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组数字:7890万知青,健在2600多万,我是知青,不胜感慨

景同趣趣 2024-05-11 02:29:56

从一师友的主页上看到了这么一组惊人的数字:

1,全国一共7890多万知青,包括全家落户,农村、农场、兵团、董嘉耕时代。

2,可惜已走了三分之二,健在2600多万。

感慨万千,抚掌叹息!我亦是知青,但算是知青的尾,1975年下乡,印象中最晚的一批可能是1977年,1978年就出现了知青大返城。

全家落户的知青,我印象还有,亦即动员全家去农村落户。当时的口号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支边去兵团的我们这里也有,大概在1966年,是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我们那时下乡条件已好多了,是在李庆霖给领袖一封信后,我们下乡给半年的口粮,每月8元钱,半年后就吃分配粮了。正值秋季,我们喝玉米糊糊,吃煮地瓜直到第二年麦子下来。

最苦的是支边去新疆和北大荒,还有云南农场的知青,我看过一篇描写云南知青生活及争取返城的报告文学,说实话,边看边掉泪。

后来很多反映知青生活的电视剧,如《年轮》等,很真实。当时有一个口号是“青春无悔”!但其实“悔与不悔”我们也作不了主,可那段战天斗地的经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返城后的知青混得好的不多,除极少有背景或考上大学的,极少。因为如我们是初中毕业下乡的,当时称我们是“知识”青年,可回城后“知识”就没了,初中生也没资格去考大学,虽然如我后来自学上的成人大学。

但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是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广阔天地里有我们留下的汗水和年华,值得铭记终生。

作为健在的2600万知青中的一分子,我最衷心地祝福我的战友们平安健康,家庭幸福,吉祥如意!

20 阅读:3825
评论列表
  • 2024-07-29 22:10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 2024-07-30 20:28

    73年4月28日下放,当时政策是每人280元的安家、生活费。74年张庆霖一封信,补到400元。队里用补的600元钱(5个知青),加上队里用了一个材料,为我们建了一栋房。

    用户11xxx95 回复:
    问题是钱花在了那里啊?
  • 阳光 13
    2024-07-30 20:25

    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年代……

  • 2024-07-28 21:50

    知青的岁月值得铭记,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

  • 2024-07-31 12:06

    我们的名字好听,知青!背后的苦,只有我们心里知道

  • 2024-07-31 09:24

    68年初高中大学一起下,十届,大学四届,中学六届。大学的几乎没有几个了,都八十开外,高中的接近八十,初中的,也快八十了。初三五十多人,还剩一半。

  • 2024-05-28 05:48

    是74届下乡的知青,我们吃了一年的城市供应粮,每月有10块钱的生活费。

  • 2024-05-28 12:42

    不会吧!听说那个时候很多知识青年才十几岁。[捂眼睛]

    周为群 回复:
    我高中毕业下乡还不到18岁,何况绝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基本上都是不到18岁的孩子。
  • 2024-07-28 21:27

    那年下乡俺17岁,久远的记忆。

  • 101 4
    2024-07-31 10:56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确实吃了很多苦,也说明我们国家那时都是很艰苦的,如果在几个城市里,是体会不到的。很多知识青年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相当于当时的广大农村来说,确实是知识分子了,因为当时中国农村小学毕业的都不多。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把知识传播到了广大的中国农村,很多人在简陋的农村学校里给农村孩子上课,有的还教农民识字,使中国的文盲率大大降低。就凭这一项,他们就功德无量,虽然他们耽误了自己的知识提升,但他们提升了整个中国人的知识水平,为后来中国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 2024-05-29 13:05

    我虽然不是知青,但是,这一辈子也是苦命人,也终于过来了[笑着哭]

    风中飞沙 回复:
    咁多人做死一世农民。
  • 2024-07-28 20:33

    保重[作揖]

  • 2024-07-31 11:47

    第一!全国有多少知青有数据可查。第二!走了三分之二❗有真实数据吗?健在人的数据是哪一年❓

景同趣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