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名声最好的太监:死后百官自发扶棺下葬,至今仍有人祭拜!

陈群谈历史 2024-05-09 06:12:3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太监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常常占据着一个影响深刻的位置。

虽然在现今的人们眼中,太监一般都是奸佞之臣,遭人唾骂。但是在明代,却有这样一位名声极好的太监。他去世时,百官扶棺,甚至时至今日仍旧享受香火。

与众不同的太监

在中国古代封建帝制中,实施了中央集权制,权利无限集中于皇帝一身。而宫中居住的人员及皇亲国戚也越来越多,承担着各自的职责。

宫女便承担起了服侍皇族的责任,她们大多会在十岁左右就被选入宫中,来贴身服务后宫嫔妃和皇亲国戚。

但是这偌大的皇城中必然有很多劳力活,单单依靠宫女很难满足日常的工作。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男子便被招纳入宫。

由于怕这些男子会淫乱嫔妃,朝廷便将他们通过阉割等手段变成宦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太监。

虽然太监丧失了繁衍子嗣的能力,而且常常被人唾弃,但是对于古代那些贫寒的家庭,将家中养育不起的男孩送去宫中成为太监,却成为了一条不错的出路。

入宫的太监,不仅在衣食上有了足够的保障,甚至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仕途。

在人们的印象里,宦官总是篡权谋私的存在。例如在秦朝,大太监赵高甚至可以左右皇权的继承,假传圣旨害死嫡长子扶苏。

然而明朝明神宗在位期间,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太监,时任礼监掌印和东厂提督。

他虽然取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却不与其他贪官同流合污。他坚持正义,受到明神宗的信任和百官的敬仰,在死后被授予“清忠”的名号。这位太监就是陈矩。

陈矩跟其他大多数太监一样,都是因为家境贫穷,才被父母送入宫中,寻求一条活路。可能是上天眷顾纯良之人,陈矩初入宫中便被分配到了地位较高的司礼监。

事在人为,本身就机敏过人的陈矩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他在众多太监中脱颖而出,被大太监高忠收入门下。

高忠是当时皇帝身边的红人,他曾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敌军兵临城下之时,他骑马上阵,立下了光辉的战功。

陈矩在得知师傅高忠的贡献后,便也立志要在朝中做一个有用的人,报效国家。于是陈矩便开始认真学习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为自己今后的仕途打下基础。

后来陈矩没有辜负高忠的期望。在高忠的教导下,陈矩开始参与到了朝廷核心的工作。

随着陈矩崭露头角,明神宗也开始注意到这个机敏正直的年轻人。在万历26年,陈矩正式成为了新一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东厂的监管。可谓是名声大噪。

手握权力不改初心

众所周知,东厂在明朝权倾朝野,有监督百官之权,自然也握着生杀之权。

但即使在这样滔天的权力面前,陈矩也没有迷失自我,反而更加的严以律己,谨慎低调。

有一年,陈矩奉皇帝之命押送朝廷要犯。在返回途中,路过家乡,他便想顺路回老家去祭祀自己家里的祖先。

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宦官在办事时会用大操大办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陈矩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整个祭祖过程中都低调行事。在完成祭祀后便又日夜兼程的返回了京城,一路上没有惊动任何的地方官员和沿途的平民百姓。

因为这件事,他受到了朝中许多大臣的赞扬,民间甚至有人将他称为“佛”。后来,许多的忠义之士都来与陈矩结交,但陈矩也没有因此而私结帮派。

他在高忠门下时,读过许多诗书,所以他能深刻体会到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而明神宗正巧是一个多疑之人,有不少清白的大臣因为官场的争斗而被皇帝怀疑,最后锒铛入狱。

陈矩不愿看到能臣志士如此惨淡收场,就会私下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去拜托官员优待一二。甚至有时候,陈矩也会在君主面前为他们求情,请求宽大处理。

种种事情之后,陈矩在朝中的威望更高,但他仍旧秉持内心的正义。他就像周敦颐的《爱莲说》当中的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陈矩成熟老练的处事风格和极高的情商,不仅仅体现在官场之中,也体现在为皇帝出谋划策之时。

有一次,当朝的公主和驸马爷起了争执,驸马爷直接拂袖而去不知踪迹。皇帝盛怒,命陈矩查办驸马及相关的官员。

陈矩认为这种闺中私事事如果闹得满城风雨,会有损皇家颜面,而且会牵连许多无关之人。于是陈矩想了一个妙计来缓和各方。

他告诉相关大臣,驸马爷是去固安县处理个人琐事。皇帝欣然同意此计策,最后召回了驸马,只是对他进行简单的惩罚,罚他去学习礼仪。

因为陈矩在官场以及维护皇族颜面上的种种贡献,在他去世后,万历皇帝为他赐予了极高的荣誉。

陈矩被赐“清忠”二字。在他下葬时,文武百官都自发到场,为他扶棺下葬,而他的画像也被放在了一个专门的祠堂当中,方便人们前去供奉。

时至今日,他的祠堂当中香火依旧不断。

陈矩的善举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良好的口碑。他在明朝中后期这个朝野动荡的年代,依旧保持本心,为国为民,真可谓是一位忠臣良将。

0 阅读:0

陈群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