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之上下五千年

读经典看 2024-09-01 15:34:39

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同步,华夏祖先率先将火融入对海洋的开发,揭开了"煮海为盐"的历史,历经持续发展,不断探索创造,谱写了"晒海成盐"的历史新章。

世界上绝大多数盐,都存于海水之中。

围绕着盐的生产、运销、管理,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演绎出一幕幕惊涛骇浪、动人心弦的咸味往事,支撑着历代王朝的经济命脉。

滔滔海浪,锤炼出盐晶洁白无瑕的优良品质;栉风沐雨,磨砺出盐民坚韧不屈的崇高品格。

在江苏盐城的盐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近乎完整的海盐生产历史。也正是因为海盐,在中国沿海崛起了一座座大气磅礴的盐之城。

引海制盐

茫茫海水,向人类敞开着胸膛;滔滔海浪,无私地将生命之盐馈赠。

煮海水成盐,使沿海的早期人类彻底摆脱了无意识摄取盐分的本能选择。

随着人们对海水及其相关自然现象的深入了解,广大盐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更新技术,提高产量与质量,先后历经了"引海淋卤"、"铸盘煎盐"、"晒海成盐"等一次次变革,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创新的民族精神。

海盐发端

中国历史上关于"煮海"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世本作篇》载"夙沙作煮盐",然而他们是如何煮海水为盐,至今仍是个谜。二十世纪末,以盐业为专题的考古工作陆续展开,通过在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众多海盐生产遗址的发掘调查,推测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或利用近海滩地的地下咸水,或利用海潮涨落,引海水经过坑、滩等场地有所浓缩后,持续注入集中安插于灶格上的陶具,煮熬成盐。

凤沙煮海

在仅见的历史记述中,山东沿海的部落首领夙沙氏第一次将盐从海水中析出,成为神农时代的一大创举。

至少在商周之际,"煮海为盐"的技术在当地得到普及并推广到周边地区,为中国海盐业的兴盛拉开了历史序幕。

盐字初现

盐(鹽)字,首见于《周礼·天官》的"盐人,掌盐之政令"。

许慎解释说:"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从卤,监声"。

按许慎的说法,自然形成的称"卤",只有经过人力加工而成的才称之为"盐"。海盐之有盐名,盖源于此。

淋卤煎盐

商周时期的淋卤坑、淋卤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引海沥卤的原始方法。

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刺土淋卤已形成一种生产工艺,至唐宋时期该工艺逐步成熟井在沿海各海盐产区普遍应用,同时各地因条件不同各有奇招。

淋卤技术的推广和日渐成熟,大大提高了海盐的生产效率。

"淋卤煎盐"的生产方式在全国大部分海盐区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在淮南海盐区甚至延续到民国时期。

刮沙积卤

利用刮沙积卤的方法,盐民收聚咸沙:先掘地为坑,坑口覆盖茅草,再浮积咸沙,待涨潮时任凭海水冲灌,咸卤自然淋在坑内。取卤汁用盘煎之,顷刻而就。

刮土淋卤

南北朝时期,盐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了刮土制卤的方式。

先在海滩构筑亭场,利用亭场底层土壤的"毛细现象",刮晒咸泥,吸取盐分,接着在掘筑的土溜中,盛入咸泥,形成"卤溜",并在溜下设置卤池,再用海水淋滤咸泥,从而获取高浓度的卤水,以供煎制食盐。

摊灰淋卤

淋卤技术日趋成熟后,淮东盐民在刮咸土淋卤的基础上,进化创造出晒灰淋卤的新工艺。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盐民们将原在海滩犁土削泥的工序改变成摊晒草灰(多量草木灰与少量海滩咸泥的混合物),使咸质聚于草木灰上。

这种方法将摊灰、日晒、气象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技术要求相应提高,产量较前更有保证。

掘井吸卤

据清王守基《山东盐法议略》记载:"就滩中掘井,周围阔十二丈,井上畔开五圈,圈之外开四池,汲井入头圈,盈科而进,放至第五圈,水已成卤,谓之“卤台"。即利用近海地下具有一定浓度的咸水煎煮成盐。

验卤技术

自有制卤工艺以来,验卤法就相伴而生,并随着制卤技术的演变而发展。

验卤最初方法比较原始,江淮地区验卤先是置饭粒于卤中,粒浮者即为纯卤。

中唐之后,逐渐以石莲子取代。验卤时取十枚尝卤之厚薄,全浮者全收盐,半浮者半收盐,三莲以下浮者则卤未成。

至宋代,验卤技术更为成熟,从北宋初的十枚莲子"半浮半收盐"标准,发展到南宋初的十枚莲子取七浮的"七分卤",这是两淮验卤规格的重大改进。

南宋初,浙东越州用五枚"老硬""足莲",以四、五枚直浮为"足卤",其浓度标准又更高些。

至宋元之交,浙西采用"莲管汲卤"试验,几乎已达到古代验卤技术的顶峰。

《天工开物》记有灯烛试卤法,浓卤的卤气"冲灯即灭"。

此外,民间还有使用鸡蛋等土法试卤。

到了近现代,开始使用波美表进行验卤。

试卤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日趋发展,为煎盐业节省了燃料和人力。

晒海成盐

利用阳光、风力等自然资源晒盐,是海盐生产工艺的一次重要变革。

起初,晒盐是在淋卤煎盐基础上的拓展。

大约在宋、金时期,山东、福建一带开始出现了将淋卤池中的卤水灌入经过铺筑的小面积晒盐池中,借助日晒、风吹逐步结晶成盐的制盐方式,至明代这一技术在各海盐区逐步推广。

各地盐民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创造出多种利用卤水晒盐的方式,有埕(读作chéng)晒、砖池晒、板晒、石晒等。

到了清末,泥池滩晒逐步成为晒盐方式的主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我国近现代最普遍的制盐方式。

北宋时期,出了个晒盐专家陈应功。

陈应功(944-982),字以忠,因平定福建有功被北宋朝廷封授“平闽将军”。

相传陈应功被封为"平闽将军"后,就在今涵江的哆(读作duō)头、新埔、美尾以及鳌山等村一带广设盐场,指导盐民晒盐。

陈应功先以“砚池试盐 ”,后经总结、推广,改煮为晒。

在《重建世祖忠佑圣侯庙》碑上载:“……以其改煎为晒,裕国便民”。

而在《重修忠佑侯公庙》上载:

“……且于盐政易薪火而为曝晒,使海滨人共享乐利”。

行盐四方

舟楫穿行,橹声欸乃,盐民的血汗与海水相煎相熬出粒粒盐晶,被运往四面八方。

为了确保海盐专卖目的的实现,历代的统治者针对海盐特点和各社会群体不断从中谋取利益的情况,创造出渗透于存储、运输和销售过程每个环节的缜密的管理体系。

正是如此完整细致的管理方法的实施,孕育了盐商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演绎出许多重要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行盐流程

古代朝廷对盐的流通进行严格的把控,包括它从生产者手中转到消费者手中的全部过程。

控制的关键为盐的收购、放销、计量、包装、开运和验放等。

历代海盐的放销或凭盐钞,或凭盐引,或凭盐票,无论哪种形式,官府都要进行复杂的稽核,由此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海盐运输、贩卖体制和程序。

放销

历朝历代两淮盐区放销海盐,或凭盐钞、或凭盐引、或凭盐票,到指定盐场或栈坨领盐。

明代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5),食盐运销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式:商人赴边纳粮报中取得盐引后,其守支程式在两淮者,计有:投勘合、关引、榜派、领引、纳赈济、支引盐、验放、堆囤、称掣、抽割、给面总、均掣放、缴退引等十三道程序手续。

运销路径

海盐的主要运输途径有水运和陆运两种,以水运为主。

水运又分河运和海运,以河运为多。

利用海上航道驳运海盐的时间相对较晚,规模也不是很大。其优越性在于运距短而节约成本和缩短运期。

海运有帆运和轮运,民国前多为帆船驳运。

海盐行盐本无区域划分,中唐大历元年(766)开始划分池盐、海盐行销地界,自此,历代对海盐的行销区域有明确规定,凡不在界域内销售的食盐均为私盐。

传奇盐商

盐商是随着盐的商品化出现的商人群体,人们一般视商周时期的胶鬲(读作gé)为其始祖。

胶鬲,殷商末年人,原为商纣王的大夫,商纣之乱后,弃官隐遁经商,贩卖鱼盐。后胶鬲官居殷商少师,随商朝使团出使周。武王伐纣时,胶鬲内应策反,纣王大败,武王建立周朝后,"胶鬲委质为臣"。

最早的盐商胶鬲

当食盐完全由国家官营时期,盐商曾一度式微。

东汉以后,尤其是唐代盐业专卖制度的改革,历经宋元明清,盐商逐步成为专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协助政府进行管理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清代居于扬州的海盐商人,成为中国社会一个特别富裕的群体,其声势之煊赫,达于顶峰。

他们凭借食盐经营获取巨大财富,在享受豪华奢侈生活的同时,也在报效朝廷,回馈当地的城镇建设、教育、文艺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祭太阳

盐城境内制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淮河以南盐场以煎盐为主,淮河以北盐场以晒盐为主。

无论用哪种方式,均需要晴好的天气,因而太阳就成为灶民命运的主宰。

为了祈求老天多保佑,盐民们组织了"烘缸会”。

每年夏秋两季,盐场、盐灶都要请艺人说书唱戏,敬神做会,烧香祭拜太阳神。

清晨,盐民们聚集在广场上,摆上香案,供奉三牲,恭候太阳从东方升起。由祭司领头,面朝太阳焚香磕头。

祭毕,由几个大汉抬一只口朝下的大卤缸,缸底上置纸糊或苇扎的太阳神,四周用红绸裹束,象征火烤,然后锣鼓开道,前往会场(戏台)供奉。

0 阅读:4

读经典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