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父母给我们画的大饼可能有害……

科普博览这世界 2023-11-14 12:03:00

考试前,不少家长会对孩子许下这样的奖励承诺:“期末考试能考进班级前三,假期里我就给你买最新款的手机,你想打多久游戏就打多久游戏;要是出了前十,自觉把手机交上来。”

也有家长在兴趣教育中会使用这样的奖励“武器”:“弹完一小时的钢琴我就给你二十块钱。”

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在这时未必适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家长给孩子物质奖励还可能带来一些弊端。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关键,也提供几个免费的奖励办法(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考得好就有奖”的问题在哪儿?

有的家长习惯于在孩子考得好的时候,给孩子足够的物质奖励,这样做也许会适得其反。

考试考得好,本身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奖励。一些学者认为,自尊可以分成若干维度,其中学业自尊是自尊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换句话说,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本身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程度。如果这时候再给孩子物质上的奖励,效果未必是锦上添花,反而可能让孩子过分在意成绩,进而导致过度的考试焦虑。

焦虑会占据一些认知资源,使得个体不能把自己平时所学发挥出来。过度的考试焦虑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把压力化作动力,还让孩子发挥不出自己的应有水平。问100个经过高考的学生,可能70个都会说自己没有考好,主要的原因就是考试焦虑。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对于孩子而言,学习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大部分孩子已经非常在意自己的考试成绩了。坐在一年级的教室里,只需要半天的功夫,孩子们就会非常清楚学业表现很可能会和不同“待遇”挂钩。如果感知到家长也非常在意自己的考试成绩,孩子就更容易发生考试焦虑。

可能一些家长会问:我不在意孩子成绩,还在意啥呀?其实可以更加纯粹一些,学习的目的难道不是学习知识吗?一年级的孩子在幼儿园孩子面前的优势感,主要不是身高带来的,而是感觉自己会了一些知识。家长可以将考试成绩视作考察知识掌握程度的指标。会了固然是好事,不会也不算坏事,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多学多练,补起来就行了。

图片来源:veer图库

也有人会说:家长唯恐孩子在日后“一分一操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失利,所以不可能不看重成绩。也许可以从以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那些对待学习很认真、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做错了题会积极改正、分数考得不满意也不气馁的孩子,在日后人生种种“考试”时成绩可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和奖励一个好的分数相比,这些能伴随一生的品质更值得奖励。

奖励tips1:

孩子考得好的时候,怎么奖励?

也许就是一句话“你还可以哟!”免费,顶用,也够用。这种认可,也是一种奖励。

更高级一点的奖励,可以把好成绩和孩子的行为和品质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儿每天认真完成作业,这个习惯好,考试见分晓了”“老师都说我闺女上课特别认真,做作业也仔细,你看着认真的结果就是不一样。”(至于老师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其实不那么重要~)

不过在语言奖励时,要避免用“你真聪明”这类话语。聪明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没有我们想象的大。

孩子中的“聪明”对应着心理学中的“流体智力”,比如抽象思维能力、脑子转的速度、短时记忆能力等。有一项纳入了37万人的元分析表明,流体智力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高,与阅读之间的相关仅仅为0.38,与数学能力之间的相关仅仅为0.41。

换句话说,决定学业成绩变异的大部分因素是非流体智力(成年人谁还没有几个非常聪明但是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将孩子的好成绩和聪明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副作用是,那么下次孩子考得不好的时候,很容易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聪明”了。这个想法比不理想的成绩本身,更能让孩子沮丧。

如果家长很想要给孩子物质奖励,也记得不要太特殊、太贵重,应该是孩子平时就不太难获取的。

奖励tips2:

孩子没考好时,也需要奖励?

在每个班级里,“考得好”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还有大部分孩子是不会“考得好”的。这不意味着这些孩子就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当孩子因为分数沮丧的时候,父母需要有共情的能力,千万不可批评和打击。在孩子自我怀疑的时候,家长有责任去引导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微光。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家长可以试着表扬孩子的坚持不懈,哪怕学习成绩不理想,也没有放弃学习。并且让他们知道考试只是检查掌握知识水平的一把尺子,通过考试发现问题并不可怕,因为只有发现了问题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最终把没有掌握的知识变成掌握的知识。

培养孩子的兴趣,能用钱吗?

说完了考试,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另一种情况:想培养起孩子对某件事的兴趣,能用钱“刺激”吗?比如“你去弹完一小时的钢琴我就给你二十块钱”“你认真看一小时的书,我就给你三十块钱”,这样会有效果吗?

有人曾经做过实验,希望用奖励的方法来让孩子们花更多的时间玩数学游戏。结果是,当孩子能够领到奖励的时候,孩子们用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确实多了;但是将这个奖励计划停止之后,孩子们用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会越来越少,甚至却比没有奖励的时候还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匪夷所思的结果,原因是孩子们在这些通过这些奖励操作学会了一个推理“我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奖励”,当没有奖励的时候,孩子们也会推理“没有奖励我为啥还要花而额外的时间来学习”。

因此,用钱来奖励孩子的兴趣的时候,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某种技能)不是我的事,是爸妈的事。”这时候你再苦口婆心地说“学习是你的事,又不是我的事。”哦,对不起,可能这句话不管用了。孩子甚至很可能觉得你在撒谎。

杨璟绎 绘

另外,用钱来奖励还可能出现一个副作用:让孩子太在意钱。就像人们常常会高估流体智力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一样,人们普遍会高估金钱和幸福感的关系。在笔者的咨询经验中,“钱多就等于快乐和幸福”这个公式在成年人中极其具有误导性。有时候,在执着地追求金钱的路上,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是在为幸福努力,其实可能正相反,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对自己的幸福造成了威胁。

图片来源:veer图库

也许,培养兴趣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并且进行培养的过程。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并不相同,一些孩子对音乐敏感,一些孩子对颜色和图形敏感,一些孩子对数字敏感,一些孩子对文字敏感。在这方面,家长还真的不宜怀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想法。真正宝贵的是时间(当然还有学费),让孩子把这些发展兴趣的时间投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上,对家长和孩子都是折磨。一些兴趣是家长的兴趣,不一定是适合孩子的。孩子小时候,可以有很“广泛”的兴趣,最后能够坚持下来一两种,也就很不容易了。

奖励tips3:

眼神、陪伴……

一般来说,在培养兴趣方面,父母的示范作用特别重要,父母都爱看书的家庭,孩子也更容易对书本感兴趣。父母都喜欢音乐,那么孩子也很容易对音乐着迷。

当孩子坚持自己的兴趣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奖励,但是这种奖励未必一定是物质上的:可以是赞许的眼神;可以是更多的亲子时光,如一起去户外走走;甚至是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和朋友们欢聚一场……

结语

伴随着家庭中子女数量的减少,以及家长们对于亲子关系的日益重视,家庭教育中的奖励手段越来越流行,尤其是物质奖励。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父母也能够提供形式各样的奖励;一般来说,孩子也喜欢奖励。因此,奖励看上去仿佛是一种“双赢”。

然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每一枚硬币都有两个面,物质奖励也不一定只结好果子。

总之,对孩子奖励的理解不能简单视作物质或者钱,有时候免费的东西比花钱还好。

作者:王葵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0 阅读:0

科普博览这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