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起兵攻打隋军,可是他们遭到前后夹,李渊决定退回。李世民心生一计,他坐地嚎啕大哭,让父亲改变了主意。

秋萧浅读 2023-08-27 18:05:38

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自封为大将军,向隋军发起了进攻。

可是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隋军派出了大将宋老生,非常难对付。这根骨头一时还啃不下。

李渊的西征军被阻在河东,渡不了黄河,又连逢大雨,粮食短缺,士兵饿得前心贴后背,打仗的士气越来越弱。

屋漏偏逢连夜雨,突厥听到这个消息后,准备来个偷袭,攻击太原的后方。

听到一连串不好的消息后,李渊坐不住了,来回踱着步,一脸愁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连老天都不帮我啊!”

有些大臣也站出来出谋划策:“隋军我们一时攻打不下,又有突厥虎视眈眈,不如我们先回去守住太原,再慢慢筹谋。”

此话一出,大臣们纷纷点头附和:“是啊,没有粮食怎么打仗啊。”“等下去只能是坐以待毙,不如早点回去。”

犹豫不决的李渊,听到大臣的话,眼前一亮,不停地点头,表示默许。

可是,李世民站出来反驳:“一路上的粮粟都可以吃,不愁没有粮食。隋军的宋老生虽然厉害,但是比较浮躁,我们想好计谋,必定大获全胜。”

此时大殿内鸦雀无声,即使大臣不认同,也没有人敢出来反驳。大家都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

见此情景,李世民提高了嗓门:“我们不能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喊着要回家,这样怎么能成得了大业呢?”

李世民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并没有打动父亲李渊。李渊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班师回朝。

然而,李世民一心想劝父亲留下继续进攻,可是李渊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天色已晚,他头也不回地进帐篷去睡觉了。

李世民并不死心,他转来转去,心里盘算着:得想一个办法。

突然,他停住了脚步,想出了一条妙计。

只见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拍着大腿,嚎啕大哭起来。

哇哇大哭的声音把李渊惊醒了,他慌忙披上衣服,边走边叫:“是谁在哭,发生什么事了?”

走出去一看,李世民哭得正起劲。

李渊连忙发问:“你这时怎么了,哭得如此伤心?”

“如今如果我们继续前进就会胜利,返回去就会到处逃散,敌人也会乘机夹击我们,马上就要死亡了,我能不伤心吗?”李世民抹着眼泪说道。

李渊突然顿悟,儿子说的一番话也在理。一旦回去,将士们人心涣散,有可能四处逃散。

可是自己也拿不定注意。他思考了一下说:“现在也晚了,大军已经开拔,也没法挽救了。”

李世民一听赶紧说:“还来得及,现在还未走远,我可以去把他们截回来。”

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李渊叹了口气:“随便你吧!”

听到这里,李世民高兴地一下跳了起来,“我这就去把大军截住。”说完跳上战马,快马加鞭地飞奔而去。

不到一会,李世民就来报信:已经完成任务。

虽然被儿子说服了,李渊还是不停地嘀咕:“那宋老生一直不肯出来迎战怎么办?他是没有关系,长时间下去我们可耗不住。”

“放心吧,我有办法。”李世民拍着胸脯说。

说完,他拉着哥哥李建成,两人骑着马,带领将士们一口气来到隋军城下。

到了城下,只听李世民清了清嗓子,破口大骂:“宋老生,你有种的话出来迎战啊,不要躲着像缩头乌龟一样。”

果然,敌人中计了。

宋老生一听叫骂,气的破口大骂:“哪个毛头小贼,竟敢欺负到我头上来。”他扛着长矛,带着大部队出了城门,杀气腾腾地冲了出来。

见宋老生上当了,李世民连忙带着士兵,冲到对方的阵营里,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厮杀。

双方打得正激烈,不分你我时,李世民突然嚎了一嗓子:“已经捉到宋老生啦!”

这一嗓子让将士们士气大增,而对方真得以为没有领袖了,一下没了信心。结果可想而知,李世民获得了胜利。

这也是他的一项计谋,趁最乱的时候,撒了慌,让对方阵脚大乱。

最后宋老生恼羞成怒,也没能挽救失败的结局,他战乱时阵亡了。

李世民信念坚定,有勇有谋,取得了这次胜利。

0 阅读:127

秋萧浅读

简介:读史明智,用独特的视角带你看百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