战剧不缺好演员,也不缺好的故事切入点,缺的更多是主创团队对故事定位的理解,对谍战这一题材的信心。

无论谍战还是谍偶,“谍”永远是在前的,观众可以因为有“偶”的魅力适当放宽对“谍”严谨性的要求,却不可能真的把它当不需要动脑子的偶像剧来看。

想拍主攻谍战迷的传统谍战剧也好,想拍更易博热度的谍偶也罢,希望创作者们都不要忘了,这是一个谍战题材,属于谍战的基础魅力不能丢,一丢,便难赢。

0 阅读:88
评论列表
  • 2024-08-25 15:24

    中国的所谓谍战片,无非就是国共之间,最多加上日本,始终跳不出这个框子

  • 2024-08-25 11:10

    脑残编剧导演用了一群神经病演员拍了一部谍战神剧。

  • 2024-08-27 13:15

    演员这行太吃天赋了有些人一出场就让你出戏[笑着哭]

七话影视

简介:追剧狂人,带你关注新剧、老剧、经典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