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翻开新中国开国将帅的档案,我们可以发现,在1000多位开国将帅中,其中大部分都曾在战争中负伤,甚至还有留下终身残疾的。
毛主席曾感慨说:
“从古至今,中国有几个独臂将军呢?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独臂将军”指的就是开国上将贺炳炎将军。贺炳炎将军在战争年代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了16处伤痕。长征时失去了右臂,因此,他也被称为“独臂将军。”
贺炳炎出生于1913年2月5日,其父亲贺学文在1927年大革命中参加了农民协会,1928年秋,贺学文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自此成为了红军中的一员。
贺炳炎的童年过得十分艰辛,父亲贺学文为了生计在外打工,从小由母亲拉扯长大。但他六岁时,母亲不幸病故,姐姐也被送走做了童养媳,哥哥则被过继给他人。只留下贺炳炎被婶娘收养。
1922年,九岁的贺炳炎跟随父亲在煤矿背煤,但最终因为体力问题被送到了邻村的一个地主家放牛、干零工。
贺炳炎在地主家受尽欺凌和压迫,最终选择了离开。此后,贺炳炎开始学起了裁缝、打铁等活计,同时,他还拜在武当一清道长门下学习剑术。
1929年春,参加革命的贺学文与儿子贺炳炎重逢。这时,贺炳炎向父亲提出参加红军的要求。但贺学文认为儿子还小,参加红军不仅做不了什么工作,恐怕还会给红军惹来麻烦,便拒绝了儿子的请求。
虽然没有实现参加红军的梦想,但他心中从未放弃过,他一边打铁一边继续练武术。
半年后的一个夜晚,贺炳炎得知红军部队刚刚路过此地,他便立即追赶去。但没想到的是,这支红军队伍正是贺学文所在的部队。
贺炳炎再次提出要求,希望父亲能够带自己参加红军。
贺学文听后,仔细打量了一下儿子瘦小的身子,摇摇头,说道:“你这个娃子,个子太低了。”
贺炳炎立即不服气地说道:“个子低怎么了?我力气大啊,不信的话,咱们扳手腕,如果我赢了,你得答应让我参加红军。”
贺学文还是舍不得儿子,爱惜地说道:“力气大我信,毕竟你打了半年多的铁,吃了半年多了饭,怎么可能不长一点劲儿呢。但是太矮了,连枪尖都够不到,怎么当红军,怎么打仗呢?”
贺炳炎见状,得知父亲铁了心不让自己当兵,说道:“我是说不过你,但是,我一定要当红军,替穷苦人打抱不平。”说罢,贺炳炎便离开了。
贺学文以为儿子参加红军的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深夜,执着的贺炳炎尾随父亲来到了红军驻地。
这下好了,贺学文拽着儿子往外走,贺炳炎梗着脖子一副我就不走的模样。一时间,红军战士们围成了一个圈看着父子俩“较量”。
这时,贺龙来了。贺炳炎倒是很有眼色,他一见是位首长,立即倒地不起,撒泼打滚哭了没完。
等贺龙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被眼前这个小家伙的革命热情打动了。亲自发话:“收下他,派他去宣传部提糨糊桶子去吧。”
就这样,贺炳炎正式参加了红军。此后,贺炳炎手握一把菜刀冲锋陷阵,英勇砍杀敌人。19岁时,贺炳炎便当上了团长,人们还给他起了个绰号“贺小龙”。后来,他竟被误传为贺龙的儿子。
除了刀法出众外,贺炳炎还十分擅长摔跤,他曾将一个比自己高一头的红军战士摔倒,当时,在现场的贺龙见状还带头为他鼓掌。
贺龙十分信任贺炳炎,在指挥作战时,每逢关键时刻,战士们总能听到“贺炳炎,上”的声音。这个时候,贺炳炎便一边高声大喊“冲啊”,一边手握菜刀率领战士们冲向敌人。
1935年11月19日,任弼时、贺龙指挥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当时,贺炳炎是红二军团五师师长。
当部队行至云南瓦屋塘时,遭到了敌人的攻击,为了让主力部队尽快通过,贺炳炎率领部队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在这次战斗中贺炳炎深受重伤。
此前,贺炳炎在战斗中也曾多次负伤,但每次都很幸运地只需要稍作处理,包好绷带便又能上阵杀敌,伤口恢复得也很快。战友们为此还开玩笑地说他“血性好”。
但这次,贺炳炎的伤口明显不同于以往,他的右臂被炸成了肉泥,只剩下一点皮连着,血一直流个没完,医务人员见状都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包扎。
医生在对他的身体进行检查后,立即决定截肢抢救,否则将有生命危险。贺炳炎一听,立即忍痛喊道:“截肢?那不行,我不能没有右手。”
这时,听说贺炳炎伤重消息的贺龙也赶到了救护所,听取贺炳炎的病情汇报。
但是,截肢已经成为定局,而医疗器械、麻药等都已经被转移,手头一时没有工具。但时间紧迫,贺龙狠心说道:“用木工锯子吧。”
于是,大家赶紧从老乡那里找来了一把锯木头的锯子,打算用它来锯掉贺炳炎受伤的右臂。
动手术的器械找到了,但没有麻醉药怎么办呢?这时,有人说道:“用吗啡替代一下吧。多吃点可以起到麻醉的作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贺龙一听,十分担心地说道:“吗啡用少了不管用,用多了又损伤大脑还会上瘾。让他吃这么多吗啡,以后还怎么打仗?”
贺炳炎一听,立即将手里的吗啡扔到地上,坚定地说道:“我不能离开战场,我还得打仗。给我嘴里塞个毛巾,把我绑在门板上就行,我受得住。”
就这样,医生拿着锯子锯得骨头吱吱作响,贺炳炎脸色惨白,大汗淋漓,医生的手都在一个劲儿颤抖。
贺炳炎却不以为意地说道:“医生,我都不怕,你怕什么。来,动手吧。”
手术前后共用时2小时16分钟,在场的人看着贺炳炎不禁哭了出来,贺龙的也双眼通红。
手术结束后,贺炳炎嘴里的毛巾也被咬得稀烂。吐出毛巾后,贺炳炎担心地问道:“总指挥,我以后还能打仗吗?”
贺龙握着他的左手,鼓励道:“怎么不能,你还有左手,照样能骑马、打枪。”
“好,您放心。我一定能学会用左手打仗、生活。”
贺炳炎说到做到,从此以后,他便成为了“独臂将军”,用左手继续打仗、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因战争年代留下的创伤,贺炳炎长期饱受伤病折磨,身患高血压、关节炎、支气管哮喘和肾脏疾病。尽管如此,但他仍然坚持工作。
1952年,贺炳炎调往四川地区工作。此后,他深入人民群众,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为人民实地解决困难,与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60年7月1日,年仅47岁的贺炳炎在成都逝世。他的逝世令当地老百姓痛心不已。出殡当天,成都20多万名军民自发到场,尽管成都这天下起了大雨,但大家始终静静肃立着,没有一个人提前离去,都坚持送将军最后一程。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