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朱见深要治罪正直的文官,大臣怀恩跪地求情。皇帝大怒,抓起砚台砸他。谁料怀恩不但不躲,还抬头迎了上去。

秋萧浅读 2023-09-01 22:07:53

皇帝朱见深要治罪正直的文官,大臣怀恩跪地求情。皇帝大怒,抓起桌子上的砚台砸他。谁料怀恩不但不躲,还抬头迎了上去。

1467年,文官被奸臣诬陷弹劾,因奏疏里涉及宫闱之事,皇帝朱见深大怒,命人把文臣抓来,不分青红皂白要把他们下狱。

大臣怀恩得知后,匆匆赶来。听到下狱的消息后,“扑通”跪倒在地,求皇帝开恩,千万不能祸害正直和敢于谏言的文臣。

朱见深拍着桌子,生气地说:“你不要再多说了,朕心意已决。”

其他的大臣都低着头不敢吭声,怕那句话说不对了,惹怒了皇帝,脑袋就搬家了。

可是,怀恩依旧仗义执言,他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哀求道:“太虚太宗朝,就是因为广开言路,才得以天下大治,如今要杀这些忠臣,必然造成百官离心,臣誓死不敢奉诏!”

怀恩声泪俱下地劝说了一通,可是并没有说动皇帝。

朱见深一听更加来气了,心想:小样,连我的命令都不听了。他气得脸通红,抓起桌上的砚台就扔了出去。

谁料,怀恩看到砚台朝自己飞了过来,不但没有躲避,反而抬头迎了上去。只听见“嘭”地一声,砸在了他的额头上。

随着砚台“咣当”掉落的声音,怀恩头上瞬间鲜血直流。站在一旁的大臣一下吓傻了,哆哆嗦嗦地跪在一旁。

怀恩顾不上头上的鲜血,跪爬到皇帝的身边,把帽子脱掉,紧紧地抱着皇帝的大腿,大声哭喊:“陛下如果执意如此,奴婢不能再侍奉陛下了!”

朱见深皱着眉头,十分不耐烦,他挥挥手让侍卫把怀恩架了出去。

出门之前,怀恩对着奸臣气呼呼地说:“你们如果害死了他们,你们也别想活了!”

怀恩回去后,把自家大门一关,闭门谢客,也不上朝去了。

这边,朱见深气消了,静下来一想,怀恩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于是派御医到家里为怀恩治病。

然而,怀恩不止一次忤逆龙鳞了。

有一次,有人投机取巧,知道皇帝喜欢宝石,因而向皇帝进献了价值连城的宝石,惹得朱见深龙心大悦。

朱见深一高兴,赏了那人一个锦衣卫的职位。他让怀恩前去传旨。谁料被怀恩板着脸拒绝了。

他义正言辞地说:“锦衣卫这么重要的位置,怎么能轻易授予一个献宝石的投机之人呢?”

朱见深大怒:“你敢违命?”

怀恩镇定地说:“非敢违命,只是不想违法而已!”

朱见深了解他的执拗脾气,也没再为难他,只得找别人去传旨了。

可怀恩也不是每次都这么幸运,他再一次顶撞了皇帝之后,被贬了职。

这一次,是因为更换太子的大事。

有段时间,朱见深宠幸兴王的生母邵妃。一些大臣看在眼里,纷纷劝说皇帝改立兴王为太子,把朱佑樘的太子之位废掉。

朱见深也被说动了,找怀恩来商量易储之事。

朱见深刚说完,怀恩就愤怒地把帽子摘下来,边哭边说:“奴婢死不从命,宁可陛下杀了我,也不能让天下人来唾弃我!”

朱见深一看又说不通,瞬时来气了。一气之下,把怀恩贬到了凤阳守陵。

怀恩临走之际,还叮咛同僚:一定要保住太子之位。

同僚听了他的话,也纷纷谏言。但是朱见深不听,一个劲地催促传旨。

然而,接下来的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皇帝的态度。

恰巧,这时泰山发生了地震,山东传来了奏报:泰山崩了。

民间纷纷传言:这是应了天象,要通过东宫太子来冲喜。

朱见深疑惑地说:“太子也应天象吗?”

大臣连忙说:“太子是陛下之子,怎么不应天象呢?”

朱见深点了点头,赶紧给太子朱佑樘安排选妃,来冲冲喜。这样一来也保住了他的了太子之位。

等朱佑樘即位之后,他感念怀恩因保他被贬,立即下旨将怀恩召回京城,官复原职。

怀恩死于弘治初年,朱佑樘赐他祭葬,并赐“显忠”匾额。

0 阅读:42
评论列表
  • cz 4
    2023-09-26 12:41

    怀恩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虽权势滔天,但怎么说也是皇帝的家奴,称其为“大臣”不合适。

秋萧浅读

简介:读史明智,用独特的视角带你看百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