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诏书,结束了清朝267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王朝轮回。这道诏书意味着全国人民倾向共和,南北方的将领也主张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隆裕太后顺应大势,审视舆情,决定将皇帝的统治权交给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以满足海内厌乱望治之心,也符合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在下达退位诏书时,隆裕太后伤心地对大臣们说,她在三年中深居宫中,不预外事,而亲贵们却无一事不卖,无一缺不卖,甚至卖却了祖宗江山。当天,徐世昌、那桐、绍英、荣庆等大臣的日记中只是简略地记录了这个事实,似乎波澜不惊,平静得出奇。他们对这一天的到来早有心理准备。幼帝溥仪曾有一个疑问,为何民国的官员都如此熟悉,甚至王室贵胄都以穿军服、挂指挥刀,担任袁世凯的总统府侍卫为荣。
溥仪一生中只见过一次袁世凯,那是他作为皇帝的最后几天。当时年仅 6岁的他对皇朝的惊涛骇浪懵懂无感,只留下些许凌乱的记忆。长大后的溥仪回忆说,有一天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面前跪着一个满脸泪痕的粗胖老头,他就是袁世凯。后来他才知道,袁世凯在这次会面中直接提出了退位的问题。
《退位诏书》发布的当晚,袁世凯剪掉了脑后的辫子,一夜之间,他从清朝权臣变成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辫子曾被满清政府视为国体象征,当年入关时曾要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到了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在 1911 年 12 月 7 日宣布国民可以“自由去辫”。然而,在国民还没来得及把辫子剪完时,这个腐朽的政权就已经倒塌了。
不过,根据“大清皇帝退位后优待之条件”,皇族成员仍可以“暂居宫禁”,并受到“中华民国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也没有被要求改换民国服饰、发型。清帝退位数年后,紫禁城内依旧是辫子世界。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说,从民国二年起,民国政府内务部就多次给内务府来函,请紫禁城协助劝说旗人剪辫,但都没有提及他和大臣们的头上。内务府用各种理由搪塞内务部,甚至说辫子可以作为识别进出宫门的标志。
最终,第一个在紫禁城内剪掉辫子的是溥仪。1920年的一天,他的“洋帝师”庄士敦告诉他,西方人嘲笑中国人的辫子是“猪尾巴”,溥仪立刻毫不犹豫地把它剪了,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在他的带动下,几天之内,紫禁城内的千余条辫子(除了几个内务府大臣和三位中国师傅)都不见了。
1924年底,溥仪被冯玉祥部队驱离故宫,前往天津寓居。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族的历史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